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海洋強省項目投資超億元浙江海洋經濟量質齊升
發佈時間 | 2024-05-05 11:05:12    

   1786901574094835712_720px.jpg

空中俯瞰中遠海運重工。 六橫管委會供圖

       近日,寧波舟山港條帚門航道擴建工程第一階段(航道口內段)基本建成,完成疏浚方量254.3萬立方米,實現年度形象投資6000萬元,超計劃投資20%,為航道如期建成投運奠定堅實基礎,加快打造核心港區超大型船舶“雙通道”。

  兩輛裝載金風科技GW155-4.5WM風電機組的重型牽引卡車,從金風科技溫州海上風電大容量風機製造和出口基地緩緩駛出,前往巴基斯坦信德省特達縣,這是浙江投産的國內最大風電裝備製造工廠出口交付的第一單。

  沿著延綿海岸線,浙江經濟正在向海圖強。記者日前從省海洋經濟發展廳獲悉,一季度,省級301個海洋強省建設重大項目完成投資超500億元,其中37個重點實施類項目完成投資96億元,投資完成率28.6%,海洋強省建設177項重點工作任務順利推進;73個強港重點項目投資達114億元,完成年度投資的26.6%,加快構建我省海洋經濟發展堅實底座。

  “自省海洋經濟發展廳揭牌以來,以奔跑狀態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各項工作高效起步、快速運轉,始終堅持高標準謀劃、高效率突破、高品質落實,抓實抓好海洋經濟建設發展各項重點工作,強力推動我省海洋經濟實現首季‘開門紅’。”省海洋經濟發展廳相關負責人説。

  大投資帶動大發展。第二個千萬級集裝箱泊位群梅山港區全面投運,寧波舟山港成為全球唯一擁有雙千萬級集裝箱單體泊位群港口;寧波舟山港六橫港區佛渡作業區陸域先行工程完成項目立項;梅山鐵路專用線完成初設批復……從港口基礎設施到集疏運體系,“一流設施”加速由施工圖變為實景圖,世界一流強港“四梁八柱”正加快構建。

  大産業促進大跨越。在普陀,船舶産業向“綠”而行,新亞船舶承接的馬士基全球首艘集裝箱船甲醇雙燃料改裝項目正式開工,中遠海運重工完成全球首例最大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帶氣修理項目等;在洞頭,藍色空間開發治理優化佈局,重點發展四個特色領域……全省各地深入實施省委省政府海洋經濟倍增計劃,向新而行。

  大科技醞釀大突破。浙江大學通過海底光纜實現了對颱風災害的水下遙測,成功利用海底光纜DAS從水下觀測颱風所激發的低頻噪聲;海洋二所取得超慢速擴張西南印度洋脊硫化物成礦理論、三維勘探技術和圈定優質勘探區等方面重大突破;東海實驗室自主研發的船載保壓岩心智慧處理與測試分析技術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等單位研製成功了浙江首顆海洋衛星,將於今年內發射。

  大漁業惠及大民生。近日,位於象山的亞洲首個RAS(迴圈水養殖)技術的陸基北歐鮭魚養殖基地,經過兩年多的精心培育,首批浙産三文魚喜獲豐收。這標誌著挪威三文魚在浙江象山陸基養殖獲得成功,每週供應量可達70噸,今年産量預計可達3000至3500噸。龍港、岱山兩個漁港經濟區項目納入國家級試點,將有力提升我省漁港基礎設施能力、推進漁港經濟區發展,助推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

  此外,“港口流量”同樣喜人。一季度,全省沿海港口完成貨物、集裝箱吞吐量4.2億噸、1044萬標箱,同比增長7.1%、11.6%,呈現穩健增長態勢。其中,寧波舟山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914.1萬標箱,同比增長11.7%,創歷史新高,反映出外貿向好的積極信號,折射著浙江經濟的韌性和後勁。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金梁    | 責編:陳曉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