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央廣網、紅餐網和良之隆·中國食材電商節共同主辦的“2024中國餐飲産業峰會”在武漢國博中心·漢廳盛大召開。峰會期間,利思客燒烤供應鏈創始人張利接受了《央廣面對面》欄目組的專訪,以下為專訪實錄:
主持人:張總,您是怎麼理解“餐飲連鎖品牌與供應鏈企業的協同發展” 這個圓桌分享主題的?
張利:我認為連鎖品牌與供應鏈之間的協同發展是非常重要且關鍵的。從我還在經營“冰城串吧”的時候,就一直秉承著“總部連鎖、店舖複製、體系支援”的12字方針,這裡的“體系支援”指的就是“前端”和“後端”了。
前端的運營體系,包括了營建、營運、研發選址、訓練督導等運營系統;後端則是供應鏈體系。從採購、倉儲、生産、配送,包括資訊的轉換、交換等操作,都需要前後端的協同才能完成。
主持人:餐企對供應鏈的要求越來越高,利思客是如何賦能餐企的?
張利:無論前端還是後端,我們都是在服務同一波顧客,只不過門店是To C,利思客是To B。
利思客會從産品、研發、採購、食品安全等各個方面,為前端門店提供相應保障。針對標準化問題,我們進行了首層的創新,即提高效率的創新。只有後端工廠的標準化生産做到極點,能夠源源不斷地輸出産品,才能幫助門店解決更多連鎖層面的問題。
主持人:利思客是集生産與供應為一體的綜合性燒烤供應鏈平臺,在供應鏈建設和管理方面有哪些特別的手段和方法?在確保食材安全和穩定供給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
張利:2013年,當時的冰城串吧已經開出了四十多家門店。彼時在門店運營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行業的痛點,於是萌生了開拓燒烤供應鏈市場的想法。
然而從品牌門店經營到做供應鏈身份的轉化,我們在認知層面上走了很多彎路,畢竟餐飲前端的管理方法、管理思路、管理理念以及管理體系與後端相比是有很大差異的。用做餐飲品牌的邏輯來做後端的供應鏈工廠,是不可能成功的事。
於是我們用了十年的時間去學習摸索,通過反覆打磨,最終打造出了一個極點的供應鏈模型——利思客。
在確保食材安全和穩定供給方面,利思客也針對性地採取了措施。比如在生産製造層面,所有的産品,經過研發、生産、品控等一系列嚴格的流程之後,我們才會將其交付給門店或品牌。
我認為食品安全始終是首位的,利思客對品控的要求是高於生産要求的,因此在品控層面,利思客的檢驗檢疫、化驗流程都非常嚴謹,包括內檢和外檢,批檢留樣等細節都做得很極點。
主持人:燒烤賽道競爭是否激烈,您可以預測一下這個行業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嗎?
張利:我認為燒烤賽道目前仍是藍海。
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燒烤店舖數量大概是48.5萬家,其中有10萬多家烤肉店。我認為未來三年,燒烤市場的增速不會低於15%。大量年輕人把正宗的東北燒烤帶到了全國各地,使得華東、華南、西南地區,以及武漢長江中游等地區的燒烤市場大有可為。
很多東北人去新加坡開燒烤店了,甚至在義大利、美國、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城市都出現了中國的燒烤店。因此,我相信中國燒烤未來不僅會走向全國各地,更會走向全世界。
主持人:2024年,利思客有什麼新的發展規劃?
張利:未來,利思客將會圍繞“燒烤+”和“+燒烤”去做發展規劃。“燒烤+”指的是燒烤品類線以內的産品;“+燒烤”則是燒烤品類線以外的産品。
利思客的産品線主要有兩條,一條是燒烤産品,另一條是炸串産品。烤串需要五分鐘,而炸串只需要40秒。炸串操作簡單,標準化效率高,炸串的創業成本以及門檻都比燒烤低。我們關注到很多區域性頭部炸串品牌都有著萬店基因,未來炸串品類也會迎來爆髮式的增長。
未來,利思客會在中國佈局更多的工廠,接觸更多的餐飲連鎖品牌,多學習多成長,希望贏得更多連鎖品牌的認可。
(推廣)
來源:東方網 | 撰稿:利思客 | 責編:谷晟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