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不當“特種兵” 年輕人愛上慢節奏的“週末出逃”
發佈時間 | 2024-04-26 09:36:05    

  去發呆、去吶喊、去暢吃、去放空……有些“逃離”反而帶來治愈。從#citywalk#、#特種兵旅遊#到#週末出逃計劃#,現代人逃離壓力和宣泄情緒的需求日益迫切。與快節奏的“特種兵旅遊”不同,節奏稍緩的“週末出逃計劃”開始被更多人選擇,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週末暫時“逃離”所在城市,到周邊旅遊。

  打工人的充電寶

  “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在一個非常壓抑的狀態。”許一諾去年9月剛步入職場,從學生到“打工人”,身份的突然轉變讓她很不適應。“通勤和工作日復一日,累了一天回到家只想躺下。”

  劇看了一部又一部,短視頻刷了一輪又一輪,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許一諾陷入了一種焦慮,不知道怎麼去平衡“躺平休息”和“做有意義的事”。“去年我看了一部劇叫《去有風的地方》,但我還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時間支撐我到雲南旅居。正好去年上半年特種兵旅遊很火,我就選擇週末的時候到附近城市去遊玩,開啟‘週末出逃計劃’。”

  但相較于特種兵式旅遊,許一諾的節奏更為隨性和緩。“低預算、無計劃,主打一個説走就走。”許一諾告訴記者第一次嘗試週末“出逃”是在去年10月,她無意間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了蘇州的旅遊貼,立刻決定週末去蘇州走走看看。“蘇州離杭州很近,來回也就三個小時左右的車程,非節假日,酒店價格也沒有特別貴。”

WechatIMG1572.jpg

  許一諾蘇州旅遊所拍 許一諾供圖

  在出遊之前,許一諾也有過擔心,“本來連續五天工作已經很累了,週末不躺下休息,反倒出門旅遊,我有點擔心身體會不會吃不消。”兩天的旅遊給出了答案,她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沒有特種兵旅行的快節奏,在蘇州的兩天,許一諾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逛逛景點、吃吃特色美食。兩天慢節奏的旅行讓她暫時離開自己生活的城市,收穫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週末‘出逃’相當於我的充電寶,旅行回來我反而更有動力繼續工作了。”現在她保持著一個月一到兩次的“出逃”頻率,讓工作生活充滿新鮮感。

  大學生的情緒穩定器

  打工人週末選擇“出逃”,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也開始“出逃”,為的就是能在繁忙的學業中緩口氣。“每次論文寫不下去了,我都要‘出逃’一天。”王琪是名研究生三年級的學生,正值畢業季的她告訴記者,寫畢業論文的她,每天都在“發瘋”的邊緣。

  “從去年夏天開始,週末我偶爾會到周邊城市逛一下。”王琪提到,她最開始“出逃”的原因很簡單,只是想要逃避寫論文,“我當時剛開始寫論文,沒有什麼頭緒,焦慮了一週,論文沒有一點進展,索性暫時放下焦慮出去散散心。”沒想到這個“叛逆”的舉動反而給她帶來了幫助,“出逃”緩解了她的焦慮,回到學校後,她重新梳理了思緒,論文寫作開始步入了正軌。

WechatIMG232.jpg

  王琪紹興旅遊所拍 王琪供圖

  “我還是學生,沒有什麼錢,所以我基本都是當天往返。”王琪補充,與許一諾兩天一夜的“出逃”不同,王琪的出逃是“一日限定”,她會選擇比較近的城市,往返車票一般不超過兩百元,再加上吃喝玩的花費,最多五百元左右就能玩得很開心了,再加上一月一次的頻率,這樣的“出逃”是她可以承受的“放肆”。

  “其實我週末出去,也不是為了旅遊,單純是想要轉換心情,每次‘出逃’後回到學校,我的情緒都會更穩定。”王琪説,去到一個新城市,她可能也就是逛一個景點,然後找個環境很好的咖啡店坐坐,晚上就回學校了。目的就是,換個環境,放空腦袋,然後更好地投入新一輪學習。

  年輕人的補給站

  當個“特種兵”,兩天跨三省,日均三萬步,快節奏的旅遊後,身體不免還是會有些疲憊。於是,更多年輕人也探索出新的、節奏更慢的旅遊方式——週末短距離出遊。“杭州人民教師週末出逃計劃”“100個短逃離計劃”“打工人要學會出逃”……打開社交軟體輸入“週末出逃計劃”就會發現很多年輕人分享自己的週末出遊攻略。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出逃”的原因、方式也各不相同。這些年輕人大多選擇自己所在地周圍的城市出遊,出行方式多為自駕或高鐵,交通時間控制在往返三、四小時左右。旅遊內容也是隨心而定,逛景點、吃美食、看演唱會,甚至單純住一晚心儀的酒店或民宿,主打休閒放鬆。

WechatIMG955.jpg

  社交平臺截圖

  公開報道顯示,2023年週末旅遊客流已經佔全年旅遊客流的四成左右,成為城鄉居民旅遊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鐵、高速公路織線成網,出遊半徑300公里內、時長3小時左右的中短途“換個城市過週末”已成為不少遊客週末出行的新選擇。

  其實,週末遊不僅是年輕人的單向奔赴,很早就有部分城市打出週末遊的文旅策略,例如“這麼近,那麼美,週末到河北”便是河北主打目標客源市場的宣傳口號。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也曾在對2023年旅遊經濟回顧與2024年展望中提出:在新的一年裏,出境旅遊和中遠端客源將會大幅度增長,而週末100公里一日遊和節假日200公里的過夜遊,仍將是客流的主要特徵,並決定了旅遊目的地的空間格局和旅遊消費的時間分佈。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週末“出逃”?

  “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快,許多年輕人在平日裏需要面對繁重的工作和學習任務,導致身心疲憊。”浙大城市學院心理中心專職教師符國帥表示,週末逃離所在城市,去附近城市旅遊,是年輕人放鬆心情、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在旅途中,他們可以暫時擺脫日常生活的束縛,享受一段屬於自己的寧靜時光。“著名心理學家芭芭拉《積極情緒的力量》這本書中也提到,內心的安寧是一種正向的積極情緒體驗,與自我和解和自洽的時光是心理能量重要補給來源。”

  “這種行為也體現了年輕人對社交和人際關係的重視。”符國帥提到,在旅途中,年輕人可以結識來自不同背景、不同領域的人,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人脈資源。這種社交體驗不僅豐富了他們的生活,也為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在符國帥看來,年輕人的這種旅遊選擇也反映了他們注重生活品質和體驗的價值取向。他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物質追求,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滿足和享受。通過旅遊,他們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見習記者 汪雨晨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