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隨著一場融合聲音即興、肢體劇場、裝置藝術的展演開演,“絲謠共織——桑蠶絲織文化與當代藝術的碰撞與融合”系列活動在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正式啟幕。
該系列活動是浙江省非遺館引進的首個偏重非遺與當代藝術實踐轉化結合的成果展示型活動,係藝術家汪陽子2016年發起的“共織Co-Weave”藝術項目的不斷思考與延伸。項目聯合尋謠計劃、鄉興社及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獨立研究者與創作者,將大家對桑蠶絲織技藝的共同關注轉化為一場“田野行走”與當代藝術轉化的實踐。
2024年4月18日至4月21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以一場動態與靜態結合的展覽展出該項目的實踐成果。項目開展過程中涉及的田野采風、歌謠蒐集、身體織造實踐、口述歷史調查、具身化肢體探索和現場即興音樂創作等,皆通過“桑蠶文化切片”“塘棲共織理想圖”“肢言織語藝術駐地成果呈現(蠶現場)”“共織Co-Weave織造工作坊”、專題學術講座分多板塊系列呈現。多樣化的展覽板塊內容,讓悠久的桑蠶絲織文化可聽、可感,為公眾打開認知桑蠶絲織文化的多元入口。該展覽活動的舉辦,意在探索非遺在當今社會文化語境之下活態傳承與發展、展示與傳播的更多可能性。
以古承新
共織流動的絲綢符號
作為展覽開幕活動的首個重磅環節,這場名為“蠶現場”的展演,是一場從創作素材採集到現場演出都極富動感的藝術表演作品。作品將桑蠶絲織文化中的社會行為、信仰、藝術、傳統解構再重構,並編織進一場多重感官的“新蠶花勝會”視聽現場。這場展演作為項目“肢言織語”公共藝術駐地的成果呈現,來自全球各地以身體為方法的創作者,通過7天的藝術駐地,邁入桑田,聯結與桑蠶絲織技藝有關的人事物,並以此作為將采風素材。包括但不限于桑蠶絲織相關的歌謠、故事、材料、聲音、質感等,轉化為具身化成動態的肢體語言,在著名音樂人小河及多位在即興音樂領域有成熟經驗的樂手們的“共織”下,一場“既傳統又當代”的身體/行為藝術作品,作為一種“流動”的絲綢符號,在現場天然生成。
這個由音樂、裝置與“肢織”表演融合創造的動態交互空間裏,觀眾們不僅見證了符號化的生動展現,也實際參與到了這一流動的絲綢符號場景的共同塑造中。可以説這是一次創新藝術語境中重新詮釋傳統,用當代的方式對話與回應藝術轉化實踐。
于行走中
共繪城市理想
隨著展演的結束,觀眾移步至靜態展區觀看“桑蠶文化切片”與“塘棲共織理想圖”展覽內容。
“桑蠶文化切片”是一個以杭嘉湖地區蒐集來的五首富有地方色彩的蠶歌為主要敘事脈絡的展覽板塊。該板塊旨在多角度地展示了蠶桑文化圈孕育而生的獨特民間藝術形式和深植于地方社區生活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等蠶桑習俗與傳統。通過整合影像、聲音、實物等多媒體元素,在五個相連的展臺內創造多感官的互動體驗,使觀眾能夠透過蠶鄉人民的視角,生動地感知他們的社會行為、信仰、藝術、傳統,以及通過這些元素映照出社會的歷史進程和價值變遷。
“塘棲共織理想圖”以塘棲古鎮的水岸風貌作為空間基底,以五幅AI合成的塘棲航拍為創作底圖。它是一個將京杭大運河的水系作為線索,連接包含碼頭、廣濟橋、老居住區、三江岸、新華絲廠五個歷史節點,將蠶神信仰、桑蠶習俗與文化符號融合穿行于城市建築、景觀與環境之中,並對古鎮公共環境進行思考的再創作。該作品打破學科視野的局限,通過多位共創者與公眾對城市未來理解的不斷疊加,共織一幅現代發展進程之下,充滿活力與想像的塘棲城市理想圖。
靜態展覽兩個板塊板塊暗含的從“看見”到“參與”的線索,一方面,讓公眾對杭嘉湖地區悠久的桑蠶歷史有了更立體的認識;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共創生成的“塘棲城市理想圖”,激發公眾對於桑蠶文化如何發展延續的更多思考。
交通指南
場館地址: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杭州市西湖區江涵路300號之江文化中心)
公交線路:
龍王沙站:324M路、1499路
珊瑚沙家園南:324M路區間、500路
地鐵線路:
地鐵6號線
之江文化中心站:A口出站
來源:中國網 | 撰稿:“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微信公眾號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