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我媽癡迷“大蒜油”抗癌,不肯去醫院!義烏的何先生只能“絕食相逼”
發佈時間 | 2024-04-17 11:09:18    

  老年人購買保健品,一向備受關注,但患癌老人買保健品治病,還是不常見的。

  近日,來自義烏的何先生告訴潮新聞記者,他65歲的母親被診斷為乳腺癌,當地一家店舖宣稱一款“大蒜油”能抗癌,母親深信不疑,一連購買了三個月的療程,根本不願去醫院檢查。

  “這種病根本不能拖,越早去醫院治療越好。”何先生氣得不輕,為此他甚至“絕食相逼”,還向義烏市市場監管局江東所投訴舉報。

  號稱能抗癌的大蒜油宣傳廣告,圖片由義烏市市場監管局江東所提供。

  母親癡迷“大蒜油”抗癌,兒子“絕食”三天才肯就醫

  何先生的母親今年65歲,已退休多年。

  “和很多老年人一樣,我媽退休後喜歡去逛各種保健品機構、門店,可以免費拿幾個雞蛋,聽聽健康講座,還能和銷售人員嘮嘮嗑。”何先生告訴潮新聞記者。

  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何先生説,母親退休這些年來,對於保健品銷售人員吹噓的“療效”深信不疑,對其的信任甚至超過了家人。

  在何先生家中,堆滿了各種品牌和種類的保健品,有駱駝奶、海參、熊膽膠囊等,這些都是他的母親在參加各種保健品活動時購買的,“有些已經吃完了,有的過期了,老兩口每月的退休金都拿來買保健品了。”

  一開始,對何先生來説,這些保健品,平時吃吃也無妨,“退休金是他們的,他們開心就好。那些保健品即便沒什麼效果,總不會有害吧?”

  4個月前,何先生的母親檢出乳腺癌,卻不願意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她聽信那些保健品銷售人員的忽悠,説是一種‘大蒜油’産品能抗癌。”何先生又氣又急。那家店主要是賣鱷魚肉的,只是附帶賣一些其他商品,其中就有大蒜油這種保健品。

  “我媽去參加這家店的健康講座,銷售跟她説,乳腺癌不用去醫院,吃他們的大蒜油,三個月保證能好。”老人對此深信不疑,很快購掏錢買了這款産品,一買就是三個月的療程。經潮新聞記者核實,這種大蒜油一盒要六七百元,老人一共花了8000多元。

  何先生説,家裏人也不是沒有勸説過,還到府去罵過銷售人員,但根本沒有用,“我媽就跟著魔了一樣,深信不疑。”

  “醫生説我媽的情況很糟糕,不能再拖了,需要立即接受正規治療。”何先生説,他最後絕食了三天,母親才同意跟她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沒想到,那家門店的人還不死心,又給老人打電話,引導她去瀋陽的一家醫院就醫,對方宣稱那家醫院是疑難雜症專科,不需要化療放療,甚至不需要吃藥打針就能治好乳腺癌。

  “我去查了一下,那家醫院根本沒有任何資質,網上全是投訴。這些人太壞了,我真的要瘋了。”無奈之下,何先生一邊集全家之力勸説母親,一邊向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投訴。

  店家涉嫌虛假宣傳,被罰款12000元

  義烏市市場監管局江東所工作人員了解相關情況後,迅速安排執法人員到店檢查。他們發現店內有一間宣講教室,室內懸挂“家中必備大蒜油大災大疫不用愁”的橫幅,電腦中存有“大蒜油”産品介紹和效果分享的相關宣傳資料。

  執法人員在調查中發現,除“大蒜油”之外,該店舖的宣傳材料中還包含多個保健産品的視頻介紹和PPT,其中還有一些老人的照片和現身説法,“店舖老闆後來承認這些説法都是杜撰的。”

  工作人員告訴潮新聞記者,該店舖宣稱其産品對人體有好處,甚至可以治療癌症,但卻無法提供相關的檢測報告和資質證明。“不只是何先生的母親,不少老人都被店舖的廣告迷惑。”

  “就這種産品來説,有點類似植物油,作為一種食品,它的資質是齊全的,是可以正當銷售的。但它其實根本沒有店家宣傳的那些功效,涉嫌虛假宣傳。”工作人員説。

  經市場監管部門介入,店家已經退還了何先生母親的8000多元貨款。此外,執法人員還對店舖負責人開展行政約談、批評教育,責令其立即整改,不得再作虛假宣傳。

  考慮到老人當下更信任店內銷售人員,執法人員要求店舖負責人立即與何先生的母親聯繫,勸導老人到醫院就醫。目前,老人已在醫院接受化療。

  “目前情況還比較好。”何先生説,萬幸沒有耽誤治病,“銷售人員後來也有點害怕,打電話來勸説我媽不要繼續吃了。”

  義烏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大蒜中含有的硫化合物、蒜烯和大蒜素對殺菌抗病毒有一定作用,但不代表可以治療疾病,更別説是治療癌症了。當事人在經營場所發佈違法廣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的規定,義烏市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並處罰款12000元。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特邀研究員、太琨律創始合夥人朱界平律師接受採訪時説,《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商家進行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購買産品的,消費者可依據這條規定在一年之內主張權利。

  工作人員提醒,“保健品”不能代替藥品,特別是誇大功效的“保健品”只會掏空老人的錢包,甚至延誤治療時機,造成人財兩空。對於中老年人而言,需要提高警惕,辨別保健品的真偽,切勿聽信誇大宣傳,以免落入不法商家的陷阱。若有健康問題,應及時到醫院尋醫問診。若遇身邊老人被騙,注意保存視頻、音頻、紙質宣傳材料等資料,積極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投訴,共同守護老年人“錢袋子”,凈化涉老消費市場。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許伊雯 通訊員 劉哲 鄭喬情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