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老舊小區“自主更新”,下一個巨量市場?
發佈時間 | 2024-04-15 09:13:26    

  本月初,浙江省出臺關於穩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自主更新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老舊小區“自主更新”,顧名思義,就是由業主自願自發來進行小區改造。這項工程涉及到城市更新、社區改造、房地産開發等多個領域,其背後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在意見出臺之前,杭州拱墅區浙工新村已經開始動工,548戶居民拆除原來的13幢建築,新建7幢住宅高層,增加活動中心配套設施超1500平方米,新設地下車位460余個,綠化率提升至25%以上。

  更讓人關注的是,新建部分在戶數不變的情況下,保持新房套內面積不小于原套內面積並適當擴面。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許多早期建設的老小區由於設施老化、規劃落後、環境問題等因素,已無法滿足現代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城市發展的整體要求。對這些老小區進行原拆原建,既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又能優化城市空間結構,符合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行城市更新政策,如“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各地政府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老小區改造,為老小區原拆原建提供了政策支援和市場引導。例如,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提供財政補貼、優化審批流程等方式,降低項目投資風險,激發市場活力。

  “自主更新”市場規模龐大。我國現有大量建成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更早的老小區,涉及人口眾多。按照當前的改造標準和成本估算,每個小區的改造投入可能從數千萬元到數億元不等,全國範圍內累計起來將形成一個規模龐大的市場。

  以杭州浙工新村為例,小區居民自主出資就超5億。如果考慮到後期的物業管理、社區服務、商業運營等衍生市場,“自主更新”帶動的投資消費市場不可限量。

  老小區原拆原建、自主更新,不僅直接涉及建築施工、規劃設計、材料供應等行業,還會帶動智慧家居、環保科技、養老醫療、社區商業等相關産業的發展。整個産業鏈條的聯動效應將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意見出臺之後,杭州不少主城區的老舊小區表現出了強烈的意願,業主自主簽名希望“原拆原建”。

  “自主更新”何以有吸引力?一方面,居民對於居住條件改善有著強烈需求,願意投入資金進行房屋改造或購置改造後的新房;另一方面,投資者看好城市更新帶來的土地增值、物業升值等投資回報,積極參與老小區改造項目。這種供需兩旺的局面將為老小區原拆原建市場的繁榮提供了堅實基礎。

  老舊小區原拆原建、自主更新,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于政策支援、市場需求、産業鏈帶動等多重因素,在當前房地産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可能會發展成為下一個巨量市場。

  當然,實際市場規模的實現還需克服諸如資金籌措、産權梳理、居民意願協調、項目運營等一系列挑戰,需要政府、企業、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以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笑樂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