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9000萬元要打水漂?杭州企業怒告這家公司!
發佈時間 | 2024-04-15 09:10:48    

  “踩雷”中融信託後,杭州本土上市公司光雲科技正式開始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

  日前,光雲科技公告稱,公司2023年購買逾期未兌付的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下稱“中融信託”)信託産品合計9000萬元。截至持有期屆滿,公司尚未收到中融信託理財産品的本金及部分理財收益。為保護公司利益,同時為維護公司和股東的合法權益,公司已將上述信託糾紛案件提起訴訟。

  針對該案件,光雲科技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安排了專門負責人處理相關問題,後續有進展會第一時間進行公告,目前公司一切正常。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已有20余家A股公司公告踩雷中融信託旗下産品。其中浙江有多家上市公司踩雷。

  20余家公司踩雷中融信託

  光雲科技指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作為原告尚未收到被告中融信託理財産品的9000萬元本金及相應理財收益。光雲科技認為中融信託的行為違反了受託人基本義務,未能盡責履職,已經造成了原告損失,原告有權要求被告承擔賠償責任。

  具體來看,本次訴訟包括兩個案件。光雲科技分別要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本金損失2000萬元和7000萬元;以及立即支付資金佔用利息。同時,兩個案件均訴求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

  光雲科技是一家總部在杭州的業內領先的電商SaaS(軟體即服務)企業,核心業務是基於電子商務平臺為電商商家提供SaaS産品,在此基礎上提供配套硬體、運營服務及CRM短信等增值産品,公司主要在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餓了麼、快手等各大電商平臺上提供SaaS産品及增值服務。2020年4月29日,光雲成功在科創板上市,成為A股“電商SaaS第一股”。

微信圖片_20240415091211.jpg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已有20余家A股公司公告踩雷中融信託旗下産品。火星人(浙江企業)、長光華芯、*ST民控、安記食品、法獅龍(浙江企業)、金房能源、鹹亨國際(浙江企業)、南都物業(浙江企業)、傳智教育、安利股份、永新光學(浙江企業)、微光股份(浙江企業)、雙成藥業(浙江企業)、三德科技、金博股份、安旭生物(浙江企業)、安邦電氣等公司相繼發佈公告稱購買的中融信託産品發生逾期兌付。

  去年8月南都物業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購買的3000萬元“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面臨逾期兌付的風險,截至8月11日,該公司尚未收到匯聚金1號本金及投資收益。

  鹹亨國際也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購買的三款信託産品面臨兌付危機,其中一款受託方也是中融信託,産品名稱為“中融-豐盈176號集合資金股權投資信託計劃”,剩餘信託産品本金257.06萬元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

  今年2月29日,*ST民控公告稱,公司滾存投資了中融信託發行的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投資金額1億元,目前該信託計劃已經到期,但本金及投資收益尚未兌付。

  業內人士指出,信託産品仍是上市公司閒置資金的主要流向之一,但信託産品暴雷風險對公司聲譽、業績和股價波動的不良影響不容忽視。

  上市公司為什麼要買理財産品?

  受益於改革開放,我國家庭收入逐年增加,財富不斷積累,家庭財富管理已經是我國家庭普遍的經濟行為,尤其是中等收入和高凈值家庭,往往有著強烈的財富管理需求。

  同樣的,對於“巨有錢”的上市公司來説,通過財富管理來提高所有資金的利用效率、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自然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塊“香餑餑”!

  上市公司有兩筆資金可用於財富管理,一筆是自有資金,一筆是募集資金。自有資金,顧名思義,即上市公司自己的資金,包括公司自有資金和生産經營過程中的資金積累。募集資金,指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證券(包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股、增發、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等)以及非公開發行證券向投資者募集的資金,但不包括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募集的資金。

  Wind資訊數據顯示,去年共有1137家上市公司認購了理財産品(包括存款、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通知存款、銀行理財、證券公司理財、投資公司理財、信託、逆回購、基金專戶)。

  有法律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比一般公司有著更高的合規管理要求,他們對於投資理財的選擇一向較為謹慎,多家上市公司踩雷中融信託表明,即便滿足合規監管要求或對內部的管理較為完善,有時也不能很好地識別所有金融投資風險。信託産品雖然具有一定的收益性,但也伴隨著相應的風險。上市公司在選擇信託産品時,應該充分了解産品的風險性和收益性,並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同時,監管部門也需要加大對信託公司的監管力度,確保其業務運營的合規性和穩健性。 

來源:都市快報    | 撰稿:薛永軍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