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雙向奔赴,推動浙江“三位一體”升溫
發佈時間 | 2024-04-15 09:03:31    

  剛過去的週末,“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考試在浙江多所高校密集進行。

  “三位一體”即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額,對在浙江高考的考生以學業水準考試成績、高考成績和學校綜合測試成績三種成績按一定比例計算出綜合成績後,擇優錄取考生的一種錄取形式。

  作為浙江首創的高考選拔模式,“三位一體”招生已進入第14個年頭。近年來,這一招生模式吸引了省內外高校參與招生,報考考生數量節節攀升。

  今年數據顯示,多所高校的“三位一體”報名人數有明顯增長,且來自知名高中的考生數量越來越多。

  “三位一體”為何越來越熱?各個高校如何“接”住這些心懷夢想的青年學子?記者蹲點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等高校,尋找答案。

  “三位一體”再升溫

  這個週末,在各個高校考場內奔波的考生和父母,讓校園格外熱鬧。

  4月13日上午9時,浙江工業大學考生家長休息區坐得滿滿噹噹。第一批考生早上7時就進了考場,家長則互相聊天等待。不少從外地趕來的家長,身邊還擺著行李箱和幾個大包。一些神色焦急的家長,則在考場附近來回踱步,不時向考場出口張望。

  “女兒下午1點多在浙江工商大學還有一場考試,但願能趕上。”孩子就讀于麗水中學的一位媽媽告訴記者,女兒平時成績不錯,但首考題型有新變化後,考得不是很理想,所以“三位一體”的機會對她來説很重要。本著衝保穩的心態,女兒共報名了6所省屬高校的“三位一體”。沒想到這些高校的綜合測試時間都“撞車”了。一直到考試前一晚,全家還在各高校中做選擇題。

  中午11時,來自台州的一對父子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趕到浙江工業大學。“幸好還沒到我們組報到時間。”兒子詢問了志願者後,神情輕鬆不少。而身邊的爸爸説,兒子讀的是台州最好的中學,聽説往屆參加省屬高校“三位一體”的孩子不多,但今年班裏很多孩子報名“三位一體”。他為了給孩子增加競爭力,還報了一個4800元的考前培訓班。

  在浙江中醫藥大學,記者碰到了一對來自溫州的父子,因為學校考試時間衝突,這個週末他們選擇了3所高校趕場考試。“我們報了11所學校,通過了6所學校的初選。現在大家都在報‘三位一體’,擔心報少了孩子會吃虧。”

  記者梳理了今年一些高校的報名數據。在計劃招生人數和去年相同的情況下,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今年有效報名人數達15218人,比2023年增長3200多人;中國計量大學今年報名人數較上年增長23.6%,達到了7711人;浙江工商大學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16.58%;溫州醫科大學報名人數從去年的5000多人增至今年的7000多人……

  優勢專業和優秀學生的雙向奔赴

  在考試現場,“三位一體”升溫成為家長熱議的話題。

  一位女兒就讀于金華外國語學校的媽媽為女兒選報了浙江工業大學健行學院。她説,自己查過歷年錄取分,發現如果能通過“三位一體”綜合測試,高考可以少考十幾到幾十分。越來越多人選擇報考,也正説明“三位一體”性價比高。

  “‘三位一體’既可以作為保底,還能為高考後參加高水準大學的自招積累面試經驗,一舉兩得。”一位來自衢州的爸爸説。

  溫州醫科大學教務處處長李章平也注意到了升溫現象。“因為歷年的‘三位一體’生源品質好,這種招生方式也越來越受到高校認可。”李章平説,不少高校把更多優勢專業納入“三位一體”招生計劃,實現和考生的雙向奔赴。例如,溫州醫科大學今年的計劃招生名額雖然沒有增加,但通過調整優化招生專業及人數,新增臨床醫學類的口腔醫學和放射醫學專業。

  中國計量大學學生處副處長陸勇軍也提到了這一點。該校今年“三位一體”招生新增“標準化工程”優勢特色專業,該專業多年位列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第一位。此外,如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品質管理工程等國家級一流專業、國家特色專業也納入到“三位一體”招生計劃中。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招生處副處長範文琪則在今年的報名學生資訊中發現了“新熱點”——報考該校“三位一體”的知名高中(高中教育集團)考生越來越多。以杭州為例,杭州學軍中學教育集團去年有481人報名,今年報名人數達603人;杭州高級中學教育集團去年有349人報名,今年為421人;杭州第二中學教育集團去年報名人數為186人,今年也有250人。

  “省屬重點高校‘三位一體’初審門檻明顯提高,正説明重高學生參與省屬高校‘三位一體’考試報名人數增加。”從教30餘年的湖州安吉縣教育科學中心主任葉軍分析,這一方面説明瞭更多優質生源對省屬高校“三位一體”的認可;另一方面,今年高考出現的新變化也導致重高學生對自身高考成績心理預期下降,希望通過“三位一體”保底。例如,物理化學需要並選,導致不少知名高中學生首考成績不理想,今年高考又將使用數學新結構試卷,考生心裏也沒底。

  讓更多學生展示全面的自己

  報考人數明顯增加、重高學生的報考比例上升,為渴求更多優質生源的省屬高校帶來新機遇。不少高校今年擴大了入圍面試的比例,給更多學生參加校測的機會。

  例如,中國計量大學今年將通過書面評審的比例從去年的計劃數6倍擴大到8倍,最終有2200余名考生通過書面評審,入圍綜合素質測試。溫州醫科大學“三位一體”入圍面試比例也從去年的1:3擴大到了1:4,這對於筆試僅起到篩選性作用(不計入綜合測試成績內)的溫州醫科大學而言,意味著讓更多考生進入面試環節。

  浙江中醫藥大學則在初審時新增了一個通道,學考折算成績達到一定分數或符合相關條件的考生,可優先獲得該校“三位一體”綜合測試資格,不佔通過材料評審的人數比例。

  “我們希望通過擴大面試人數的方式,讓更多考生有機會展示更全面的自己。對高校來説,也可以從綜合素質、性格等更多元的角度選出更適合的學生。”李章平説。

  此外,“三位一體”越來越熱的背後也存在隱憂。由於考生報考“三位一體”高校的數量不做限制,也不會在考生填報高考志願前鎖檔,考生放棄填報幾乎沒有成本。“越來越多重高學生選擇報考省屬高校本是好事,但如果他們又在高考後放棄填報,那其實變相讓另一部分成績相對普通但綜合素質不錯的考生,失去通過‘三位一體’進入心儀高校的機會。”葉軍説,這也需要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完善“三位一體”的報考政策,讓優質生源報考的同時,也願意留下來。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紀馭亞 姜曉蓉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