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今年浙江如何以“千萬工程”牽引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 省委一號文件繪就路線圖
發佈時間 | 2024-04-01 14:36:25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 打造鄉村全面振興浙江樣板2024年工作要點》,即2024年浙江省委一號文件。

  浙江如何以“千萬工程”牽引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今年尤為關鍵。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制,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對創造經驗的浙江而言,持續推動“三農”工作全面過硬、全域提升、全程領跑的動力更足、擔子也更重了。

  本端邀請到浙江省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諮詢委員會委員顧益康、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錢文榮、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潘偉光三位專家,結合自己在“三農”領域的研究,對今年省委一號文件的亮點和特色進行解讀。

  自我加壓持續領跑

  記者:今年省委一號文件的名稱不是“實施意見”,而是“工作要點”,對此您怎麼看?

  顧益康:去年6月,浙江已經印發《關於堅持和深化新時代“千萬工程” 全面打造鄉村振興浙江樣板的實施意見》,明確未來五年發展目標。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省委一號文件給出的是今年浙江推進新時代“千萬工程”,打造鄉村全面振興浙江樣板的“路線圖”和“政策包”。

  整體來看,文件明確了“六管齊下”的工作舉措,從確保糧食安全根基全方位夯實、確保農民收入持續普遍較快增長、推動鄉村“土、特、産”先行發展、推動詩畫江南鄉村建設先行示範、推動鄉村文明善治先行探索、推動縣域城鄉融合先行突破六個方面,協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其中有兩個任務,我認為尤其重要。這兩個任務浙江已經跑在前,但依然在自我加壓。

  一個是確保農民收入持續普遍較快增長,為農民就業創業打造更大空間、提供更多渠道。要在促進農民就業創業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推動鄉村經營增效,同時充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農村工作指導員的指導幫扶作用,深化山海協作工程和新型幫共體建設,加快縮小地區差距。

  另一個重點是推動詩畫江南鄉村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是浙江的“王牌”,加強村莊風貌管控,浙江在文件中提出制定農房改造、管線序化、村道提升指導意見、建設導引、評價辦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化和美鄉村“五美聯創”,協同推進城鄉風貌樣板區、未來鄉村、未來社區建設,高品質建設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

  還有一個點值得關注,文件中明確浙江要迭代升級美麗田園,一體推進生産清潔、環境整潔、拋荒整治、綜合利用。

  建設農業強國要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同時,浙江農業産業也要朝著美麗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産出率,注重培育、挖掘其生態、文化內涵,有條件的地方更要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研學體驗遊等新業態。

  記者: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把“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寫進了大標題。全國學浙江,浙江如何持續領跑?

  顧益康: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把“千萬工程”寫入標題,肯定了“千萬工程”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的普遍意義。站在中國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背景下,浙江要把建設美麗鄉村、經營美麗鄉村、共用美麗鄉村的實踐和經驗總結好、示範好,助力全國各地在推進鄉村建設時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讓更多美麗鄉村成為農民的美好家園,城市居民的“詩與遠方”。

  全國學浙江,浙江更要虛心務實,思考如何以“千萬工程”為主抓手,創造性開展工作,引領性先行探索。過去20年,浙江一以貫之為“千萬工程”注入新內涵,新提出的“千村引領、萬村振興”,就體現出農業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併推進的思路。

  我認為,“千村引領”,要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鄉村路徑上先行先試,創造新經驗,激發新活力。“萬村振興”,要全面增強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從各地鄉村的實際出發,注重城鄉融合的改革賦能、數智引領的科技賦能、民營企業的資本賦能、綠色發展的産業賦能、傳承鄉愁的文化賦能、頭雁引領的人才賦能和黨建統領的組織賦能,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多種有效形式和多種路徑。

  培育“三農”發展新動力

  記者:今年文件的小標題裏,六項主要工作有四個都提到了“先行”。浙江“三農”發展的新動力從何而來?

  潘偉光:在全國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大背景下,浙江“三農”工作如何發揮先行優勢,省委一號文件要回答的正是這一時代命題。四個“先行”,充分體現了浙江“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者”的新定位。

  守正創新、向前探路,是浙江的鮮明特色。比如,在堅持深化“千萬工程”的法治層面,文件中明確推動制定浙江省“千萬工程”條例;在浙江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上,實施千名鄉村CEO培養計劃;在創新鄉村德治實踐上,實施文化特派員制度,等等。

  同時,文件強調要強化科技創新、改革開放、要素保障、數字賦能等優先發展基礎性支撐,也就是強化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調整和變革,以兩者的互促共進,不斷增強“三農”發展新動能。

  比如,科技創新方面,文件提出要深入開展“三農九方”農業産業技術創新項目,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

  進一步激活主體、要素和市場,文件明確要持續優化鄉村營商環境,實施農村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提能升級鄉村“地瓜經濟”,發展農業總部經濟,支援農業企業赴境外拓展業務。

  在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方面,剛性要求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資金佔比8%以上,完成縣城承載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重大項目年度投資2000億元以上,落實農業重大産業項目用地保障機制。

  記者:在您看來,浙江“三農”領域如何加快形成自己的新質生産力?

  錢文榮:文件中並沒有直接提到“新質生産力”,但很多內容已有所體現。比如産業方面,文件中提出統籌推進農業領域“騰籠換鳥”“空間換地”“機器換人”“電商換市”,提升種業核心競爭力,建設高能級的鄉村産業平臺,培育國家級優勢特色産業集群等,這些都是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的有力舉措。

  今年文件中有很多具體量化的目標。比如,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8%,要建成100條單條産值超十億元、10條單條産值超百億元的全産業鏈,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2.5%等,這些都反映出浙江“科技興農、科技強農”的産業發展思路。

  記者:進一步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浙江今年如何施策?

  潘偉光:2023年,浙江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倍差進一步縮小至1.86。文件提出推動城鄉産業融合發展、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水準、推進城鄉生態環境一體化治理、暢通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等五大城鄉一體融合上先行突破。這些舉措既是對浙江已有良好基礎的提升和深化,也是鞏固和推動浙江城鄉融合發展先行的重要抓手。

  比如,在推動城鄉産業融合發展方面,增強縣城産業平臺集聚能力是重要發力點,文件提出加快特色小鎮迭代升級,啟動培育若干個國際一流小鎮、一批全國一流小鎮建設。浙江2014年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啟動特色小鎮建設。而今特色小鎮有了新使命和提升深化的新方向。

  在暢通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方面,著眼有效破解“人、地、錢”問題。比如“人”的問題,文件聚焦城鄉融合發展關鍵制約因素,關注農業轉移人口如何向縣城聚攏,提出要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品質評價體系、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也關注人才如何紮根鄉村,提出要深化“兩進兩回”、實施現代“新農人”培育行動,完善城鄉人才合作交流機制。

  讓廣大農民獲益更多

  記者:今年文件提出推動鄉村“土、特、産”先行發展,如何理解?

  錢文榮: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在2022年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做好“土特産”文章。省委一號文件提出推動鄉村“土、特、産”先行發展,給出了“土”“特”“産”三方面發展的浙江方案和浙江路徑。

  “土”即要挖掘開發鄉土資源,包括鄉村歷史經典資源,還有山水、文化、生態等資源,為鄉村特色産業發展打下基礎;“特”即要打造鄉村特色産品,做強十大農業經典特色産品,做深地理標誌産品,做優十大鄉村新業態産品,做強“浙字號”“鄉字號”品牌;“産”即壯大鄉村優勢産業,要做強産業平臺、做長産業鏈條,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

  近年來,浙江持續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推動農業全産業鏈不斷延伸,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新興業態加速發展,總體上看,浙江鄉村産業發展已經具有較高水準。

  要讓廣大農民獲益更多,文件中有不少亮點,尤其是在鄉村産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上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提出培育農業名企、名品、名家,把農業建設成為大産業;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提高設施種植、設施畜牧、設施漁業機械化率;深化“百鏈千億”行動,建設一批全産業鏈典型縣,等等。

  記者:浙江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連續39年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省委一號文件提出確保農民收入持續普遍較快增長,“高水位”之下,增長空間和動力在哪?

  潘偉光:2023年,浙江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與我國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相當。因此浙江省的重點與全國不同,需要在高起點上確保農民收入持續普遍較快增長,持續發力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

  “擴中”方面,提高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水準是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關鍵。文件強調通過深化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促進農民高品質就業創業;推廣訂單、定向、定崗培訓模式,打造“一縣一特色”農民培訓促富品牌,培訓高素質農民7萬人次;支援建設農創客孵化園,新培育農創客2萬名,壯大鄉村運營師隊伍。

  在增加農民財産權益方面,鼓勵以出租、合作開發、入股經營等方式激活資源資産,盤活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還明確“推進農村産權流轉交易規範化建設整省試點,完善産權價格形成機制”,實質上是要進一步保障和推進農民對於農民集體資産享有的財産性權益。

  “提低”方面,浙江2015年就成功消除了家庭年每人平均收入低於4600元現象,不存在規模性返貧的問題,但相對低收入人群仍然存在,發力重點在強化制度性兜底保障和重點精準幫扶。

  比如,文件提出,完善低收入農戶動態防返貧監測機制,最低生活保障年每人平均標準達到1.32萬元。要健全醫保防返貧兜底保障機制,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實現全覆蓋;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2萬個,優先保障農村半勞動力、弱勞動力低收入農戶就業;鼓勵支援低收入農戶“一戶一業”發展小型特色種養業等。

  深一度

  讓農民錢袋子繼續鼓起來

  2023年,浙江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跨過4萬元大關,達到40311元;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跨越2萬元大關,達到21440元;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86。今年,圍繞加快農民農村共同富裕,達到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4.25萬元的年度目標,讓農民的“錢袋子”持續鼓起來,浙江將重點採取四方面舉措:

  1.抓充分就業促增收

  深化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推廣訂單、定向、定崗培訓模式,培訓高素質農民7萬人次,通過技能培訓讓農民群眾就業有“術”致富有“路”。全省還將建成1萬個“共富工坊”,方便更多的農民就近就地就業,鼓勵農民通過臨時性、非全日制、季節性等多種形式靈活就業。

  2.抓廣泛創業促增收

  支援農民多渠道自主創業,推進返鄉入鄉合作創業,大力實施十萬農創客培育工程,推行“創客團隊+基地農戶”培訓幫帶、創業抱團模式,以創業帶就業。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今年力爭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650家,規範提升省級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600家,新培育示範性家庭農場1000家,以經營主體創業帶動更多小農戶共用産業增值收益。

  3.抓資源盤活促增收

  當前鄉村有著房屋、地塊、水面、山地等大量閒置資源,有效激活這些“沉睡”的資源,就能夠更好地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進一步推動農民權益轉化,鼓勵以出租、合作開發、入股經營等方式,讓農民承包土地、閒置農房等資源資産“活起來”;推行強村公司、片區組團、“飛地”抱團等機制,進一步盤活農村集體資源資産,持續做大集體經濟這塊“蛋糕”,推動村富帶民富。

  4.抓整合幫扶促增收

  主要是針對低收入農戶群體,持續優化低保、醫保、教育等幫扶政策包,不斷完善保障機制。今年推出的政策中,有些是提高標準的,比如低保年每人平均標準要達到1.32萬元;有些是持續深化的,比如全覆蓋實施低收入農戶醫療補充政策性保險,對低收入農戶子女接受中高職教育的,全覆蓋落實“雨露計劃”補助;有些是拓展擴面的,比如將山海協作工程和新型幫共體的幫扶範圍拓展到海島縣。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祝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