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粵攜手駛向“高鐵350”時代,有什麼“看頭”?
發佈時間 | 2024-03-25 10:37:36    

   3月22日至23日,浙江省黨政代表團在廣東學習考察。兩省舉行了合作發展交流座談會,深化戰略對接,促進互利共贏。

  浙江和廣東,同是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強的省份之一。近年來,隨著“沿海通道”建設不斷推進,特別是2023年下半年以來廣汕高鐵、汕汕高鐵陸續開通,進一步拉近了浙粵之間的距離。

  越來越近的“高鐵350”時代

  潮新聞記者從廣鐵集團了解到,連接浙粵兩地的高鐵線主要有3條,分別是甬廣高鐵、杭深鐵路和滬杭廣高鐵,都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長三角-粵港澳交通主軸的組成部分。

  甬廣高鐵,設計時速350公里,由甬臺溫高鐵、溫福高鐵、福廈漳高鐵、漳汕高鐵、汕汕高鐵、廣汕高鐵共同構成,目前尚未全線貫通。

  杭深鐵路,設計時速200——250公里,是沿海第一代高鐵,全程已通車。杭深鐵路與廣深鐵路連通,可直達廣州東站,在甬廣高鐵通車後,將承擔部分貨運任務。

  滬杭廣高鐵,設計時速200——350公里(其中廣東段設計時速350公里),最終可引入廣州站、廣州白雲站,與廣湛高鐵連通。此高鐵少部分已通車,大部分規劃在建。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明確,加強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極之間聯繫,建設綜合性、多通道、立體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軸。

  暨南大學教授、數字經濟與未來城市研院院長胡剛在接受潮新聞記者專訪時就談到,以北上廣深為代表,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三大城市群作為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目前只剩下長三角和大灣區沒有時速350公里的高鐵線路直接聯通。

  但隨著一批批鐵路建設項目加速落地,進一步織密了交通路網,令浙粵之間“高鐵350”直達在不遠的將來成為可能。據廣鐵集團介紹,截至目前,甬廣高鐵漳汕段、滬杭廣高鐵梅州西至武平段已開工建設,滬杭廣高鐵梅龍段將力爭在2024年開通運營。

  推動浙粵模式互鑒、産業互補

  未來,隨著甬廣高鐵、滬杭廣高鐵全線開通,“高鐵350”串聯起浙江和廣東,進一步激發兩個經濟大省的直接對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韓永輝認為,隨著“高鐵350”的到來,將進一步強化浙江、廣東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地位。

  韓永輝表示,滬蘇浙皖依託長江經濟帶,形成了龐大的新能源産業規模與完善的半導體産業體系,擁有雄厚的科研資源;大灣區地理位置優越,擁有通航能力最大、水深條件最好的港口群,且工業基礎雄厚,便於對外經貿合作。

  “未來,粵浙兩地實現‘350高鐵’直達,不僅可以加強長三角與大灣區的經濟合作,還能深度整合兩地區位優勢,暢通資源、人才、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區城市産業的升級和轉型。”韓永輝説。

  而在暨南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王鵬看來,高鐵不僅可以帶動兩大城市群沿線城市共同發展,還能實現兩地不同發展模式的學習和互補。

  王鵬表示,浙江的“千萬工程”在過去20年間,持續努力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創造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成功經驗和實踐範例。不僅如此,浙江區域內發展較為平衡,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共同富裕示範區。

  而廣東作為經濟第一大省,在營商環境、利用外資、新舊動能轉化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2022年,廣東又提出“百千萬工程”,以“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來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融合。

  “以粵浙兩地為代表的大灣區與長三角,發展模式相互學習、優勢互補,帶來的不僅是高鐵沿線的經貿人文交流,更是區域發展模式的經驗總結,這對於全國發展都具有借鑒意義。”王鵬表示。

  打開粵閩浙沿海城市群發展空間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首次出現粵閩浙沿海城市群這一提法,取代了原來的海峽西岸城市群的提法。這意味著粵閩浙城市群建設已經上升到三省協作的戰略層面。

  胡剛指出,“十四五”規劃出現粵閩浙城市群的提法,體現了國家對東南沿海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支援。未來,“沿海通道”建設推進,將不僅聯動起最發達的兩大城市群,更有望進一步推動粵閩浙城市群一體化發展。

  《福建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特別強調,加快發展壯大粵閩浙沿海城市群,要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部崛起等國家戰略。

  胡剛表示:“當下城市發展單打獨鬥是很難取得很好的發展,一條甬廣高鐵,將很好地強化粵閩浙城市群優勢互補,實現抱團發展,中國經濟增長極將會迎來強強聯合。”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石瀟俊 實習生 胡森銘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