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全網吵翻的澱粉腸中“骨泥”,能吃嗎?
發佈時間 | 2024-03-25 08:46:41    

   最近幾天,澱粉腸頻繁出現在熱搜上。

  起因是3月15日,有媒體發文表示,澱粉腸裏不光有澱粉,還有肉,而這種肉,主要是雞肉和雞骨泥。媒體調查還發現,目前出售雞骨泥的多是寵物食品商家,而商家表示骨泥不建議人吃。

  同時網路上也出現越來越多關於骨泥的説法,諸如“吃剩的骨頭、屠宰場的邊角料等,都可以做骨泥。”這讓網友們紛紛破防,覺得被澱粉腸“背刺”了。畢竟澱粉腸一直是很多人喜愛的零食。

  大到工廠企業,小到路邊攤,也都受到影響,賣澱粉腸似乎一夜之間變成夕陽行業。

  那麼,骨泥到底是怎麼做的?能不能給人吃?

  骨泥是什麼?

  網友對澱粉腸裏骨泥的擔憂,主要在於製作骨泥的原料和工序,是否衛生、安全。

  網路上一則傳播很廣的視頻顯示,在衛生條件極差的環境下,將未做處理的雞直接扔進機器裏,羽毛、內臟、骨頭等等混在一起,出來之後就變成看不出成分的骨泥。

  不排除有些工廠和企業是在這種情況下製作骨泥,但也不應以偏概全,使得有些良心企業遭受不白之冤,也使得骨泥被污名化。

  那麼,骨泥到底是什麼?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會專家組成員劉少偉向壹讀介紹,有一個與骨泥接近且正式的專業名詞“機械分離肉”,指的是畜禽類的帶肉骨骼,通過機械分離工藝,生産出來的肉糜類産品。

  國家標準GB/T 40463-2021《機械分離肉》規定了機械分離肉(俗稱“肉糜”)的産品組成。雞骨加工而來的“雞肉糜”,蛋白含量不低於12%,脂肪不超過20%,骨渣含量不超過0.15%,而骨渣顆粒不超過3毫米。而以豬骨為主要原料的“豬肉糜”,蛋白含量不低於14%,脂肪不超過30%,骨渣含量則多達3%,骨渣顆粒最長僅有0.85毫米。

圖片

  圖源:GB/T 40463-2021《機械分離肉》

  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對壹讀表示,骨泥跟“機械分離肉”的組成差別,在於骨渣含量的不同。雞肉糜中只留下了很少的骨渣,而雞骨泥中則保留了所有的骨渣。

  同時,國家標準GB/T 40463-2021《機械分離肉》也規定了,帶肉骨骼應來源於檢疫、檢驗合格的畜禽酮體或分割産品。對此,《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八款也有同樣的規定,禁止生産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除了雞鴨和豬,牛羊、驢、魚甚至青蛙,只要檢疫、檢驗合格,很多動物骨頭都可以用來做骨泥。科信食品與健康資訊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館員阮光鋒對壹讀表示,這要根據骨頭的産量、本身的特點、産品的需求等等綜合考慮,理論上只要想用,都可以用來做成不同用途的骨泥。

  阮光鋒介紹,我國動物養殖成本較高,飼料高度依賴進口,將骨泥利用起來,對於整體的食物供應和糧食安全來説,都非常重要,並且還能滿足這麼多人的吃肉需求。目前骨泥的來源,更多是豬牛羊雞,因為這幾種動物産量多,骨頭量也多,在養殖、屠宰工廠裏通常會剩下大量的骨頭,為了避免浪費,就將其作為原料繼續加工。

  而且,劉少偉提到,骨泥理論上價格應該比雞肉便宜。

  而骨泥是怎麼製作的呢?

  雲無心介紹,雞骨泥的製作有冷加工和熱加工兩種工藝。

  冷加工工藝,是將鮮骨挑選、清洗、盡可能剔除肉,然後冷凍,再切碎、經過粗磨和細磨,最後成為泥狀。冷加工工藝要求全程冷鏈,粉碎研磨過程中還需要加冰降溫。

  熱加工工藝,則是把鮮骨進行高壓洗滌、高壓蒸煮、破碎、粗磨、細磨,甚至可能進行酶解,然後得到骨泥。

  骨泥的用處

  雲無心表示,骨泥加工的工藝要求較高,如果控溫不好,就可能導致産品長菌腐壞。

  滿足食品標準的骨泥,可以作為食品原料,但對於設備和操作都有更高的要求。如果達不到食品級要求,只是執行“飼料標準”,那麼得到的産品就不能給人吃,而只能作為飼料。

  而傳統觀念認為,骨頭是沒什麼用的“邊角料”“下腳料”“廢料”,但實際上,骨泥作為一種動物食品資源,在食品加工中起著很大的作用。

  除了澱粉腸,市面上還有不少食品也是骨泥製成的,如肉丸、肉松和肉脯;還有將骨泥作為營養強化劑添加到糕點和餅乾中,製成軟糖、湯圓、富鈣骨泥膨化營養米果等等;也可以添加適當的蔬菜、香辛料攪拌成餡,製成速凍包子、餃子、燒賣等食品;此外,一些品類的調味料、罐頭、營養掛麵等的製作,都可能用到骨泥。

  骨泥系列食品之所以能夠存在,源於骨泥具有相當的營養價值。

  骨泥不僅充分利用了骨上附著的肉,還包括骨頭中的膠原蛋白、鈣以及骨髓中對人體有益的軟骨素、磷脂質、豐富的氨基酸和多種人體必需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而且骨頭本身就是羥基磷酸鈣,磨成泥之後也能被人體吸收一部分。

  2005年《肉類工業》上發表的《雞骨泥的營養價值及其食品加工技術》論文,其中給出了一組雞骨泥與豬肉、牛奶和大米的主要營養成分對比,雞骨泥中的鈣、磷含量都高於豬肉、牛奶和大米。論文表明,雞骨泥中的鈣磷比約為2:1,是人體吸收鈣、磷的最佳比例,可以説補鈣效果比牛奶還要好。

圖片

  圖源:微網志@雲無心45;參考資料[1]

  此外,雞骨泥中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屬於一種典型的高營養低熱能食品。因此,雞骨泥不僅適用於因缺鈣而引起的病症, 而且還因為膽固醇含量較低,適宜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食用。

  總之,骨泥不僅可替代肉食或作為營養劑添加到肉製品、倣肉製品或肉味食品中,還提供了一條有效的補鈣捷徑。

  而國內外對於動物骨頭食品的開發利用,並不局限于骨泥,還有骨粉、骨素、骨膠、骨肽等等。

圖片

  圖源:參考資料[2]

  骨粉可以添加到食品中,製成骨粉餅乾、掛麵等骨食品,也可製成保健品,如骨髓壯骨粉、骨精及各種鈣製劑等;骨素則被廣泛應用於速食麵調味包、火鍋底料及肉製品等産品的生産中,並作為肉類調料和香精生産的原料。

  正如阮光鋒所説,動物骨頭就是一種十分常見的食品原料,應用非常廣泛,無論是澱粉腸,還是骨泥做的調味料,只要生産符合國家標準,安全性其實並沒有問題。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