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澱粉腸“塌房”,杭州網紅店門可羅雀:一年租金就50萬,怎麼辦?
發佈時間 | 2024-03-20 08:39:01    

   “外脆裏嫩,香氣撲鼻,滿滿的童年記憶。”這樣的澱粉腸,曾經被許多消費者追捧。

  大約也就是一年前,包括杭州在內的不少城市決定有序放開設攤、允許外擺。一時,不少“前人”殷切分享給新人小白如何擺攤賺錢。

  在一眾項目中,澱粉腸被推舉成為新手擺攤的重點推薦款。

  今年3•15期間,曝光了澱粉腸生産廠家使用雞骨泥作為原材料,脂肪含量越來越高,無專門國標等亂象,引發了澱粉腸“塌房風波”。

  這幾天,不少從業者相繼受到波及。

  杭州市面上的澱粉腸到底符不符合標準,究竟能不能吃?

  潮新聞記者深入了解。

  曾經的網紅店門可羅雀

  高昂的房租可怎麼辦?

  在湖濱小吃街裏,就有一家“網紅澱粉腸”店舖。鋪面不大,只有小小幾平米,但曾經生意紅火,是小吃街裏的“排隊王”。“嘎嘎香的澱粉腸,只要6塊錢一根。”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還受到不少美食博主的推薦。

  這幾天,“澱粉腸塌房”之後,情況發生很大變化。3月19日,記者來到這家店舖採訪,年輕的店主小蔣滿臉無奈,一下子就倒出了一肚子苦水,“對我們影響太大了,現在基本沒什麼客人了。”

  小蔣的老家在江蘇,來杭州賣澱粉腸有3年多了。小吃街是上午10點鐘開門,往常他都會提前抵達,做好出攤前的準備工作,因為一開門就陸續會有顧客到府,要一直忙到深夜。但這兩天,他覺得提前準備有點多餘。

  “網紅澱粉腸”店門可羅雀 潮新聞記者 鄒宸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上午10點多,小吃街已經熱鬧起來,其他店舖早已人來人往,只有小蔣的“網紅澱粉腸”門可羅雀。他呆呆地站在攤位前,有點手足無措。開門40多分鐘後,店裏終於迎來了第一波客人,這時小蔣才打開灶臺,把炸腸的油熱起來。

  小蔣説,正常情況下,店舖一天能賣出幾百根澱粉腸,節假日更好一些,能賣到1500根以上。但是,3月15日之後,業績斷崖式下跌,“那天剛好是週五,我們還特意提前訂了一批澱粉腸,準備週末賣出去,沒想到都壓在手裏。”

  生意一下滑,壓力就大起來了。對小蔣來説,最大的開銷是房租。地處鬧市區核心地段,湖濱小吃街一個攤位的年租金要上百萬元,小蔣和隔壁笤皮店的老闆共用一個攤位,平攤下來一年的租金也要50多萬。

  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一根澱粉腸賣6塊錢,刨去2塊錢的成本,按4塊錢一根的利潤計算,小蔣一年要賣出12.5萬根澱粉腸才能把租金賺回來,平均每天要賣342根。看著生意越發冷淡,他也動了賣其他東西的念頭。

  因為澱粉腸賣不出去,隔壁笤皮店的生意也隨之下滑,這讓小蔣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在小蔣看來,自己有點冤枉。“我們採購的是夫宇牌澱粉腸,這個廠家之前公開聲明,從來沒使用雞骨泥作為原材料,負責人昨天也在直播間直播吃自家的産品,這事還上了微網志熱搜,但目前來看,效果不是很明顯。”

  同時,他也有疑惑,“其實市監等部門不定期也會對我們進行檢查的,如果真的有問題,我的店怎麼還能開的下去呢?”

  在湖濱小吃街另一頭,有家“台灣烤肉腸”,這幾天生意不錯,“買澱粉腸的人少了,不少人都轉買肉腸了。”一位店員説。

  剛出攤一週遭遇“塌房風波”

  “00後”攤主無奈半賣半吃

  “我現在算是真心感受到‘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是什麼滋味了。”對於才剛創業賣澱粉腸一週的小傅來説,這波“塌房”讓她真疼。

  小傅2000年出生,算是初代“00後”,去年剛從河南一所學校讀完大專,嚮往自由生活的她隻身來到杭州,入職了一家傳媒公司。

  為了貼補房租,小傅和室友商量謀劃一個副業,兩人分頭在網上蒐羅,最終把目光鎖定在了澱粉腸。

  “對於我們這兩個剛畢業的小白來説,賣澱粉腸的‘門檻’最低,老少皆宜,投入低回報快,網上又有各種非常詳細的擺攤攻略,就是花時間學習準備一下。”小傅二話不説就和室友敲定了這樁生意。

  備齊卡式爐、竹籤、烤盤、夾子、調料等工具和耗材,再從河南那邊做了十幾年的芮源開開燒烤腸廠家進了幾箱貨。

  除了澱粉腸,小傅室友還進了一些年糕打算同時賣。

  上週二,小傅和室友滿懷期待地在蕭山自己租住房子附近的地鐵站旁支起小攤,從下班一直做到晚上10點多。

  競爭對手有好幾家,分佈在各個地鐵出入口,清一色賣澱粉腸。

  小傅烤的澱粉腸 受訪者供圖

  作為後來者,小傅打出了“3元一根,5元兩根”的低價。在她看來,烤腸賣不出花來,只能拼價格薄利多銷,“3元已經是我覺得全杭州最低的價格了,一根利潤連1塊錢都不到。”

  第一天擺攤,業績並不光彩,賣了20根不到,接下來兩天也十分慘澹,直到週五晚上。週末,不少上班族“獎勵”自己一根烤腸,那天小傅第一次盈利超過百元。

  也是週五那晚,媒體曝光澱粉腸亂象。彼時的小傅還在烤腸,直到週六晚上,才從朋友口中知道了這個消息。

  最讓小傅破防的是,由於週五賣得還不錯,她週六白天剛從別人那以成本價半價的錢“接盤”了六箱芮源澱粉腸。

  沉浸在烤腸世界無法自拔的她,以為賺了便宜,沒想到是撞上了別人“脫坑”之舉。

  “這幾箱腸,算是砸手裏了,連著週末這兩天,可説是每況愈下。”

  不過,小傅沒有放棄出攤,面對慘澹的人流,她懷揣著僅存的一絲信念繼續烤。

  這份信念,來源於廠家公佈的一則食品安全聲明。除此之外,她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麼來應對這股衝擊。

  小傅説,昨晚她們一根腸也沒賣出去,一直在邊烤邊吃,只有一個大哥買了8根年糕,凈利潤20塊錢。

  剩下這批澱粉腸,還有4個月左右的保質期。小傅還是想堅持看看,實在賣不出去,就自己慢慢吃掉,當做創業失敗的教訓。

  市面上的澱粉腸究竟能不能吃?

  聽聽執法部門和專家的説法

  杭州市面上的澱粉腸到底符不符合標準,究竟能不能吃?

  對此,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

  3月19日下午,記者先與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繫。對方表示,澱粉腸事件發生後,市局3月16日在杭州全市範圍內開展了肉製品生産企業和滷肉小作坊專項檢查,檢查結果已在杭州市市場監管局官方公眾號中公佈。

  公佈的檢查結果顯示,杭州市市場監管局此次專項行動共檢查相關企業75家,小作坊92家,出動328人次。

  從檢查情況看,未發現採購未經檢驗檢疫合格原料肉、使用槽頭肉作為食品原料進行加工,使用過期肉、回收肉作為食品原料進行加工等情況。

  此外,杭州市在2023年開展的肉製品監督抽檢中,共進行了305批次檢測,結果均顯示合格,未發現不合格。

  另外,該負責人表示,澱粉腸“塌房風波”反映出公眾對於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對於食品安全的監管也並非臨時抱佛腳可以解決。杭州市市場監管局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公眾的食品安全問題,全年持續開展食品安全執法檢查工作,老百姓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撥打投訴舉報熱線等渠道進行反映。

  澱粉腸還能吃嗎?雞骨泥真有這麼駭人聽聞嗎?3月19日,記者採訪了相關食品安全領域的專家——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

  朱丹蓬指出,雞骨泥和澱粉腸本身單拎出來都沒有什麼問題。雞骨泥簡而言之就是部分加工雞骨頭製成的一種食品原材料,鈣含量和蛋白質含量也是比較高的,它只要不是使用的病死雞這種骨頭,就不會有問題,人是可以食用的。

  “澱粉腸作為一種存在於中國食品行業幾十年的産品,最早一度用於餐飲輔食,以低端廉價著稱,它最大的特徵就是澱粉含量高、肉含量低,目前澱粉腸在我國是沒有相關國家標準的,只有企業標準,廠家可以根據自身設定的企業標準來生産,所以導致在監管上存在灰色地帶。”

  總的來説,朱丹蓬認為,單單考慮食品安全問題,雞骨泥出現在澱粉腸的原料中這一現象,並不違規。

  “澱粉腸和雞骨泥吃了有害,其實是片面的,主要還是要考慮其加工過程是否滿足了相應食品安全標準,生産廠傢具不具備食品安全生産資質,以及採購的原料符不符合食品規範。”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黃玉環 鄒宸 實習生 戴悅悅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