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小籠包有了"大蒸籠"嵊州小吃産業"觸電"
發佈時間 | 2024-03-19 08:44:15    

   早春的嵊州,生機萌動。3月5日上午,吉昌榮食品有限公司內,小籠包生産流水線上老師傅們巧手翻飛,“網紅”主播韓曉則在一旁熟練地直播帶貨。

  小吃“戀”上電商,已經成為嵊州發展這一傳統産業的標準搭配。

  “現在3、4月的訂單都已經排滿啦。”記者從生産車間走到公司總經理辦公室,身材小巧的裘娜從寫字板後探出腦袋説。寫字板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她的新年銷售計劃。

  90後裘娜,吉昌榮公司總經理,創業8年,從小作坊轉型,辦起了産銷一體的小籠包企業,員工已有百餘人。

  去年,公司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裘娜也捧回了2023年度浙江省鄉村振興共富青年先鋒“青牛獎”。在同事的眼中,她總是元氣滿滿,肯吃苦、點子多,確實像極了一頭勤懇踏實、逐夢沃野的“小青牛”。

  其實,裘娜的小籠包“觸電”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2021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裘娜在杭州、寧波等地的門店接二連三關門,之前辛辛苦苦開辦的15家門店,最後只剩下一家“獨苗”。

  “總得做下去,不想認輸。”門店幾乎全軍覆沒,裘娜卻有一股子倔勁。很快,她想到了當時悄然興起的直播帶貨熱潮。

  通過朋友介紹,裘娜聯繫到了一位有800多萬粉絲的帶貨主播。本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銷售的火爆程度遠超預期,開播3分多鐘就收到了70多萬元的訂單,整場直播一共賣出1萬多單小籠包,直播“首秀”圓滿成功。

  連著好幾天,她累並快樂著。“當時負責市場運營的團隊只有七八個人。”裘娜説,打包發貨、客服、售後……全都自己上,淩晨3時多還開著燈打包快遞。

  小籠包“觸電”初戰告捷後,不少經銷商和商超來談合作。但面對“幸福來敲門”,初出茅廬的裘娜踩了不少“雷”,三天兩頭吃虧上當……為了抗住風浪,裘娜帶著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草根戰隊”自學充電,還跑到大企業上課取經,一路“打怪升級”,終於衝出了“新手村”,讓小籠包爬進了電商這個火熱的“大蒸籠”,打開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要繼續提高團隊的戰鬥力,再出幾款新産品、新口味。”裘娜説,雖然企業的經營數據漲上去了,但探索、奮進之路仍“如履薄冰”,不敢有一絲鬆懈。在裘娜看來,電商就像一把“火”,點燃了嵊州小吃工作者的熱情,但這也意味著更多的競爭。接下來,她要按照當地剛出臺的《嵊州小吃小籠包傳統製作規範》等團體標準,繼續用心“卷”品質、提口碑,帶著團隊一起追夢。

  距離吉昌榮公司10分鐘車程的地方,也有一位勤勤懇懇的追夢人,張鋼和朋友合夥辦起小吃企業越鮮食品有限公司,打出了“禦小籠”品牌。“現在每天能生産30多萬個小籠包。”張鋼説,近年來,企業搭上電商直播的“順風車”,産業規模快速壯大,已有4條大型流水線,去年銷售額近1億元。目前,每天的網路訂單超過1000件,小籠包坐上冷運車,“飛”往全國各地,品牌收穫了一批“鐵粉”。

  其實“觸網”之前,嵊州小吃已經闖出一片天:3萬多家小吃門店遍佈全國,從業者8萬餘人,年産值超過110億元。但面對流量加持下蹭蹭上漲的市場需求,“夫妻店”、小作坊的産能明顯跟不上,隨之而來的是如雨後春筍般的小吃企業。

  目前,嵊州市已有小籠包企業48家、作坊小吃企業121家,多數是近兩年註冊的新面孔,其中3家已經上規,帶動數百人就業增收。

  為了鼓勵“抱團作戰”,嵊州成立了小吃行業協會,在廣東、雲南等地建起36個聯絡站,為外地小吃經營戶提供服務保障。嵊州還通過“大嵊歸來”全國統標工程,把更多小吃工作者拉進了“戰隊”,不僅給嵊州小吃門店裝上統一的招牌,還規範製作工藝和服裝器具等,推廣“標準語系”。目前,已有5100余家嵊州小吃門店完成“升級”。

  火熱的“大蒸籠”,讓當地政府信心倍增,除了免費開設小吃培訓班、推廣技能培訓,嵊州正規劃建設多個小吃産業園,還推出小吃行業普惠金融服務等系列舉措,幫助小吃産業發展壯大,並提出新的“小目標”:在現有的110多億元基礎上,到2025年底,在嵊州再創一個100億元産值。

  善用流量

  “老味道”更香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外事等活動中,帶火了一批獨具民間特色又不乏文化底蘊的舌尖小吃。小吃不小,背後有大産業、大民生,寄託著千家萬戶對幸福生活的期盼。

  浙江的小吃品種繁多,其中不乏響噹噹的“老字號”。當前,在直播帶貨的熱潮下,像嵊州小籠包這樣的地方小吃突破了地域限制,“老味道”換上了“新包裝”,訂單飛得更遠,市場更加開闊。

  小籠包背後有創新奮鬥的故事。以裘娜為代表的一眾“新生代”活躍在小吃産業前沿,讓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勤奮的年輕人“入坑”老行當,他們比拼創意,引來流量,鑽研“新打法”,像鯰魚般攪動整個小吃行業。

  當然,身處火熱的流量中,我們不能滿足於“一時熱鬧”。在快節奏的産銷模式下,小吃産業要想走得更遠,還需守牢品質關,切不可用“三腳貓”功夫求“量變”。特別是應完善相關産業鏈,減少低價競爭等“內耗”,讓特色小吃品牌更快、更好地“走出去”,走穩走好小吃産業的共富之路。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阮帥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