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有人瘋狂有人逃 金價多次衝高,你買了嗎?
發佈時間 | 2024-02-20 14:35:24    

   2月18日一早,杭州老福林打金店門口就排起了長隊。新年新氣象,每到農曆新年都是黃金的傳統暢銷旺季,再加上今年是龍年,以龍元素為主題的金飾格外受到歡迎。而令人意外的是春節檔後,黃金消費依然熱度不減,成為市場的一大亮點。“一天1000多條生肖龍金條都賣出去了”“買包不如買黃金”……儘管金價最高已突破625元/克,但消費者們還是買買買。

  中國黃金協會近日發佈數據,國內黃金消費需求增長明顯。2023年全國黃金消費量1089.69噸,同比增長8.78%,其中黃金首飾消費同比增長7.97%,金條及金幣消費同比增長15.70%。與大眾印象“中老年人愛買黃金”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黃金的追捧者。

  龍年金賣爆!年輕人涌入金店

  2月18日,在杭州萬象城負一樓,消費者的購金熱情居高不下,即便是在中午用餐時間,多家黃金店舖內的顧客也是絡繹不絕。另外,在杭州江城路附近的水貝黃金市場也是人頭攢動,各個櫃檯前都擠滿了選購黃金的顧客,櫃檯之間只留下半人寬的通行縫隙。在這裡,黃金交易快捷高效,除了顧客詢價、櫃員快速講解以及計算器忙亂的敲擊聲,很難聽見其他聲音。

  在龍年春節新一輪“淘金熱”中,記者發現,相比于前些年傳統買金主力的“中年大媽”,今年金店專櫃活躍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身影,其中還有很多95後、00後。

  “年少不知黃金好,錯把鑽石當成寶。以前覺得黃金老氣,現在覺得‘真香’,不僅款式好看,而且還保值”,95後消費者周女士表示,這兩年如果想要買首飾,黃金已經成為她的首選了。與周女士有著同樣觀念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小紅書上 “黃金血脈覺醒”“00後黃金血脈準時覺醒”等逐漸成為熱門話題。

  2月19日,在杭州慶春銀泰百貨金店內 ,00後小劉用自己壓歲錢選了一個龍頭款的黃金挂墜,“大約3.2克,造型精美,搭配了一個金錢幣珠一起編在手鍊上,寓意金龍戲珠,龍騰虎躍。過去還覺得自己離黃金配飾很遙遠,隨著了解到黃金的保值屬性後,今年也來趕一波熱潮”。

  該店銷售人員表示,以往購買金飾品中老年人居多,近幾年來了解和購買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另外因為今年是龍年,生肖金和龍元素是今年的爆款,賣得非常好。

  據了解,購買金飾有兩種選擇,按照大小和工藝,一般分為按克重購買或者按一口價購買,前者往往“個頭”更大,按當日金價稱重計算,後者“個頭”較小,標簽上沒有標注具體克重。年輕人挑選的種類主要集中在吊墜、戒指、轉運珠等小件、一口價金飾上。

  由於品牌不同,不同金店價格略有差異。目前首飾黃金克重金價普遍為612-627元/克。春節期間,多家品牌金店推出了優惠活動,中國黃金、周大生、周大福、老鋪黃金門店導購介紹,黃金首飾分別有“9.5折”“克減30”“滿2000送200券”等不同形式優惠。

  相比黃金,消費者對彩色珠寶,以及鉑金飾品的購買熱情有所減弱,多家金店相關展臺處頗為冷清,與購買黃金的櫃檯形成鮮明對比。店員表示:“可能還是保值性不如黃金飾品,畢竟黃金回收價格大約能達到400多元/每克,鉑金飾品雖然樣子好看,但回收價相差近一半。”

  “攢錢不如攢金豆”?黃金投資類型多元

  除了黃金首飾,部分消費者看重黃金産品的投資屬性,一些對保值有更高要求的消費者乾脆購買了投資屬性更強的豆豆金、金鈔、金條和金擺件。

  在周大福珠寶櫃檯,一位男士購買了一枚金磚造型的黃金擺件,由於是中空的,實際價格比看上去便宜不少,是熱銷的品類之一,已經賣空了一批。另一位男士購買了5顆豆豆金送給家人,“送金豆比發紅包更新穎,小孩子們也喜歡”。此類型豆豆金每顆重量1克,按投資金條價為556元/克。

  據周大福櫃檯導購介紹,相比銀行金磚、金條,金豆降低了黃金購買門檻,工本費低,購買壓力更小,能夠滿足投資者集腋成裘的儲蓄需求。很多消費者每一兩個月就購買一顆,不僅能滿足購物欲,還能起到強制儲蓄的作用。網路上也有不少攢豆豆金的曬圖,消費者徐靜(化名)在小紅書上發文——“因為我存不住錢,每個月買一兩顆金豆就當存錢了,看著瓶子一點點滿起來很有成就感,需要錢的時候就去找金店回收,手工費可能會折損,但總比花了強” 。話題“買基金不如買金豆”“攢錢不如攢金豆”等評論均有大量點讚。

  除了在金店消費,若有投資黃金的需求,還有一大部分消費者則會選擇前往銀行網點。

  據了解,目前銀行主要有兩類投資黃金的方式,一類是實物金,另一類則為賬戶金。實物金以金條、金豆豆為代表,目前金價大致為490元/克,而賬戶金則可線上買入賣出,支援兌換成實物金,金價460元/克以上。工商銀行App顯示,該行貴金屬投資包括賬戶貴金屬、實物貴金屬、積存貴金屬等。2月19日,10g重如意金條價格為4931.60元,人民幣賬戶黃金買入價為467.09元/克。

  “黃金價格隨市場波動,去年至今金價一直在漲,大家覺得買金子是很好的理財方式”,中國農業銀行支行工作人員介紹,實物金由於涉及一定的工費,所以價格略高於賬戶金,但賬戶金可以兌換成實物黃金,具體兌換價格要根據兌換當時實物金的價格計算。金條等實物金可在手機銀行購買,不提取後期可轉賣,但金條提取後不支援回收。

  “實物金也在銀行網點售賣,投資黃金的話,買金條的比買金豆豆的消費者更多”,該工作人員説道,投資實物黃金我們也更建議消費者購買金條,而且很多年輕人買金條去打鐲子,非常划算。

  有人圖心安有人“恐高”

  黃金投資回報怎麼看?

  作為2023年投資領域表現最為亮眼的資産之一,很多人買黃金是圖個心安。

  世界黃金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全年全球黃金總需求升至4899噸,創下歷年新紀錄。2023年平均金價達到每盎司1940.54美元,較上年上漲8%。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黃金作為一種傳統的避險資産,其投資價值更加凸顯。不少消費者選擇在春節期間購買金條和金幣,以期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金價越漲越買,是金飾消費者的普遍心態。”一位從事黃金加工的人士表示,但是黃金價格過高的情況下,消費者會控制總預算,選擇少買或者觀望。小克重、網紅款的黃金首飾的崛起,也成為2023年金飾需求提升的關鍵因素。世界黃金協會在《2023中國金飾零售市場洞察》報告中表示,重量低於10克、價格低於2000元人民幣的産品對金飾零售商的銷售額貢獻最大。

  今年以來房地産市場壓力不減,股市、商品等其他資産表現均不及預期,這也推動了“淘金熱”現象持續存在。韓穎(化名)從去年開始買黃金,“無所謂價格高低,誰知越買越漲,於是更加大購買力度,看了房價我更堅定了買金不買房的想法。”攢錢不如攢金,不少買金的消費者將買黃金視為避免風險的一種方式。

  金價持續上漲,不同人眼裏看到的是不同的風險。有人認為上漲才值得買,有人認為不可追高。他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隨著金價的上漲,也有“恐高”的消費者開始套現,相比入場的喧囂和熱鬧,離場的人顯得靜悄悄。

  王且然(化名)這次回老家,讓父母把之前攢的一些金首飾拿出來盤點了下,拿出一部分去商場換了新款式,剩下的打算拿去金店找人做成一個大件,或者回收了換成現金。賣黃金並非因為缺錢,而是因為平時戴得少,另外現在金價高,她覺得可以高價賣,再低價入,賺點小錢。之前買入的價格平均大概是450元/克,年前她看到金價有點下跌的苗頭,就趕在1月以475元/克的價格回收了,賺了1000多元。

  要看清大勢很難。黃金面臨著利好和利空相互交織的局面,價格受市場情緒波動影響很大,單從投資視角來看,買黃金並非穩賺不賠。當然,如果買黃金是自用,或者要送禮,那麼沒必要為金價的漲跌發愁。

來源:每日商報    | 撰稿:張馨予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