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民進省委會副主委、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忠 潮新聞記者 朱高祥 攝
“2024年是大運河成功申遺10週年,浙東運河作為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迎來難得的保護與傳承契機。”
1月24日,省人大代表、民進省委會副主委、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忠提交的有關浙東運河的建議吸引了潮新聞記者的關注,在接受採訪時陳忠談及自己所提建議的緣由。
“因為我是民進(中國民主促進會)省委會副主委,民進主要由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傳媒以及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組成,因此我平時也比較關注文化相關的內容。”陳忠説道。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産項目,至今已過去十個年頭。而起源春秋時期山陰故水道的浙東運河,西起杭州西興,向東經紹興至寧波入海,2500多年來,千帆過盡,匯聚成一條流動的文化線和經濟帶。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位於紹興的浙東運河文化園考察時強調,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保護、傳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千里運河,迤邐穿行,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奮鬥與興盛。多年來,浙江統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各項工作,高水準打造了“千年古韻、江南絲路、通江達海、運濟天下”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浙江樣本。
但陳忠在調研中發現,浙東運河文化挖掘和傳播上還存在一些短板,需要進一步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流動的文化”。
陳忠表示,浙東運河作為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的三大組成之一,是我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戰略的重要節點與支撐,但知名度、影響力遠遜於隋唐運河、京杭大運河。浙東運河文化帶學術理論研究不足,未能全面呈現出獨具浙江特色的文化內涵。
陳忠還認為,與浙東運河相關的有影響力的宣傳片、影視劇、文創産品偏少,缺乏鮮明的浙東運河敘事體系。另外,沿線居民長期居住于運河邊,早已形成獨特的運河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如何推動群眾有效參與運河保護與發展也有待完善。
“政府工作報告裏對於2024年重點工作的部署中談到‘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傳承’‘繁榮發展文化體育事業’,這些都很讓人振奮。而且,近期哈爾濱旅遊的火熱也給其他城市的文旅發展提供了借鑒意義,展現出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才能促進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陳忠談道。
陳忠認為,要堅決扛起“讓古運河重生”的使命,切實提高浙東運河本體、西興過塘行碼頭、古縴道、八字橋、寧波三江口慶安會館等世界遺産點段保護利用水準。
“還可以打造浙東運河文化産業園,推動傳統醫藥、黃酒奶茶、書法文創、古跡印章等文創産業發展。加快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建設,促進浙東運河‘夜遊、夜演、夜娛、夜讀、夜展’等夜間消費。”陳忠還建議,舉辦“一河串百藝”運河非遺旅遊嘉年華展會,加強旅遊資源與線路的跨區域整合,打造陸上精品遊線,提供“水上漫遊”服務,謀劃“空中運河詩路”。
“很多人聽説過浙東運河,但就算在浙江省內,了解浙東運河的人也不多,這讓我們感覺到傳播傳承運河文化的責任重大。”陳忠認為,浙江要講好運河故事,以多元傳播矩陣,全面擴大“浙東運河”影響。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朱高祥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