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北風起,曬鲞正當時!鹹鮮味裏的滾燙年味
發佈時間 | 2024-01-14 09:59:51    

   溫州沿海,做鰻鲞的傳統由來已久。每到臘月,屋檐下、窗戶外、曬場上,就會挂曬起一條條鰻鲞,溫州的過年氛圍,大抵從這裡開始濃烈。

  1月11日上午,天氣略帶寒涼,空氣中微微籠罩著霧氣。走進位於平陽縣鰲江鎮九疊河社區的鰻鲞加工基地,撲面而來的海洋鹹鮮味充盈鼻腔。入目之處,鰻魚、安康魚、青鯊、白姑魚等各樣大小不一的海味被剖開,或懸挂或平鋪,晾曬于竹筐、網架之上。

  “今天曬多少?”“30多板。”一大早,九疊河社區工作人員章途總在竹籬間熟練穿梭,間或詢問加工戶的當天成果。“一板魚差不多15公斤,30多板就有500公斤了。” 章途總介紹,開漁以來,加工基地一直處於滿負荷運作狀態,特別是臨近年關,鰻鲞銷售市場火爆,為了加緊製作,加工戶從淩晨便開始剖魚,一直剖到中午日曬最好的時候,一個熟練工一天最多能剖一千斤魚。

  剖鰻魚是個技術活。今年56歲的葉大新是加工油鰻的老手,一手長的操作臺上,整齊鋪著毛巾,“油鰻是最難處理的,粘液多、很滑溜,鋪個毛巾可以加大摩擦。”葉大新一邊説著,一邊手腳麻利地抓握起一條魚油鰻。只見他手肘一甩,魚尾往釘子上一鉤,魚便被固定在操作臺上。刀片從尾巴處割入,順著脊骨一路剖到魚頭,去掉內臟,流水一衝,內裏潔白的魚肉展露出來,整個動作行如流水,非常嫺熟。

  隨後,葉大新給魚掉個頭,沿著脊骨另一側割開,不出10秒的工夫,油鰻就已剖解完畢,“脊骨這裡肉最厚,這樣片開可以讓魚幹得更快。” 他解釋道,把魚扔入一邊的竹筐,開始新一輪的“解剖”。

  在不遠處的集中晾曬區,李順判夫婦已經處理完了當天的鰻魚,開始正式晾曬。網架之間,到處是加工戶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從冷庫裏拿出半幹的鰻魚,輕輕抖落魚身上的薄霜,一片片碼放在架子上,有的小心翼翼地給鰻魚翻面。剖好的鰻魚挂在竹筐上、晾曬在網架上,一行行一列列,在偶爾閃現的陽光下閃閃發亮。

  製作鰻鲞,天氣很重要。氣溫低、乾燥、風大、有陽光的時候,是晾曬鰻魚的最佳天氣。遇上這個機會,三四天即可收穫鰻鲞。若是天公不作美,天氣一直潮濕,加工戶們便會把海貨曬至半幹後收入冷庫,待到合適時機再“返工晾曬”。

  九疊河鰻鲞基地成立於2018年,如今共有70多個加工戶,鰻魚的清洗、剖解、曬制以及儲存都在基地周邊進行。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這裡曬制的鰻鲞早已得到市場認可,銷售渠道也比較穩定,2023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平陽、龍港、瑞安,甚至溫州的菜市場裏,都有鰲江鰻鲞的身影。”章途總説,現在物流運輸方便了,年輕加工戶們新開闢了線上銷售渠道,鰻鲞不再是本地特供,越來越多的在外溫州人也能品嘗到家鄉的年味。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共用聯盟·溫州中心 金瑞雅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