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特約 | 王仙桃雜文:看海的哲思
發佈時間 | 2024-01-05 14:05:33    

   在我有限的旅行中,看海,一直是最神往、最奢侈,也是最激動、最愜意的時光和經歷。看過了太多的海,多多少少也就有了一些體會和感想。

1.jpg

圖源網路

  首先,是看什麼海。

  地球上的海,星羅棋佈。但遍佈于我國內陸地區那些所謂的海,如雲南的洱海、新疆的福海,以及稻城亞丁的五色海、牛奶海等等,其實不叫海,而是內陸湖,甚至可以説是大小不一的水泡子。

  除了我國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我還有幸看過地中海、波羅的海、加勒比海等異國的海。

  對於這些異國他鄉的海,我純粹就是一個走馬觀花的看客,因為沒有歸屬感,也就無法生發出過多的代入感,更談不上産生情不自禁的親近感。匆匆一瞥,看過算數,僅此而已。

  而看我國的四大海,就如同走向自家門前的池塘一樣,尚未靠近,胸中便自然而然地涌現出喜不自禁的衝動感和親近感。甚至有點像“保釣”人士登上釣魚島或普京登上“北方四島”似的,內心迸發出宣示主權意味的自豪感。

  這是一種根植于內心深處,甚至滲透在血脈之中的民族情感和家國情懷!

  或許我國的海域沒有異國的海那樣水藍、沙凈,風情萬種,但畢竟是自己祖國的海,就像打小就在自家門前的池塘中捉魚摸蝦,嬉戲玩耍慣了似的,因而有著天然的割捨不斷、揮之不去的一往情深。

  其次,是跟誰看海。

  如同我信奉“喝什麼酒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誰喝酒”一樣,其實看什麼海還不是主要因素,關鍵是跟誰一起去看海。

  有幾次,公務之餘跟同事一起去看海。這樣的活動索然無味,毫無興致和情趣可言,甚至可以説是對看海這一雅趣的褻瀆,完完全全就是人生三重境界中的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隨大流而去,悻悻而歸,平淡無奇,波瀾不驚,草草了事。

  看海,天選之人是密友。有幾次,我就是在密友的陪同下去看海的,那簡直是興致盎然,心花怒放,浪漫無比,甜蜜無限。

  跟密友去看海,無論是旭日初升的壯麗景象,還是夕陽余暉灑滿的溫馨海面,都是一種美不勝收,妙不可言的意境。

  尤其是夜色闌珊之時,在銀色的月光下,吹著溫柔的海風,聽著浩蕩濤聲和椰林婆娑呻吟的合奏,看著海岸邊的漁火點點,攬著密友曼妙的腰肢,徜徉在柔軟沙灘上,當秀髮拂過臉頰,陣陣香波沁人心脾,波濤洶湧的大海與漣漪盪漾的內心此起彼伏,競相呼應,和諧共鳴。海的深邃,心的曠遠,天地海與人融為一體。

  此情此景,如同德國作家歌德的小説《少年維特之煩惱》中所描寫的,維特躺在星光下的草叢上,掙脫了世俗的陳規陋習羈絆,心靈的自由和對性解放的強烈渴望油然而生,正應驗了那句經典名言“哪個少年不多情,哪個少女不懷春”!

  再次,是怎麼看海。

  也許有人會説,看海看海,不就是用眼睛去觀察大海嘛。此話雖然沒錯,但怎麼看海,其中大有講究。

  如果看海悟出了門道,那就相當於進入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就是説一個人開始思考大自然表像背後的內在含義。並繼而返璞歸真,進入人生的第三重境界: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即人生終於在接受了大自然的熏陶後,得以醍醐灌頂,大徹大悟,然後明白山水自然的可貴與美好。

  看海,看潮起潮落,浪奔浪涌,如同人生曲折,峰迴路轉。我所喜愛的作家麥家創作的長篇小説《人生海海》即是這樣的深刻寓意。人生各個不同的階段,有驚濤拍岸,浪花翻捲,也有風平浪靜,死水一潭。惟有泰然處之,勇敢面對,才是智者的抉擇和強者的風範。

  看海,看海不揚波,靜謐安詳,仿佛體制內大多數人平庸乏味的工作和平淡無奇的生活狀態,或者甘於平凡,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早已習慣並默認了精神上的頹廢和茍且,以至於對社會、對家庭以及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渾渾噩噩虛度年華。

  看海,看怒海潛沙,千帆競發,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老人與海》故事中,那個令人敬佩的主人公聖地亞哥老漁夫,儘管已是風燭殘年,但依然不懼命運的捉弄和摧殘,與大海進行著持續而頑強的抗爭,從而激發起拼搏的激情和使命的意識,自覺扛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旗,即使逆流而行,也能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看海,看海枯石爛,地老天荒,會引發有情人海誓山盟,戮力同心,以海一般的寬廣胸懷,相互包容,相濡以沫;以海一樣的不竭深情,相互滋潤,相互慰籍;以浪一樣飛濺出的潔白花朵,爭相綻放,慷慨點綴。最終,使神聖的愛情源遠流長,並孕育出蓬勃生機;使生命之舟劈波斬浪,披荊斬棘,共渡彼岸。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但即使是樂水的智者,看海也是見仁見智,就看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從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境界不同,格局迥異,得出的感悟也千差萬別。

  ——2023年1月3日

來源:中國網    | 撰稿:王仙桃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