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浙江怎麼打好“組合拳”?
發佈時間 | 2023-12-21 07:32:42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12月20日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接踵而來。這一年,浙江經濟運作穩進向好,創新改革開放勢頭強勁,共同富裕蹄疾步穩。

  同時,今年以來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浙江經濟機遇與挑戰並存。當前,浙江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有哪些?下一步如何打好“組合拳”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涌金君專訪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杜旭亮。

  涌金君:當下,經濟發展除了要直面外部的不穩定不確定性之外,自身發展也面臨一些困難挑戰。浙江情況如何?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什麼?

  杜旭亮:2023年浙江成功舉辦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圓滿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預計全年GDP將突破8萬億元大關、增長6%以上,高於全國、領跑東部。

  同時,“浙”一年不容易。我們清醒看到,制約浙江發展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從長期看存在資源要素缺乏、發展動能減弱、發展空間受限、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

  從當前看,則主要表現為四方面挑戰:外貿出口增長承壓。當前國際市場需求持續減弱,11月全球製造業PMI指數為48%,已連續14個月處於收縮區間,全球投資和貿易放緩。浙江是外貿大省,經濟對外依存度高,更容易受到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出口持續穩定增長面臨較大壓力。

  消費持續回升承壓。受居民收入增長有所放緩、居民消費意願不足和消費習慣改變等影響,汽車等大宗消費增長乏力,消費持續回升存在壓力。

  部分行業産能過剩。部分行業和中小微企業生産經營困難,企業信心還不夠足,民間投資增長緩慢。

  房地産市場承壓。當前房地産市場正處於全面變革整合階段,總體處於低位運作、重新盤整的狀態。

  綜合看,浙江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仍然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浙江也完全有能力、有條件繼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以浙江的“穩”“進”“立”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涌金君:對此浙江出臺了哪些政策?採取了哪些有效的應對措施?

  杜旭亮:為應對複雜外部環境,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打出了系列政策組合拳、工作組合拳、改革組合拳,為推動經濟穩進向好發揮了重要作用。

  重點有七個方面:大力實施三個“一號工程”和“十項重大工程”,全面構建以三個“一號工程”為總牽引,“十項重大工程”為具體抓手的一體推進格局,不斷厚植高品質發展根基。

  制定實施“8+4”經濟政策體系,用好中央穩經濟所有政策和接續措施,結合浙江實際,整合形成擴大有效投資、科技創新等“8大政策包”和財政金融、自然資源、能源、人才等“4張要素清單”。

  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全面落實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31條政策,第一時間制定我省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32條政策和145條具體舉措,全力推進“3個70%”、“3張項目清單”、“七個不準”以及政府無拖欠款、浙江無欠薪等重點舉措,並形成長效機制,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突出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今年共安排重大項目1244個、年度投資10007億元,截至11月底投資完成率121.4%,新建項目全部開工。

  推動工業穩健運作、結構優化,啟動實施“415X”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工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工業經濟穩步回升。

  全力以赴穩外貿穩外資擴消費,開展“千團萬企”拓市場增訂單行動,以超常規力度招引重大外資項目,用好亞運契機,推動消費復蘇回暖、擴容提質。

  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統籌做好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和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穩妥有序化解存量隱性債務,依法有序處置企業債務風險,以高水準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

  涌金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擴大有效投資,發揮重大項目‘壓艙石’作用”。擴大有效投資,浙江有哪些實招?

  杜旭亮:眾所週知,投資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我們經常用“壓艙石”來形容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越是經濟運作面臨下行壓力、各方面不確定性比較強的時候,抓投資、抓項目的重要性就越凸顯。

  特別是今年以來,浙江投資持續發力,增長速度既快於同期全國投資增速,也快於同期全省經濟增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0%。我們把浙江抓投資行之有效的辦法總結為“擴大有效投資組合拳”。

  抓政策引領。年初印發2023年浙江省擴大有效投資政策,從穩住投資基本盤、加強土地要素保障等24個方面推出所有政策措施,既有“幹貨”,同時也向全社會傳遞抓項目、擴投資的鮮明信號。制定出臺《浙江省重大建設項目管理辦法》,對省重大建設項目管理將更加科學、更加規範。

  抓項目推進。從2023年起,浙江省啟動實施擴大有效投資“千項萬億”工程,作為今後五年全省抓投資的主要載體。納入“千項萬億”的項目,都是體量比較大、帶動性比較強、效益比較好的大項目、好項目,抓住了這些項目,也就抓住了投資的“牛鼻子”。

  截至11月30日,全省1244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2152億元,投資完成率和新建項目開工率都實現100%。

  抓要素保障。抓項目、擴投資,資金、土地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十分重要。浙江是一個資源小省,但對重大項目的要素保障卻比較“給力”。

  比如説,我們建立省重大産業項目用地保障機制,每年精准保障省重大産業項目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1.5萬畝。

  再比如,我們緊密銜接增發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渠道,爭取更多的項目納入國家政策的“籠子”、規劃的“盤子”、資金的“袋子”。

  抓爭先創優。地方政府是抓投資、抓項目的主體,為了充分調動各地的積極性,浙江每季度開展投資“賽馬”激勵評價,對投資增長快、結構優、推進實的地方給予“真金白銀”獎勵,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大抓項目、抓好項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涌金君: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信心和底氣尤為重要。在堅定民營企業家發展信心方面,浙江有哪些探索?成效如何?

  杜旭亮: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最大資源和最大優勢,是浙江高品質發展的“金名片”。“信心比黃金更珍貴”,對於浙江民營經濟來説,尤為如此。

  今年以來,浙江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工作,聚焦民營企業最急、最盼、最憂的問題,謀劃實施了“1+N”政策體系,用“真金白銀”為企業增添信心,用真心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

  先説“1”。“1”就是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浙江省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從提信心增預期、降門檻擴領域、真公平破隱性、拓市場促升級、優氛圍增服務等五方面提出32條措施,對症下藥、精準施策,為民營企業送上“定心丸”。

  再説“N”。“N”就是落實32條措施的細化配套措施,各省級部門提出145條細化措施,動態更新、定期調度,確保條條有著落、月月有進展。

  最後説一説成效。政策效果好不好,企業是最有發言權的。近期,我們委託第三方機構對民營經濟政策實施效果進行了評估,對7857家民營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77.3%的企業在民營經濟政策出臺後信心有所提升。

  當然,政策效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信心的恢復還只是第一步。“一有陽光就燦爛,一有雨露就發芽”,有效市場、有為政府雙向發力,我們相信浙江民營經濟會再創新的輝煌。

來源:潮新聞    | 撰稿: 夏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