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積石山6.2級地震關注點掃描
發佈時間 | 2023-12-20 08:47:30    

   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發生6.2級地震,截至19日16時50分,已造成127人遇難(甘肅113人,青海14人),震中及周邊民房和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損壞。

  地震發生後,甘肅、青海兩地緊急開展救援,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應急管理部、國家衛健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等分別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

  災區最新情況如何?救援進展怎樣?物資保障是否充足?“新華視點”記者兵分多路迅速抵達震區,圍繞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採訪。

  關注點一:此次地震為何傷亡嚴重?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研究分析顯示,此次地震震中距離最近的斷層拉脊山北緣斷裂約3公里,初步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此次地震為逆衝型破裂,這類地震往往伴隨著地表的顯著變形,易導致嚴重的地質災害。

  據了解,此次地震震中距積石山縣城約8公里,地震烈度大,震中烈度達到了8度,震中及附近人口相對較多,居住密度大,建築抗震強度較弱,且地震發生在半夜,大家正在睡覺。

  “地震震級為6.2級,可以算是強震。震源深度10公里,比較淺,震源淺的地震容易造成地面相當大的破壞。”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高級工程師韓顏顏説。

  甘肅省地震局副局長高曉明介紹,根據本次地震區域構造、歷史地震活動、地震序列類型等特徵,綜合分析認為,震區近幾日仍存在發生5級強余震的可能性,將密切追蹤余震情況,及時發佈預警資訊。

  關注點二:現場情況如何?

  ——甘肅

  19日3時許,記者到達受災最為嚴重的積石山縣大河家鎮,整個小鎮漆黑一片,村民被疏散到相對開闊的地方。

  這是12月19日淩晨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拍攝的一處倒塌的房屋。新華社記者 馬希平 攝

  地震發生時,大河家鎮陳家村村民蒲熱米一家正在熟睡,一陣劇烈的搖晃把他震醒,他第一時間搖醒身邊的妻子、孩子往外跑,過程中頭部被砸傷。“人都是暈的,很恐懼,我也沒多想就拉著家人往外跑。”蒲熱米説。

  在大河家鎮大河村,記者看到,強震過後的小村一片狼藉,村道上散落著磚瓦土塊,村內的土坯房屋幾乎全部坍塌。未被震倒的房屋佈滿裂縫,最寬可達20釐米以上。

  一夜余震不斷,醫療、消防、電力、通信等救援車輛相繼趕至現場。震後,大河家鎮受災群眾被疏散到周圍廣場等地,積石山縣大河家中學將學生疏散至操場,寄宿學生已由家長接回。

  19日17時許,記者看到,大河家鎮大河村廣場已搭建起百餘頂安置帳篷,不少帳篷裏安裝了取暖爐子並生起了火,救援人員正在搶修電力為帳篷供電,不斷有滿載救援物資的貨車駛入。從各方運來的泡麵、礦泉水、棉褥等物資正在有序發放。多數群眾外穿厚實大衣,緊張情緒得到緩解。

  12月19日,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安置點,受災群眾排隊取餐。新華社記者 張文靜 攝

  據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介紹,地震已造成甘肅113人遇難,536人受傷,155393間房屋受損。

  據了解,此次受損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傷亡也多為村民。在大河家鎮大河村,部分磚塊壘砌的院墻被震倒在地或大幅度傾斜,有的房屋外部出現裂縫,屋內地上散落著土塊、墻皮和瓷磚。

  大河家鎮陳家村村支書陳文介紹,目前全村80%以上的房屋已損毀不能入住。

  ——青海

  地震造成青海省部分縣區受災嚴重。截至19日16時50分,地震造成海東市14人死亡,198人受傷,民和、循化、化隆等縣區有部分房屋倒塌。

  19日4時許,記者看到,距離海東市民和縣中川鄉草灘村4公里左右的一處臨時安置點正在加緊搭建,救援人員從車輛上卸下藍色帳篷。

  在中川鄉金田村和草灘村,記者看到,村內主要道路幾乎全被泥土阻塞,地震導致部分民房被掩埋,沒有倒塌的房子也遭到破壞,處於危險狀態。

  在現場焦急等待的金田村村民楊忠孝説,堂弟家的房子被泥沙掩埋,土層比較厚,也找不到準確位置。“目測被掩埋的地方應該還有3戶人家。”

  關注點三:救援進展如何?

  地震發生後,各方救援力量緊急馳援。財政部、應急管理部緊急向甘肅、青海兩省預撥中央自然災害救災資金2億元,其中,甘肅1.5億元、青海0.5億元,保障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和影響。

  目前,甘肅、青海災區現場消防救援力量對7個鎮、30個村、53個社區、2723戶進行全面排查搜索,營救被困人員74人,疏散4298人。

  12月19日,救援人員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進行救援。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

  ——甘肅

  截至19日16時,650頂帳篷、4080床棉被褥、1604套折疊床、3120件棉大衣、5000雙棉鞋、300套火爐等中央和省級應急救災物資已運至積石山縣。甘肅省消防救援總隊出動10多支地震救援專業隊和1支戰勤保障力量、2200名消防人員開展救援。

  當地在鄉鎮衛生院設立救治點,在州級和各縣醫院設立綠色通道,及時分類處置傷員,輕傷人員就地就近治療,重傷人員立即轉移到州縣醫院救治。積石山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董文彬介紹,截至19日12時30分,積石山縣共收治405名傷員,其中危重症2人、重症22人、輕症310人、轉院65人。

  地震造成部分鄉村道路塌方受阻、部分區域停電、部分村電話線路故障,經相關部門連夜搶修,目前道路、電力、通信等救援生命通道已基本修復,積石山縣災區已全部恢復供電,全縣電力供應平穩。

  ——青海

  地震發生後,國家電網青海電力公司累計派出搶修人員412人、搶修車輛119輛、應急發電車18台,強化重點用戶電力供應,確保醫院、受災群眾安置點、政府指揮部等重要單位用電可靠,加快受損設備排查、線路搶修。目前青海震區全部用戶已恢復供電。

  12月19日,救援人員在青海省民和縣中川鄉美一村進行救援。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

  在民和縣中川鄉金田村、草灘村,救援人員正在緊張進行人工清除泥土、木梁等工作,另有挖掘機在週邊清淤。

  關注點四:當前救援有何困難?

  震中所在地積石山縣位於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地形複雜,海拔在1735米至4309米,近期恰逢寒潮過境,震區最低氣溫降至零下15攝氏度左右。記者在現場看到,山頂、山間、溝谷地帶還有不少積雪。寒潮疊加高海拔,讓低溫成為此次地震救援的最大難點。

  “地震發生在夜間淩晨,正是氣溫低值,黃金救援時間或因低溫大幅縮短。”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氣象部門預報,未來10天,震區最低氣溫維持在零下10度左右;同時,19日積石山震區及周邊交通沿線陣風風速較大,對物資運輸有一定影響。

  19日上午,甘肅藍天救援隊一排查小組共計排查168戶。甘肅藍天救援隊救援中心副主任顏偉説,不少房屋已有裂縫,甚至有倒塌危險。“有的群眾還在搶救物資,但房屋損毀情況嚴重,再滯留會有人身危險。我們儘快疏散,將所有還滯留屋內的群眾動員出門,避免對人員造成二次傷害。”

  記者了解到,積石山縣劉集鄉等受災地區部分群眾因離集中安置點較遠,選擇留在損毀的房屋附近。夜間氣溫下降,大家尤為擔憂取暖問題,當地正在想方設法解決。

  此外,在青海進行救援的消防人員表示,目前搜救仍然比較困難。“村裏主要幹道被泥土覆蓋,堵塞較為嚴重,搜救工作進展較為緩慢。”

來源:新華視點    | 撰稿:宋佳、王銘禹、張文靜、胡偉傑、陳傑、周盛盛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