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全省域推進!這件事浙江明年要大幹
發佈時間 | 2023-12-13 09:09:56    

   浙江省政府12月11日在台州開了個會,部署了一項明年的重點工作。這會全稱叫做“浙江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現場推進會”。

  看著有點複雜,提煉一下關鍵詞,主要有兩個:“省域”和“技能型社會”

  “省域”很好理解,就是要全省廣泛推開,各地各相關部門都要參與進來。從這次參會名單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參會的既有眾多省級部門,還有省屬企業,以及高職院校、技工院校等。

  重點來看“技能型社會”。“技能型社會”我們可以從幾個維度來理解: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

  其實,“技能型社會”這提法正式出現的時間並不長,不過一齣來就迅速躋身“頂流”。

  2021年7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提升全民技能、構建技能社會”。

  2021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創造性提出建設技能型社會的任務目標,明確要求2025年“全面推進”,2035年“基本建成”,為技能型社會建設明確了時間表。

  為什麼大力提倡建設技能型社會?

  眾所週知,中國是個人口大國。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約8.8億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勞動者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但還是有大量的無技術、低技術勞動者,這幾年隨著産業升級,勞動者職業能力與産業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更加凸顯。

  黨的二十大,將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納入國家戰略人才。

  建設技能型社會,對個人、對國家都是好處多多——可以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可以帶動勞動生産率提升,可以助力産業轉型升級等等。

  道理大家都懂,難在怎麼樣把這些大家都懂的道理,變成各行各業以及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其實當下,有些人還是對“技能”兩字不屑一顧,輕視技能型人才、輕視技能型工作。

  一方面是國家和企業需要,另一方面是個人和社會觀念還沒有扭轉,這就需要一些地方先行先試,來破題。

  先行先試的浙江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

  開展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是浙江立足人力資源素質整體提升,在全國先行先試的一項意義長遠的工作,對打造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和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具有重要意義。

  這方面浙江下了大力氣:去年7月,台州在全國率先開展技能型社會建設試點。

  今年4月18日,人社部與浙江省政府簽訂了部省共建省域技能型社會合作協議,加快推進技能型社會。

  台州市製造業發達、工業基礎完善、民營企業活躍,有128萬名技術工人,佔全市人口近兩成。但這裡的産業升級,同樣面臨技能人才短缺的制約。數據顯示,台州每年需要約6萬技能人才和2萬高技能人才,支撐産業技能型人才缺口約25%。

  解決“卡脖子”問題,既需要實驗室裏科技攻關的頂尖人才,更需要流水線上讓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的高技能人才。一年多來,台州將試點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堵點、難點作為突破點,出臺不少政策措施,並將相關經驗做法進行梳理,提煉為“一關鍵、三體系、十八招法”。

  這次現場推進會全面總結推廣台州市試點經驗做法。會前,與會代表還實地考察了台州市技能型社會建設試點情況,去了多家企業,去了黃岩模具技能小鎮、路橋數字商貿技能賦能中心等。

  省人力社保廳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浙江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1195萬人,佔從業人員的30.7%,其中高技能人才395.2萬人,佔技能人才的33.1%。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08所,在校生19.8萬人,每年向社會輸送畢業生3.8萬人。

  對比浙江的實際需求來説,這並不夠,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很有必要。

  會上透露這些信號

  2022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今年5月,浙江《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也相應出臺。

  實施意見提到浙江的目標是到2035年,高技能人才數量、結構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基本匹配,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800萬人以上,佔技能人才比例超過40%,基本建成社會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

  實施意見裏還明確提到,實施技能型社會建設試點行動。支援各地開展技能型社會建設試點,營造社會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良好生態。統籌資源,向技能型社會建設試點地區傾斜,全面推進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

  那麼,浙江接下來具體會怎麼做?台州的現場推進會上透露了不少信號。

  會上,省人力社保廳解讀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指導意見》。

  這份意見前段時間在網上公開徵集意見,明年1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

  要點替大家歸納了下:明確將“職工增技、企業增效、職工增收”作為技能型社會的關鍵,構建技能培育體系、技能創富體系和技能生態體系等“三大體系”。

  構建技能培育體系,高品質打造“浙派工匠”金名片。通俗説,更加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培訓,加快構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健全與産業發展相適應的技能人才全方位、全鏈條培養體系。

  構建技能創富體系,高標準建設“增技增收”先行區。主要是通過多種措施,樹立技能價值激勵導向,將“增技、增效、增收”三者緊密銜接,喚起個人和企業作為技能型社會建設主體的內驅力和持久力,讓他們的口袋更鼓、職業發展通道更暢通。

  構建技能生態體系,高水準營造“崇尚技能”新氛圍。意思是指要構建技能人才“有上升通道、有政治榮譽、有社會地位”的良好技能生態,鼓勵各地建技能型小鎮、技能型社區、技能型鄉村等等,讓大家逐步轉變就業觀念,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此外,浙江還將建立省域技能型社會建設工作協同機制,由省人力社保廳牽頭,組織、宣傳、發展改革、經信、教育、財政、金融、稅務等單位共同參與,同時強化部省市縣四級聯動,健全評價機制。

  技能人才的春天不遠了。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沈吟 陳久忍 見習記者 張熙錦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