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杭州政協:讓農業文化遺産“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
發佈時間 | 2023-12-10 18:15:55    

  我國自古就是農業大國,有近萬年的農耕史,在“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傳統勞作節奏中,留下了眾多歷史悠久、蔭庇今人的農業文化遺産。

  農業文化遺産在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和農村生態環境、復興與傳承鄉村文化、應用與推廣傳統生態農業技術、實現文化與生態價值轉換、推動多功能農業發展與産業融合、提高農民文化自覺與自信、促進鄉村振興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及農民就業增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價值。

  今年以來,杭州市政協將“加強杭州農業文化遺産發掘保護利用傳承”作為年度重點履職課題,組建課題組深入各區、縣(市),實地走訪調研相關遺産資源項目,多層次召開基層幹部群眾、農業經營主體、對口部門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座談會,梳理情況、分析問題,聽取意見建議,最終形成11份調研報告。

  調研成果怎麼樣?如何讓農業文化遺産“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委員們有哪些金點子?日前,杭州市政協召開月度協商會議,11位委員、專家聚焦“加強杭州農業文化遺産發掘保護利用傳承”主題,深入開展專題協商。

1.png

圖:會議現場

  讓鄉村振興底色更鮮明

  世界農遺看中國,中國農遺看浙江。

  “魚米之鄉”杭州,農業文化遺産資源富集。西湖龍井茶文化系統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並擁有浙江臨平塘棲枇杷種植系統、浙江桐廬古澳系統等4項省級重要杭州農業文化遺産。

  對照杭州本身的資源潛質和發展需求,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主任吳持瑛表示,農業文化遺産工作應被視為發展綠色經濟的重要抓手、推進高效農業的重要支撐以及促進城市國際化的重要途徑。要積極探索農業文化遺産工作的有效路徑,創新推動農業文化遺産資源與現代農業産業、鄉村旅遊業的融合發展。同時,著力提升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申報、認定和管理等工作水準,建立農業文化遺産工作的長效機制。

  在農業農村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專家委員會委員方橋坤看來,講好農耕故事,保護利用農業文化遺産將有助於實現鄉村文化振興。他建言編制全市農業文化遺産保護與發展規劃,推進各級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申報與宣傳,以助力杭州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創新性發展。

  調研過程中,民進杭州市委會代表、市政協委員、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楊敏觀察到許多老村老街的本地居民逐漸減少,大量的民歌、民俗、俚語與故事雖然存在,令人遺憾的是,它們目前僅局限于在博物館和村史館中進行展示。她提出要深挖農業文化遺産內涵,使其成為鄉村旅遊的“金字招牌”,為鄉旅增添獨特的“杭州味道”。

  鄉村振興大背景下,農業文化遺産具有文化本色、生態底色與農業特色。市政協委員、杭州同文國學書院院長樓紀洋建言,希望通過發揮農遺的經濟、生態、文化與社會等價值,助力鄉村共興、共美、共育、共治與共富。

  讓農遺瑰寶“活”起來

  前不久落幕的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上,余杭百丈的“亞運加油鴨”成了備受關注的網紅。很少有人猜到,這些鴨子是當地村民以廢棄竹筍殼為材料手工製作而成。“加油鴨”的走紅讓市政協委員、傳梭博物館館長鄭芬蘭意識到“傳統技能也是一種稀缺資源”。作為深耕土布紡織技藝20年的非遺傳承人,她認為要做足“活”的文章,讓産業、農民與文化“活”起來,為農業文化遺産注入更多生機與活力。

  農業文化遺産,如建德的裏葉白蓮、臨平的塘棲枇杷與淳安的淳六味道地藥材歷史悠久、品質卓越,是一種珍貴的“活”寶藏。“活魚還要水中看”,為更好釋放農遺“活性”,市政協委員、杭州博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敏認為,可以優先發掘“特産型”項目,著力發展“鏈條型”産業,通過塑造品牌恢復“共生型”關係。

  2023 年 4 月,中共杭州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建設高水準“非遺強市”打造新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城市範例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提出“啟動西湖龍井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工作”。為實現杭州在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領域的“零突破”,農林界別組代表、西湖風景名勝區市場監管分局局長應玉萍認為應建立高位推動的組織保障機制,構建系統保護的新型工作體系。

  為激活農業文化遺産的內在生命力,委員紛紛提出真知灼見。如民建市委會代表、市政協委員、杭州師範大學文化創意與傳媒學院副院長袁瑾認為要提高傳承人的創新轉化力與發展力;科學技術協會、環境資源界別組代表、市政協委員、杭州市生態文化協會常務副會長、杭州市鄉村振興協會聯合會秘書長忻皓建議引入生態博物館建設理念來提升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水準;民革市委會代表、市政協委員、中國美院風景園林設計總院主任設計師鄭建南以桐廬古澳系統為例,詳細剖析了杭州申報重要農業文化遺産的短板,並給予建議;市政協委員、杭州臨平國順家庭農場負責人張國順表示要抓緊謀劃實施一批保護項目,切實通過農業文化遺産工作促進塘棲枇杷産業的轉型升級。

  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廣旅遊局、市園文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梳理委員建議,結合市政協的調研意見,深化細化市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作。

  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王仁對課題組的調研成果和委員、專家的意見建議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市政府和相關各個部門應戮力同心,將做好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作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的實際行動,為全省、全國乃至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杭州實踐。他強調,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是建設鄉村現代文明的重要舉措,是加快建設高效生態農業強市的必然要求,是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撐。在進一步重視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作的同時,應注重發掘、傳承利用、賡續發揚農業文化遺産。要持續推進杭州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工作,正確把握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四對關係,加強頂層設計和政策引導,建立分區分類分級保護規劃機制。同時,要加大工作力度和實施舉措,發揮農業資源優勢,樹立綠色生態理念,弘揚農耕文化。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吳慧中/文 朱旭潔/攝     | 責編:徐敏娜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