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歷史性的”!全球首個人工智慧監管協議談了什麼?
發佈時間 | 2023-12-10 15:27:16    

  據新華社消息,在歷經馬拉松式談判後,歐洲議會、歐盟成員國和歐盟委員會三方8日晚就《人工智慧法案》達成協定,該法案將成為全球首部人工智慧領域的全面監管法規。

  歐盟內部市場委員蒂埃裏·佈雷東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歐盟成為第一個為人工智慧使用設立明確規則的地區。《人工智慧法案》不僅是一本規則手冊,也將成為歐盟初創企業和研究人員引領全球人工智慧競賽的助推器。”

  歐盟委員會于2021年4月提出《人工智慧法案》提案的談判授權草案,將嚴格禁止“對人類安全造成不可接受風險的人工智慧系統”,包括有目的地操縱技術、利用人性弱點或根據行為、社會地位和個人特徵等進行評價的系統等。

  該草案還要求人工智慧公司對其演算法保持人為控制,提供技術文件,併為 “高風險”應用建立風險管理系統。每個歐盟成員國都將設立一個監督機構,確保這些規則得到遵守。

  據法新社最新消息,經過36個小時談判,歐盟成員國及歐洲議會議員當地時間8日就全球首個監管包括ChatGPT在內的人工智慧的全面法規達成初步協議。歐洲新聞臺形容説,談判過程非常激烈,這是世界上首次嘗試以全面的、基於倫理的方式監管這項快速發展的技術。

  “歷史性的!隨著今天圍繞《人工智慧法案》的政治協議達成,歐盟成為第一個為使用人工智慧制定明確規則的大陸,”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專員蒂埃裏·佈雷頓表示。

  報道稱,未來幾天有關方面將討論細節,這可能會改變最終立法的形式與內容。

  歐洲新聞臺提到,早些時候週四(7日)的談判是就控制像美國人工智慧公司OpenAI的大語言模型ChatGPT這樣聊天機器人的基礎模型達成初步妥協,8日的談判則重點關注在公共場所使用包括面部識別在內的實時生物識別技術。

  彭博社報道稱,該協議標誌著歐盟在人工智慧監管方面邁出關鍵一步。在美國沒有採取任何行動的情況下,這一法案或將為發達國家對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的監管定下基調。但有人警告説,即使達成了協議,也可能需要舉行更多的會議來敲定法規的技術細節,該法案最早也要到2026年才能生效。

  歐盟委員會于2021年提出《人工智慧法案》提案的談判授權草案,將嚴格禁止“對人類安全造成不可接受風險的人工智慧系統”,包括有目的地操縱技術、利用人性弱點或根據行為、社會地位和個人特徵等進行評價的系統等。

  該草案還要求人工智慧公司對其演算法保持人為控制,提供技術文件,併為“高風險”應用建立風險管理系統。每個歐盟成員國都將設立一個監督機構,確保這些規則得到遵守。

來源:上觀新聞    | 撰稿: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