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一邊豐收一邊虧錢,南方菜農傷不起
發佈時間 | 2023-12-09 09:26:06    

  最近,浙江本地應季蔬菜全面上市了。

  作為杭城最大的“菜籃子”之一,杭州良渚麟海蔬果專業合作社今年的供應量預計增長近30%,但整體效益卻下降20%以上。看著蔬菜長勢喜人,負責人何麟海很是發愁。

  種植大戶增産豐收,本應是利農又利民。大戶發愁,哪出現了問題?

  一邊豐收一邊虧錢

  何麟海告訴記者,就拿杭州人最愛的小白菜來説,近三年來同期菜價在1.3-1.5元/斤。今年合作社每畝增産近1000斤,批發供給到農貿市場或超市,均價只有0.8-1.2元,下降約45%。

  不止小白菜,包心功能表價也下降近半,往年為0.8-1元,今年只有0.5-0.6元;西葫蘆則從1.7-1.8元下降至1.2-1.3元。與此同時,增産帶來用工量的增長,抬高近25%的人工成本,“增産抵不上成本和降價。”

  據浙江省蔬菜瓜果産業協會數據,11月下旬,浙江在田蔬菜面積241.2萬畝,同比減少0.4%;同時,浙江省蔬菜産量53.5萬噸,同比增長0.5%,可以看出畝均産量的顯著增長。

  何麟海的苦惱,很大一部分其實來自“好天氣”。

  今年秋季,氣溫幾乎都處於15-32℃之間,沒有碰上“秋老虎”和颱風等災害;11月以來,冬季姍姍來遲,霜降期推遲近半月。“原本需要65天生長期的小白菜,今年只需要50天就能收割,相同的播種面積下産量也更高。”何麟海説。

  這樣的“好天氣”卻是異常天氣。根據國家氣候中心,2023年秋季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暖秋季。9月和10月,浙江省平均氣溫分別比常年同期偏高2.1℃和0.8℃。11月初,浙江白天最高氣溫除沿海地區外大部地區升至30℃至32℃,打破常年11月最暖紀錄,歷史罕見。

  浙江並非個例,當時的東北有不少地方還未入冬,甚至比杭州還熱,而河南、山東的氣溫居然比海南還高。到了12月,氣溫雖有起伏,但浙江大部地區依然遲遲入不了冬。

  “全國大範圍的偏高氣溫,導致蔬菜生長速度加快、週期縮短,上市期提前。”浙江省農技推廣中心蔬菜科科長胡美華説,南北方蔬菜扎堆上市導致季節性供大於求,大部分蔬菜的地頭批發價格同比、環比都有明顯下降。

  11月,收購端的價格持續跌落。根據浙江省蔬菜瓜果産業協會對省內20種主要蔬菜地頭批發價監測數據顯示,11月地頭批發均價為3.1元/公斤,環比下降21.3%。隨著蔬菜大量上市,價格回落是常規的季節性變化,但無疑增添了農戶心頭的涼意。

  跌跌漲漲的常態

  11月以來,浙江人買菜確實比去年同期便宜了。

  根據浙江省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數據,11月,浙江省蔬菜批發價格同比下降5.8%,其中30個小品類6漲24降。比如菜花價格跌至3.9元/公斤,同比下降達38.9%,芹菜價格同比下降32.3%,萵筍下降36.2%、大蔥下降36%。

  此外,大白菜、圓白菜、白蘿蔔、大蔥等8類蔬菜價格降幅在20%-30%,油菜、生菜、胡蘿蔔等6小類蔬菜價格降幅在10%-20%之間。

  零售渠道的情況也相似,浙江省蔬菜均價同比下降6.5%,其中30個小品類5漲25降,降幅超20%的有萵筍、番茄、辣椒、青椒和大蔥,降幅在10%-20%之間的有大白菜、圓白菜、白蘿蔔等9小類蔬菜。

  不過,有些消費者還是感到,11月底以來買菜比前段時間貴了。其實,一波冷空氣就可以影響消費端的菜價。

  “從國慶節開始,浙江省蔬菜批發和零售價格一路下降。一直到11月下旬的第46周,受天氣轉冷影響,價格開始上升。”浙江省商務研究院商務研究促進中心主任沈肖敏説。

  到上周(第48周),浙江省蔬菜批發均價5.40元/公斤,環比上漲1.3%,瓜菜類、豆類、甘藍類、茄果類和葉菜類價格均小幅上漲。比如韭菜、生菜的批發價格環比上升3.2%,油菜上升3.1%。

  “後期一旦受寒潮、雨雪天氣影響,以及年末‘雙節’的到來,蔬菜消費需求上升,預計消費端價格會回升。”沈肖敏説。

  胡美華也認為,隨著整體氣溫持續下降,北方雨雪、冰凍天氣增多,蔬菜生長速度減緩,疊加前期因溫度高、部分蔬菜提前上市等原因,預計12月總體菜價將止跌反彈,趨向常年平均水準。

  應對氣候“攪局”

  菜價便宜了,但折射的問題應引起關注。

  前期氣溫過高,引發不耐熱蔬菜生長異常。胡美華介紹:“今年早熟松花菜品種出現小球、毛花,西蘭花長出過多側枝,甘藍型包心菜出現較大比例的幹燒心和推遲包球。”

  此外,萵筍有抽薹現象,青梗菜也有高腳苗、葉色發黃、病害增多等情況。松花菜等品種出現減産,也是部分蔬菜價格上漲的原因。

  暖熱秋季還會引發物候“生態失衡”,延緩作物進入休眠期的節點。

  浙江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表示,暖和氣候使得農作物生長過旺,持續生長消耗了體內的養分,可能導致它在不適宜的時間開花結果,影響來年的産出。同時,溫度過高也增加了病蟲害越冬繁殖的機會,不利於後續耕種。

  針對眼前難題,胡美華建議廣大農戶,受氣溫偏高導致生育期提前、已無商品性的在田蔬菜應及時清理,重新改種其他適合當季生産的蔬菜品種,當季損失下季補。

  “冬季冷空氣頻繁,前期溫度偏高導致蔬菜植株抗性下降,要特別注意加強管理、防寒保暖,減少因災損失。”他説。

  近年來,異常氣候越來越頻繁,如何最大程度減少農業損失?這就需要管理部門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強生産技術指導和産銷資訊對接。

  比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摸清在田蔬菜面積産量,引導規模主體合理安排蔬菜生産、調整茬口,通過冷庫保鮮、調整采收時間等方式錯峰上市;為大型蔬菜生産基地與主要農批市場牽線,對接企業基地直採、團體直送,拓展銷路……

  長遠來看,技術和機制保障不可或缺。

  智慧大棚可以抵禦天氣變化,加大對設施蔬菜基地建設的支援力度,可大幅提高穩産保供、抗災能力;增建産地批發市場和冷庫,可通過貯藏保鮮,實現錯峰上市;

  科技支撐可以提高農産品品質,要推廣優良品種和標準化輕簡化生産技術;提高蔬菜價格指數等政策性保險普及度,也能保障農民利益。

  氣候“攪局”,為這一口“清甜”,我們還有很多要做。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胡靜漪 張源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