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新質生産力、雙向奔赴……2023年“十大流行語”發佈
發佈時間 | 2023-12-04 15:44:59    

   《咬文嚼字》編輯部12月4日在滬發佈2023年十大流行語,新質生産力、雙向奔赴、人工智慧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遊等入選。

  一、新質生産力 “新質生産力”代表一種生産力的躍遷,是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産力,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品質發展要求的生産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産力。“新質生産力”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生産力理論的內涵,為新時代全面推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高品質發展,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二、雙向奔赴 本指相關方朝著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多用於人與人之間,表達了人們相互愛慕、相互親近的美好願望。“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匯流,讓寬廣太平洋不再是天塹;正是人民的雙向奔赴,讓中美關係一次次從低谷重回正道。”從用於個人到用於國家,“雙向奔赴”的使用範圍得到了延伸擴展,價值內涵得到了豐富昇華。

  三、人工智慧大模型 在人工智慧領域,大模型是指擁有超大規模參數(通常在10億個以上)、超強計算資源的機器學習模型,能夠處理海量數據,完成各種複雜任務,如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電腦硬體性能不斷提升,深度學習演算法快速優化,大模型的發展日新月異。一系列基於大模型的人工智慧應用相繼問世,其中ChatGPT、“文心一言”等已經在社會生産、生活方面産生了廣泛影響。大模型的普遍應用,也對隱私保護、資訊安全等帶來巨大挑戰,迫切需要相關法律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應對。

  四、村超 2023年5月13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所舉辦的“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開賽。“村超”由“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縮略而成。權威媒體統計,自開賽以來,“村超”單場最高上座人數超6萬,全網瀏覽超480億次,各項數據創下歷史紀錄。“村超”大放異彩,“村BA”(鄉村籃球比賽)、“村排”(鄉村排球比賽)等,也以驚人的能量和獨特的魅力快速“出圈”。“村”字頭的農村體育賽事躥紅,對推進全民健身、實現全面小康、振興鄉村經濟,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五、特種兵式旅遊 文化和旅遊消費持續復蘇回暖,“特種兵式旅遊”火遍全網。這種新型旅遊方式,核心要義是用盡可能少的成本享受盡可能多的旅遊資源。遊客用最少的時間,花最少的費用,遊覽最多的景點,在旅遊目的地了解最多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像在執行特殊任務。“特種兵”經過特殊訓練,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是執行某種特殊任務的技術兵種的統稱,也指這一兵種的士兵。用“特種兵式”來修飾“旅遊”,是用“特種兵”的顯著特徵為特殊的旅遊方式賦能。“特種兵式××”還很快衍生出“特種兵式觀劇”“特種兵式開會”“特種兵式午休”等説法,顯示出了較強的能産性。

  六、顯眼包 “顯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徵引人注目的人。原本,“顯眼包”多少帶有一點“嫌棄”的意味。但如今,“顯眼包”的褒揚意味明顯,“嫌棄”的意味已經逐漸消解。稱某人為“顯眼包”,不僅在於其表面“愛出風頭”,更在於其內在的活力外溢,既可愛有趣,又能夠營造歡樂氣氛。當下的“顯眼包”因“與眾不同”而大受歡迎,這是人們對個性化、多元化表達的認同。網友常説“每個物種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顯眼包”。比如博物館裏形態生動、富有喜感的館藏文物,也被稱為“顯眼包”。

  七、搭子 就是“搭檔”,方言裏原指“一起打牌的人”,即“牌搭子”。後使用範圍擴大,一起從事某種活動的同伴皆泛稱“搭子”。如今流行的“搭子”,反映的是一種新型的社交關係模式。“搭子”之間的互動,控制在滿足特定需求的範圍內。這種精準伴陪,被視為一種無壓力社交,不需要費心思維護,有更多自主選擇和自由空間。通過社交平臺,年輕人萬事可“搭”。吃飯有“飯搭子”,旅遊有“旅遊搭子”,運動有“運動搭子”,甚至還有“遛娃搭子”“逛街搭子”“減肥搭子”等。

  八、多巴胺×× 多巴胺主要在腦細胞和腎上腺細胞中合成,可以影響人的運動、認知、情緒、睡眠等多個方面,其水準和平衡對人的健康和幸福至關重要。今年流行的“多巴胺穿搭”,一改過去精緻優雅和樸素低調的風格,用高飽和度的色彩、繽紛明亮的搭配讓人産生愉悅體驗。“多巴胺穿搭”走紅後,“多巴胺”引申出“快樂因子”的含義,從可視的色彩到不可視的抽象概念,都能用“多巴胺”,如“多巴胺景區”“多巴胺漫步”“多巴胺飲食”“多巴胺休假”等。

  九、情緒價值 本為行銷學概念,指顧客感知的情緒收益和情緒成本之間的差值。如今流行的“情緒價值”則是對人際關係的描述,指的是一個人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一個人給他人帶來舒服、愉悅和穩定的情緒越多,他的情緒價值就越高;反之,他的情緒價值則越低。“情緒價值”為正,能給人美好感受,激發正面情緒,激勵個人成長。“情緒價值”的流行,反映了現代社會人們對美好生活更高層次的心理需求。

  十、質疑××,理解××,成為×× 在十多年前的《愛情公寓》中,林宛瑜拒絕男友的求婚,決定追求職業夢想。起初觀眾不理解,紛紛指責,後來認識到愛情並非人生必需品,便理解了宛瑜,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就是宛瑜。今年年初,“質疑宛瑜,理解宛瑜,成為宛瑜”在社交平臺傳開後,“質疑××,理解××,成為××”逐漸變成一個造句格式廣泛流行。在特定的人生階段,面對特定的認知對象,“質疑、理解、成為”是客觀存在的動態心理過程,也是心智成長、成熟的必經階段,表徵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表示,今年《咬文嚼字》秉承長期以來的評選原則,堅持語言的“社會學價值”及“語言學價值”評價標準。與往年相比,2023年“十大流行語”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比較突出:

  一、年度特徵明顯,折射社會生活面貌。比如,“人工智慧大模型”,折射出以ChatGPT等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正走進一個全新時代,這將改變人類的生産、生活甚至思維方式。“村超”則是推進全民健身、振興鄉村實踐的生動詮釋。“特種兵式旅遊”凸顯出文化和旅遊消費持續復蘇回暖下人們積極的生活、精神狀態。

  二、創新特徵明顯,凸顯語言創造力。今年出現的大量流行語,都凸顯出一個“新”字,展現出人們強大的語言創新能力。比如“村超” “情緒價值”為漢語詞庫增添了新的詞形;“顯眼包”“搭子”為原詞增加了新的內涵;“多巴胺××”“特種兵式××”“質疑××,理解××,成為××”為漢語語法庫增加了新的造句格式。

  三、短視頻崛起,語用邊界尚未消除。短視頻以快速、接地氣的傳播優勢獲得平臺、粉絲的青睞,成為人們展現語言智慧、進行語言創造的又一重要平臺。然而,短視頻的主要使用人群還是以年輕人特別是九〇後、〇〇後為主,年長者人還處在逐漸了解、接受的過程中。因此,大量流行于短視頻的語言形式,被全社會接受還有一個過程。在語言運用上,短視頻與報刊等傳統媒體甚至網際網路的傳統傳播方式之間存在明顯邊界,導致“短視頻流行語”轉化成“全民流行語”還有一個過程。這也是今年流行語沒有出現“爆款”,如“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哈基米”“挖呀挖”“敵蜜”等的傳播範圍沒有得到進一步拓展、沒有進入最終榜單的原因之一。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 撰稿:曹玲娟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