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政策加力壯大民營經濟
發佈時間 | 2023-12-03 10:22:14    

   前三季度,全國新設民營企業706.5萬戶,同比增長15.3%;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6.1%,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3.1%,民間固定資産投資降幅收窄。在相關政策持續顯效下,民營經濟呈現出積極變化,總體保持恢復向好態勢。

  作為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經濟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是推動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長期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民營經濟,鼓勵、支援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持續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不少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相繼出臺,激起了民營經濟的發展熱情。隨著各項疊加政策措施落實落細,廣大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産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前三季度的民營經濟發展情況顯現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面向5.9萬戶小微企業開展的調查顯示,企業生産訂單情況、經營情況總體改善,景氣指數環比提升1.5個百分點,民營經濟發展趨勢向好。

  為推動國民經濟持續穩健發展,要繼續強化政策支援力度。應在融資、市場公平、創新生態等方面加大政策精准保障,給予民營企業更多支援,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更好發展。

  加大金融支援力度,拓展民間資本投資領域。金融是經濟的血脈,要繼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援力度。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等8部門發佈《關於強化金融支援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正是強化對民企的融資支援。要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難度。例如,有的地方跨境電商、直播帶貨、智慧製造等新興産業增長速度很快,但是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困境,這導致企業和産業遭遇發展瓶頸,於是當地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成立政府産業引導基金為突破口,幫助招商引資企業落戶發展。金融機構要發揮主動性,充分了解民營企業的稅收、社保等數據,開展“銀稅互動”等業務,對民營企業信用情況精準畫像,以更好開展融資支援服務。要建立和完善社會資本投融資合作對接機制,通過項目對接會等方式,搭建有利於民間投資項目與金融機構溝通銜接的平臺。

  繼續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進一步打破行政壟斷和市場壁壘,鼓勵民營企業參與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投資和經營,釋放民營企業創造力。加強對市場準入的監管,可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動清單之外無審批,實行“非禁即入”。緊盯招標投標、政府採購、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整治排除和限制民營企業參與競爭等不當行為,確保公平競爭和市場秩序。持續開展市場專項治理,促進要素資源暢通流動,讓民營企業平等獲取資源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更好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和創新生態,激勵企業創新。繼續破除制約民間投資發展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依法保護各類産權,打造更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生態和營商環境。切實減輕民營企業經營負擔,為民營企業聚焦優勢、做精主業增添動力。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尊重激勵企業家幹事創業。科技創新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基礎,要強化智慧財産權保護,加大對創新創業的扶持力度,營造更加良好的創新生態。強化研發投入激勵,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制定支援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系列措施,實施企業研發費用後補助政策,推動規模以上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同時,對優質科創項目和初創型科技企業擇優給予支援,可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加強對創新平臺和人才隊伍的建設,提高民營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來源:經濟日報    | 撰稿:畢宏博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