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開館一週年,三問德壽宮
發佈時間 | 2023-11-18 14:13:10    

圖片1.jpg 

  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

  2023年11月18日,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再次站上了風口。

  36米紅墻“灑”下立體卷軸,13件來自杭州文博界的鎮館之寶集結“上墻”——今晚的德壽宮,要以首場數字化文物展覽的紅墻燈光秀,為自己“慶生”。

  此刻,岱赭色宮墻不只是深秋宮苑的背景,而是探索館藏故事、解讀宋韻美學的絕佳“窗口”。

  一道紅墻,四季重華。

  一年前,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正式開館,20餘年孜孜不倦的考古發掘由此“顯山露水”,拂去歷史塵煙;

  一年後,我們重新去審視這座已成杭州文化地標的宮殿:保護工作是否到位?當初將其視為宋韻文化現實抓手的期許,有否如願?

  今天,我們用三個問題,試著叩問德壽宮一年來的風華變遷。

  露明展示一年,土遺址“健康”嗎?

  德壽宮“重見天日”後,共有4588平方米遺址進行露明展示,分別是985平方米的中區遺址和3603平方米的西區遺址。如此大面積的遺址露明展示,在全國範圍內尚屬首次,對身處南方潮濕地區的杭州來説,亦是不小挑戰。

  對於參觀者來説,露明展示的優點顯而易見——隔著玻璃圍欄,就能呼吸到來自800多年前的塵土氣息。一年來,已有超過60萬人次遊客、2000余個團隊和德壽宮遺址“親密接觸”。但同時,這也是一把“雙刃劍”,由於露明遺址的“嬌貴”,德壽宮一直限制參觀預約人數,最大可能減少對遺址的擾動。

dsg2.jpg

  德壽宮遺址

  一年前,就有部分專家表達了對於德壽宮露明展示的擔憂,“擔心這樣的展示方式,會對遺址本身産生影響”。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文物保護材料實驗室教授張秉堅參與了德壽宮從設計到建成的全過程。他説,南方潮濕地區土遺址保護一直是文物保護領域的難題,地下水、生物繁殖、風化病害等都可能對遺址産生不可逆的損壞。“像德壽宮這樣揭開面積達到4500余平方米的大規模土遺址,維保難度更是成倍上升。”

  為了跨越這幾道難關,省市文物主管部門組織了六輪以上專家學者論證。前期建設階段,德壽宮已開展了TAD止水帷幕技術,為土遺址裝上了“擋水墻”,將潮濕環境盡可能轉變為乾燥環境;在其後的保護棚建設中又採用了新穎的“黑屋”策略,斷絕了綠色生物的光能來源,有效抑制了生物生長對土遺址的破壞。

  這一年的保養維護,則更像是“望聞問切”後的“對症下藥”。廣州市白雲文物保護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黃敏被派駐在德壽宮進行遺址的日常保養和維護。他告訴記者,遺址本體監測分為20余種現場監測和定期保護,每月形成一篇監測報告。

  從遺址表面的污染物清理到地下水位和抽水量監測,黃敏所在的“醫生團隊”,一年以來對遺址可謂“無微不至”。

  比如德壽宮遺址中有著大量的磚石文物,受到自身孔隙率和吸水率大的影響,部分磚石文物表面存在泛鹽病害,不予處理將會導致磚體嚴重風化。“我們用毛刷將遺址表面的鹽分清除,再用脫鹽紙漿對泛鹽部分進行濕敷脫鹽處理,減少磚質文物的風化、粉化發生。”黃敏説。

dsg3.jpg

  德壽宮遺址 潮新聞記者 馬賽潔 攝

  説一千道一萬,露明展示是不是靠譜,最後還是“監測結果”説了算。

  根據廣州市白雲文物保護工程有限公司最新出具的德壽宮遺址保養維護總結報告,在限制客流量的情況下,一年以來土遺址整體現狀保存情況較好,含水率趨向穩定,微生物滋生頻率和範圍越來越小,保證了遺址的安全穩定。

  張秉堅教授的觀點也很趨同:“德壽宮遺址目前總體狀況較好,但還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需要研究和完善,包括東面大門隔絕陽光、遺址廳空氣濕度控制、抽水對遺址的影響,以及木樁的科學保護等。接下來,要繼續做好遺址的日常維保,加強遺址的監測工作,儘量降低對遺址本體的擾動,維持遺址的穩定。”

  他還提到,目前杭州良渚老虎嶺水壩遺址和南城墻遺址都採用了“霧化-氣相補水”的新策略。“當遺址環境太幹,就能利用噴出的水霧調節空氣的濕度,減緩土體毛細水向上遷移速率,防止鹽結晶析出和土遺址的乾裂粉化。”這些措施也可以應用到德壽宮遺址。

  這一年,德壽宮牽起宋韻幾何?

  在五柳巷的“什麼鬼”咖啡店門口,浙江傳媒學院的楊銳和同伴正身著漢服,悠閒地享受陽光。“我們預約了德壽宮參觀,還沒到時間,就想著提前在周邊逛逛。”他們在一位大爺的引路下,發現了這條小巷子,一眼就愛上了瘦金體的招牌。

  給他們引路的,是在這一帶住了半輩子的鄭大爺。“我家現在就是不折不扣的‘宮景房’了。”在他樸素的價值觀看來,判斷一個地方火不火,在於願意停下來的人多不多,“以前人們來這裡大多是走馬觀花,現在隨便一個轉角,就有年輕人能拍上半天照。”

dsg4.jpg

  五柳巷歷史街區

  如果説紅墻之內,感受到的是南宋宮苑的輝煌盛景,那麼一墻之外的舊街新店,串聯起的是人們對宋代市井文化的可感可知。

  一年前,杭州對德壽宮的定位,是希望它能作為棋眼盤活宋韻文化這盤大棋,成為浙江“宋韻文化傳世工程”的代表作。

  實現了嗎?

  從空間上來説,如今的德壽宮,與一街之隔的五柳巷、鼓樓、清河坊歷史街區一起成型連片,重新定義“宋韻杭州”的文化生活。

  眼下,以德壽宮為原點,一個“步行15分鐘可達”的同心圓已繪成。通過德壽宮的串珠成鏈,原本零落的宋韻文化點位“大珠小珠落玉盤”,有了集中展示、相互銜接的空間基礎,形成了新的文旅合力。以清河坊為例,今年前三季度,這裡接待遊客1129.54萬人次,較去年增長50%;總營業額為116950萬元,直接翻了一番。

  人氣之足,得益於業態之豐。在南宋書房,年輕人一大早排起長隊,只為了蓋一個德壽宮的套章;南宋禦街的“重回漢唐”漢服店,從最開始不到30平方米的小店升級成了寬闊的大開間;作為優秀的杭扇非遺傳承人,趙平加在五柳巷開店近10年,“今年客流量毛估估都漲了50%”。

dsg5.jpg

  清河坊歷史街區

  從數據上看,一年來,杭州依靠德壽宮迎來了宋韻IP的井噴時代,只是,這股“風”能刮多久?

  “重點還是在觀念的轉變和文化的認同上。”杭州上城文商旅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匯認為,德壽宮最大的價值在於讓文化品牌實物化,“這裡原本就是宋代最繁華的地段,只是在有德壽宮之前,我們無法準確向遊客傳遞宋韻文化這種概念化的東西,而德壽宮的建成,一下子讓這裡成了宋韻的精神地標。”

  受到德壽宮的輻射效應,宋韻與國潮最先發生了化學反應。咖啡店、茶藝店、國潮文創店逐漸取代了千篇一律的小吃店。像胡慶余堂、方回春堂這樣的老字號,也跟著推出了一系列宋韻IP産品和非遺研學項目,抓住了國潮崛起的東風。

  “這是宋韻帶來的文旅觀念上的改變。”方匯説,從具體的消費領域來看,旅遊快消品的消費在下降,與之相反的是輕餐飲消費的大幅提升,“以前是到此一遊,但現在遊客們普遍開始享受慢節奏的生活,追求隱逸雅致的生活美學。”

  在這個留存著800年文化積澱的空間裏,去探討“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的可能性,需要更多的觀察樣本,去測試德壽宮影響力的邊界。

  上城區已提出要打造一個宋韻核心圈,即以吳山-清河坊為代表的文博資源集聚區為主要展示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構建“遺址展館+名勝景點+風貌街巷”宋韻地標體系,加快清河坊、南宋禦街、德壽宮片區文商旅融合,將城區全面打造為“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沒有圍墻的博物館’,可以讓千年宋韻更好地流動起來、傳承下去。”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副局長卓軍説。

  紅墻之外,下一個出圈點在哪?

  一年來,關於德壽宮的所有聯想,都必然會帶上紅墻。

  這道無論春夏秋冬都在被不斷合影的宮墻,將德壽宮送上了杭州“新晉頂流”。社交媒體上,“德壽宮”及相關話題的閱讀量超過上億次,出圈已是不言而喻。

dsg6.jpg

  德壽宮紅墻

  “但只有一道紅墻,是遠遠不夠的。”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負責人周佶的話裏,筆者聽到的是一種危機感。

  在周佶看來,一道紅墻僅僅只是一個流量的入口,更為關鍵的是如何真正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想簡單地複製紅墻的成功,最終的結果可能反而會築起一道盲目的“高墻”。

  德壽宮的下一個出圈點,在哪?

  或許,抽絲剝繭的源頭,還是要回到這座博物館的起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曾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

  浙江省宋韻文化研究傳承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召集人胡堅認為,中國式現代化植根于中華文明。“城市的現代化發展一大特徵,在於對文明的賡續和更新。縮影到一座博物館,就是要不斷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和營養,努力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此前並非沒有憑藉一個文化地標一夜爆紅的城市案例,但短期內的數據上升,給城市帶來的發展空間始終有限。

  具備普適的價值觀、有長期沉澱的文化價值符號、讓IP更具拓展性和創造性、擁有完整的産業鏈條……這些才是構建一個基石型文化IP的必備條件。

  胡堅提出,德壽宮出圈的第二落點,可以著眼于夜遊。“現在德壽宮白天的展示已經比較成熟,但夜間活動仍然是一塊空白。”

  在他的視角裏,目前國內文旅景區沉浸式夜遊已成熱點,比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其表現形式並不限于地標體驗、文創展示,甚至線下的各種粉絲文化體驗,都可以是拼圖的一塊。“德壽宮可以利用現有空間,設計適宜的夜遊活動,為杭州文旅夜間經濟添上一把新火。”

dsg7.jpg

  “漢帛獎”第31屆中國國際青年設計師時裝作品大賽總決賽在德壽宮舉行

  多樣性的開發,厚積薄發增加IP厚度,這樣的邏輯在德壽宮身上是否行得通?杭州也在進行自己的嘗試——

  在今年3月發佈的《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促進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全面提升文旅融合發展層次,提升“遺産城市”綜合吸引力,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

  “後亞運時代,德壽宮將在保護為先的基礎上,繼續逐步擴大開放量。”在周佶的計劃中,新一年將成立德壽宮專家智庫,開展“兩宋學術論壇”,擦亮“德壽有意思”文化品牌,“文化研究和産品出圈,兩條腿走路。”

  已經在進行的計劃,也有不少。

  上城區文化創意産業發展中心負責人伍樂健説,上城正牽頭打造一個全新的城市文創品牌——“宋韻今輝”,以供給優質文化産品為目標,通過組建宋韻文創轉化“基因庫”“企業庫”“産品庫”,整合包括德壽宮在內的文化IP和企業品牌,落地“宋韻今輝”文創體系展示中心,連結起文化的“人-貨-場”,提振文化新消費。“我們的目標是對標‘故宮文創’,打造一個浙江省代表性文創品牌。”

  在全球化時代,把世界城市連在一起的,是貿易、商業和金融,但只有文化,才能使各個城市具有“千人千面”的吸引力。

  德壽宮“周歲”即出圈,對杭州來説,是為“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範例”打出了一張特色牌,但只有自身具備形成“風”的能力,才有“一直飛”的可能。

  宋韻跨越千年的歷史長河,又指向無盡的未來。德壽宮還能不能繼續“一飛沖天”,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記者 張彧 張夢月 劉俏言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