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一照,美顏加身,蔬菜肉類變新鮮?一段時間以來,農貿市場裏的“生鮮燈”迷惑了許多消費者。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新修訂的《食用農産品市場銷售品質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從12月1日起,肉類、海鮮、蔬菜等食用農産品將禁止使用“生鮮燈”。
只剩不到半個月時間,杭州“生鮮燈”的使用情況有變化嗎?今天,浙江線上記者走進各大農貿市場一探究竟。
陸續摘掉“美顏濾鏡”
在西湖區北山松木場農貿市場,記者看到生鮮區所有的燈光均已更換成暖白色。沒有了紅色“美顏燈”的加持,所有新鮮生豬肉呈現出淡紅色的原本面貌。
“現在肉質新不新鮮看得更清楚了。沒換燈之前,看起來很新鮮的肉,有時拿回家仿佛卸了粧,老婆還要責怪我不會選肉。”正在肉攤購買豬蹄膀的楊春江攤了攤手,笑著感嘆。
一週前,北山松木場農貿市場7家生鮮店20多盞“生鮮燈”被統一更換成了淡黃色的照明燈。“這是為了落實新規的要求。”市場經理韓曉銘告訴記者,“我們特意從廠家選購了倣自然光、暖色的燈,更換之後效果還不錯,大家也都比較滿意。”
同樣,記者在拱墅區朝暉農副産品綜合市場、葉青兜農貿市場、三塘農副産品綜合市場、和睦農貿市場、小河農貿市場觀察到,生鮮肉類區域明紅色的“生鮮燈”均已被換下,取而代之的是冷暖度不同的白燈,消費者也更能看清食物的本質。
然而,也有一些農産品市場還未及時更換燈具。走進鳳起農貿市場,這裡的“生鮮燈”使用依舊較為普遍。商鋪頂上的紅紫色光源照得豬肉、牛肉、滷味等肉品鮮艷誘人。
一家農家豬攤位老闆娘告訴記者,已經收到更換生鮮燈的通知,“白燈泡已經買好了,白色的燈罩還在網購路上,到貨後會按時換上。”
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已通知全市300多個市場準備拆除生鮮燈,目前杭州市農貿市場生鮮燈更換比例約為68%,其餘也正在採購準備更換中。
燈具標準仍未統一
“買燈的時候比較糾結,到底買冷光還是暖光,功率多大,型號是什麼,都很難決定。”鳳起農貿市場農家豬攤位老闆娘同時表達了自己選燈時的困惑,“一盞燈要100來塊,全部換新要花費千百元,當然希望買到符合要求又效果好的燈。”
對此,鳳起農貿市場管理人員陳先生表示,商戶在購買新燈之前,農貿市場會與當地市場監管局聯合進行指導和判斷,“但由於目前沒有統一的燈具標準,不同燈在照度、亮度、色溫、顯色指數等指標上各不相同。”
無獨有偶,拱墅區仙林苑農貿市場的生鮮類商戶也遇到了同樣困擾。今年8月前,這裡的“生鮮燈”已經全部更換完畢,但記者看到每家商鋪頂上的白燈卻是五花八門。“我買的日光燈白白的,照得肉會比自然偏白,還失去了本身的光澤。”市場二樓的肉攤老闆黃靜芬表示,這對生意的影響不是一點點。
“沒有明確的燈游標準,沒有具體的參數,讓市場在換燈時幾經週折,一共換了三批。”仙林苑農貿市場管理人員周之賀説,“目前先做到規範,之後會在燈光的選擇和購買上做更好的規劃。”
更換了符合標準的燈具後,也有受到顧客和商鋪雙方好評的。例如拱墅區萬壽亭農貿市場,由市場統一選換的燈不是很白,反倒呈現出淡淡的粉色,既還原了肉質原本色澤,又不會顯得過紅過艷。
《食用農産品市場銷售品質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照明設施不得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杭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在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會更好指導農貿市場、超市、生鮮店等主體選擇顯色指數、色溫更接近自然光的燈具,還消費者一個真實客觀的消費場景。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記者 李心怡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