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76歲杭州阿姨每年一半時間在環球旅行,不設限的人生有多精彩?
發佈時間 | 2023-11-16 08:56:04    

   一個人的一生到底應當如何生活?這個問題好像永遠沒有標準答案。

  無論是前半生的幾次人生躍遷,還是古稀之年仍在自駕,76歲的蔣希虹用個體經驗構建起了一個追求多樣性、不為人生設限的樣本。

  6個月在旅途中,6個月在家休養

  76歲阿姨的“一半一半”生活法則

  2021年,從不發朋友圈的蔣希虹摸索著編輯了自己的第一條分享內容。9張圖片配上一小段文字,這是一條遊記,記錄的是她在遊覽法國諾曼底期間的所見所聞。

  那一年,蔣希虹74歲。翻看老太太的朋友圈,有時是希臘聖托裏尼的晨霧,有時是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廣場,有時是古巴哈瓦那的城堡……這三年裏,她一共發了739條分享內容,無一例外,皆是旅途精彩瞬間的隨記。

  剛剛過去的夏天,她又完成了一次新的歐洲遊,時長5個多月。自從1994年第一次歐洲遊,已經過去了30年,期間自己究竟造訪過這片夢幻之地多少次,她已經很難數清楚,“從小讀各類歐洲文學作品,書中的神秘大陸忽然間真實地呈現在你面前,那種感覺太微妙了。”

  兩個禮拜的簡單線路,蔣希虹玩不過癮。自此之後,她開啟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每年總要安排一次跨國旅行。呼朋引伴或者獨自朝聖,自駕或者火車,一路看風景一路交朋友,“退休之後,每年6個月在旅途中,6個月在家休養。”

  在蔣希虹的講述中,最寶貴的反倒不是旅途中的好山好水,而是旅途中那些驚奇的際遇。在她朋友圈的分享內容中,純粹的風景很少,她用心記錄的絕大部分是與人結識或重逢,以及內心當下的感受。

  一次法國的旅行,蔣希虹結識了一對當地的夫婦。尚未深交之際,出於法國人熱情浪漫的天性,夫婦倆就邀請她前往北部鄉下的小村莊小聚。蔣希虹竟也不假思索地應約,“去那裏連火車票都買不到,對我來説這算得上是一次冒險。”如今回憶起來,蔣希虹忍不住咯咯直笑。

  也有很多朋友問蔣希虹,你沒有碰到壞人嗎?你一個人不危險嗎?她説自己是頂頂幸運的人,在世界各個角落遇見的多是人性閃光時刻。“這個世界上,真善美永遠是人類共通的,超越國別、語言、人種的限制,它們在無窮的遠方珍貴地閃現。”

  一步步踏出更廣闊的人生圖景

  歲月不饒人,越發只爭朝夕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這句話用做蔣希虹人生的注腳或許並不為過。

  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十七八歲的女青年,蔣希虹響應國家上山下鄉的號召,到淳安、桐廬、建德三地交界山區的羅山公社插隊。回城後,又毅然北上,去到東北工廠成為一名女工。

  恢復高考後,1978年,30歲的蔣希虹考上了大連外國語學院,成為英語專業的一名學生。 而後,又調回到杭州,在當年的浙江絲綢工學院任教英語。

  伏筆就此埋下。一天,有個要去美國深造的學生找蔣希虹寫推薦信,學生無意中説的一句話,改變了她後半生的命運,“當時國內規定研究生要35歲以內,他告訴我在美國讀研究生不分年齡。”

  借書復習,考出託福和GRE成績,拿下全額全額助學金,1990年,42歲的蔣希虹終於圓夢,就這樣考到美國深造教育學碩士。

  沒有任何的路徑依賴,儘管拿下洛杉磯學區的教師執照,蔣希虹卻做起了全然陌生的法律業務,協助律師辦案,主要替華人服務,“成堆的案卷,一份份啃,看不懂的查資料,再請教律師,慢慢地辦了很多案子,在當地小範圍裏口碑算不錯。”

  “我的人生一直在追求一種多重性。”蔣希虹詳盡地描述自己的前半生,敢想敢做、勇於出發像是一種刻在骨子裏的本能。

  春天和秋天是蔣希虹喜歡的季節,常常,這也是她每年回杭州探親的時段。也許是到了生命的秋天,但在她的身上,卻仍能夠感受到一些不隨年齡變化的東西:像春天一樣,蓬勃的能量、旺盛的生命力。

  在家休養的6個月,不似旅途中的信馬由韁、隨心所欲,蔣希虹的日程排得很滿——每個禮拜去兩次健身房,要麼跳拉丁舞,要麼游泳;免費幫人補習英語;處理新老客戶委託過來的案子……

  耄耋之年將至,相對於仍然活躍的精神,蔣希虹的體力有點跟不上了,況且,腿腳不便的她曾被醫生宣告殘疾,不過,她並不以此為限。顧不上恐懼空虛悵惘,顧不上恐懼衰老和死亡,依然還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熱情 ,“租車年紀是到80歲,還有幾年要抓緊。”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好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