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經濟總體回升向好 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
發佈時間 | 2023-11-14 10:29:56    

   7月2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

  深刻理解這一戰略判斷,一方面,要看到發展和前進是主流,另一方面,要做好應對波浪和曲折的準備。

  今年以來,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

  國産大飛機商用,國産郵輪試航,外貿“新三樣”揚帆出海,新能源汽車産量累計突破2000萬輛……積極應對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重構挑戰,第一製造業大國動能澎湃。

  暑期檔電影票房創歷史新高,中秋國慶假期旅遊出行市場火熱,快遞年業務量達到千億件的時間比上年提前了39天。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作,全球最大最有潛力市場需求穩步釋放。

  供給增加,需求回暖,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縱向看,態勢回升向好,橫向比,成績也殊為難得。

  疫情三年,中國經濟歷經大戰大考,實現4.5%左右的年均增速,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準,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表現亮眼。

  進入“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艱難復蘇,增速明顯放緩。反觀我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其中三季度增長4.9%,兩項指標都在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的態勢更趨明顯。

  富有“含金量”的表現,足以打消“悲觀”、回應“唱衰”。事實充分證明,歷經三年疫情反覆衝擊,中國經濟依然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讀懂中國經濟,要看到成績、堅定信心,也要正視問題、直面挑戰。

  向外看,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主要經濟體大多面臨通貨膨脹、需求疲軟、復蘇乏力。

  向內看,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動力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任務繁重。三年疫情又帶來不小衝擊、損傷。短期的、局部的問題,容易“藥到病除”;長期的、複雜的影響,則需“善加調理”。

  比如消費指標的“波動”。進入2023年,隨著原先的消費場景限制被打破,餐飲、旅遊、文化等接觸型聚集型消費率先復蘇。不過,疫情帶來的“疤痕效應”影響了居民消費的能力和信心,住房等大宗消費需求難以像其他領域那樣“強力反彈”。

  又如企業信心的“起伏”。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不少企業全力以赴抓訂單、拼生産,幹勁十足。然而,內需恢復需要過程,國際市場貿易放緩,一時間總需求不足,反過來加大了供給端的競爭壓力,也影響了部分企業預期,導致信心尚未完全恢復。

  對這些波浪和曲折,要高度重視,也要理性看待。

  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難免經歷溝溝坎坎。一些問題短週期看可能是嚴峻的,但從更長週期看,又屬於階段性現象,無需過度擔憂。

  從宏觀上看,當前,我國經濟總量已超120萬億元,一年增長的經濟規模,相當於一個中等經濟體。物質基礎雄厚、産業體系完備、市場需求廣闊、人力資源豐富,讓我們擁有了應對風險挑戰、推動經濟行穩致遠的堅實底氣。

  從微觀上看,這些年我國廣大企業的創新能力、競爭實力與日俱增,産業升級勢頭良好。加上宏觀政策保駕護航、改革開放紅利逐步顯現,企業發展前景可期。

  更要看到,差距就是潛力,短板就是後勁,波浪和曲折恰恰孕育著希望和機遇。

  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給科技創新帶來豐富課題;製造業仍“大而不強”,為産業升級造就了廣闊舞臺;民生短板還有不少,蘊藏著促投資、擴消費的巨大潛力……應對好波浪和曲折,本是“優等生”的中國經濟表現會更出色。

  眼下,一系列務實管用的應對之舉正陸續落地見效。

  汽車、家居、建材、電子産品,針對大宗消費的利好政策頻出,正支撐內需潛力更好釋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在8月份重回上升區間。9月份,製造業PMI自今年4月份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顯示出企業對市場預期總體保持樂觀。

  一線城市落地實施“認房不認貸”,金融部門提出下調房貸利率、首付比例;打出支援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組合拳”;出臺若干重點行業穩增長“路線圖”,綜合運用財政貨幣政策“工具箱”……企業預期轉好、市場活力提升,將助力經濟在恢復向好的“正向迴圈”軌道上持續運作。

  最近,智慧手機、人工智慧等産業領域還有不少好消息傳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展順利。這也啟示我們,“卡脖子”難題終會因“長個子”而化解,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成長中的煩惱,一定能在發展中得到解決。

  風雨中發展壯大的中國經濟,定將無懼風雨向前進。

來源:人民日報    | 撰稿:記者 劉志強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