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橋救人5個多月之後,彭清林重新換上了黃色的騎手服,戴上頭盔,慢慢地重新做回一名外賣小哥。
幾天前,彭清林利用送外賣的間隙去領取了自己落戶杭州的戶口本,正式成為了一名“新杭州人”。
跳橋救人後,彭清林有了很多“身份”,最美杭州人、杭州亞運會火炬手、杭州義警……這麼多“身份”中,彭清林一直想回到最初的模樣,做一名小哥。
忙完搬家、落戶以及各類活動後,10月底開始,彭清林逐步調整生活節奏,慢慢重回以前的生活。
11月7日下午,潮新聞記者跟隨彭清林送外賣,記錄下他正在回歸的外賣生活,也聽了他這陣子的感受,關於信心和未來,也有困惑和迷茫,還有一些不得不回應的質疑。
一天只能跑二三十單
“需要重新適應跑單生活”
“我回家午睡了一會,淩晨跑了八九單,半夜2點多才回家。”下午3點多,潮新聞記者在彭清林租住的小區樓下與他碰頭。他説,中午去跑了3個多小時單,感覺太累了,就提前收工,回家歇了會。
臨近傍晚,彭清林出門跑單,按他的計劃,打算跑到深夜再回家。“我喜歡跑晚上的單,特別是後半夜的單,路上車少人少,跑起來比較順暢。”彭清林説。
搬了家以後,彭清林跑外賣的區域也換了。之前,他跑單的區域主要集中在西湖區一帶。現在他的跑單範圍來到了上城區和拱墅區一帶,南到錢江三橋邊,北到石橋,東到彭埠,西到西湖風景區。“路還不熟悉,餐飲店之類的位置也還摸不透,正在通過一單單訂單積累經驗。”
彭清林一打開接單軟體,系統就立刻給他派了兩個訂單,取餐點在四季青一帶,送餐點在閘弄口新村一帶。“常規操作,半小時內肯定都能送到了。”
深秋的杭州,騎著電瓶車在街頭小巷穿梭,劃過臉頰的秋風帶著涼意。
取餐點在一幢大廈內,彭清林在路邊停車區域停下車後,跑著去取外賣。
拿著相機的記者差點沒跟上……而彭清林卻有點嫌棄自己,這取餐和送單的速度可比他之前慢多了。
彭清林説,跳橋救人之前他每天的送單量在五六十單,最近日均只有二三十單。“好久沒跑了,有些生疏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外賣系統很久沒登錄了,評級下去了,派到的單也少了。”他説,正在努力適應重新開始的跑單生活。
總被人認出
跑單時心情愉快,也感受到小溫暖
5個多月前跳橋救人帶來的變化是明顯的。
重新做回小哥的彭清林常常被人認出來。
外賣的派單系統上外賣小哥的名字是實名的,無論取餐點還是點外賣的客戶只要留意就會發現“彭清林”這三個字。
自稱有些“社牛”的彭清林被認出,遇到求合影的,他都不拒絕。
他覺得是一種認可。
最令他高興的是,在這段時間的送單過程中,他感受到了小溫暖。“現在跑單的區域我真的不熟,要取單的商鋪常常找不到,寫字樓的保安、商場裏的商鋪老闆之類的都會熱情地給我指路。”
彭清林從心底裏不希望被認出。
他説他和大家一樣都是普通人,“不被認出才是真正回歸普通的生活”。
當了小隊長,空時會直播
回應質疑:“只想跟大家分享生活”
跳橋救人後,彭清林所在的美團外賣平臺將他列入了儲備站長的名單中。
現在他成了一名騎手小隊長,負責著十幾名小哥的日常跑單對接。
“以前我跑單,曾想去做小隊長,覺得小隊長的工作也不難。但真的成為了小隊長後,才發現其中不易。”
除了日常跑單,小隊長還要每日對接隊內小哥的跑單情況、上崗情況,小哥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意外時,也要及時介入和協助對接。
在彭清林重新做回外賣小哥的這些天,他在社交平臺上發了幾條關於外賣跑單日常的短視頻,也開了幾場直播,講自己的跑單生活。無論是短視頻的瀏覽量和直播的觀眾數,都非常高,互動評論也多。
有人説:小哥很真實,很接地氣;有人説,彭清林沒有在認真跑外賣,是作秀;有人説,彭清林在營造人設,博眼球。
第一次看到不太好的評論,彭清林會有點生氣,後來就平和了。
他説他是個蠻“社牛”的人,開直播主要是想分享生活,嘮嘮嗑。“有這麼多關注我的人,對我來説,能和大家交流,我很開心的。”彭清林認為這是每個年輕人都會去嘗試的一種網路生活方式。
他有時會受邀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正能量論壇等:“我沒上過大學,參加這些活動可以讓我長見識,也能讓我結識更多人。”
彭清林最後説,跑外賣會放在第一位,因為他要在杭州生活,而工作是他“在杭州立足的基本保障”。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謝春暉 施雄風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