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亞殘運會參與者講述——盛會,留下深情的回憶
發佈時間 | 2023-10-30 09:25:03    

   閉幕式中國代表團旗手蔣裕燕:體驗值得永遠銘記

  本屆亞殘運會期間,蔣裕燕共收穫7金1銅,是杭州亞殘運會獲得金牌、獎牌最多的運動員。開幕式時,蔣裕燕代表全體運動員宣誓。閉幕式時,她擔任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蔣裕燕説本屆亞殘運會的體驗值得永遠銘記,“我非常幸運。這是大家對我成績的認可,也是我以後繼續拼搏的動力。”

  最讓她難忘的,是10月27日晚混合4×100米自由泳接力34分決賽的那塊金牌。那是游泳的最後一個小項,蔣裕燕負責第一棒。直到進入檢錄室,她都沒能放下焦慮。隊友紛紛上前安慰。她説:“哥哥姐姐們都和我説不要怕,就算落後了,他們也能追回來。”

  第一棒結束後,中國隊暫居倒數第二。此時,蔣裕燕發現看臺上坐滿了觀眾。吶喊加油聲一浪高過一浪。當第三棒楊光龍遊完後,中國隊已成為第一。反超的那一刻,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歡呼和掌聲,久久不息。

  亞殘運會,讓每一個敢拼搏的殘疾人運動員有了展示的舞臺。“這次家門口的盛會,讓更多人了解了殘疾人和殘疾人體育運動,也希望更多殘疾人朋友像我一樣,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蔣裕燕説,“馬上要投入巴黎殘奧會備戰,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希望明年能跟大家見面,以良好表現出現在巴黎殘奧會的賽場上。”

  泰國運動員初察·蘇克賈倫:這是最棒的運動會

  在草地擲球賽場前,48歲的杭州亞殘運會泰國代表團草地擲球運動員初察·蘇克賈倫(肢殘)和他的教練沃拉梅特拿著一件寫滿名字的T恤,笑盈盈地合影。

  初察·蘇克賈倫是新晉草地擲球男子個人B7金牌得主,手中的白色T恤上,是他們邀請草地擲球場館“小青荷”們簽下的名字。

  “這件T恤是我們友誼的象徵。”初察·蘇克賈倫説,與“小青荷”的友情,源自他與教練一次不成功的“貪吃”插曲。教練沃拉梅特的母親是華裔,他本人來過中國10多次,“在來杭州前,他就和我説,一定要在中國嘗嘗麻辣燙。”比賽間隙,他們找到“小青荷”,想請他們幫忙點外賣。

  可初察·蘇克賈倫最終沒享到口福。“志願者告訴我,為了保障運動員飲食安全,沒法為我們提供外賣。”初察·蘇克賈倫很理解,即使再嘴饞,也不能在比賽中冒風險。“志願者為了滿足我們的小心願,仔細諮詢了食堂、組委會等處,即便最後沒有成功,對我們的態度一直很熱情。”在初察·蘇克賈倫看來,這樣的熱情在杭州隨處可見,“不管是工作人員、志願者,還是觀賽的觀眾,每個人的笑容都很可愛。”

  “這是我參加過的最棒的一次運動會,高水準的硬體大家都能看到,不被注意的細節上,也能讓我們感到貼心。”初察·蘇克賈倫説。

  火炬手李偉兒:學生的表現令我驕傲

  浙江省盲人學校教師李偉兒,見證了杭州亞殘運會的始與終。

  10月20日,亞殘運會火炬傳遞到富陽,李偉兒作為火炬手接棒傳遞聖火,跑過富春江畔,跑過她奉獻30年青春的學校。

  10月28日,在杭州亞殘運會閉幕式主火炬熄滅環節,作為小演員帶隊老師之一的李偉兒目送著浙江省盲校的62個孩子進入場內。站在入場口的她緊盯著直播畫面,每當看到鏡頭上孩子們專注、認真的表情時,她的內心就充滿了驕傲。

  作為我省首批特殊教育科班畢業的教師,李偉兒陪伴著一批又一批盲童成長。對於她來説,杭州亞殘運會上最難忘的瞬間,總是離不開她的學生。

  “因為教學和帶隊任務需要,我沒能去現場加油,但得知他們獲得了冠軍,興奮極了。”李偉兒介紹,浙江省盲校畢業生余欽權,現在是中國盲人門球隊隊員,在杭州亞殘運會上,余欽權和隊友們斬獲了金牌。

  在杭州亞殘運會閉幕式上,李偉兒還偶遇了曾經的學生沈江琴,她也是參與閉幕式的一名演員。“看到她美麗的粧容,看到她愛人體貼入微地陪伴左右,還有聽説她已有兩歲多的孩子時,我真的好開心,為她的今天、為她的幸福生活喜悅!”

  李偉兒動情地説,希望更多殘疾人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小青荷”黃于軒:我收穫了珍貴的友誼

  亞殘運會圓滿閉幕,對於黃于軒而言,一段友誼是這次盛會留給她的最珍貴的收穫。亞殘運村裏,“小青荷”們無私奉獻,營造了充滿愛與尊重的氛圍。黃于軒在志願者服務中心工作,為訪客提供中英文講解等服務。

  10月28日,結束比賽的中國香港硬地滾球運動員楊曉林踏上返程之路。離別的不捨瀰漫在黃于軒心頭,“她是我在亞殘運村認識的好朋友,我們幾乎天天會相約見面。”

  和楊曉林的緣分,源於黃于軒的一次志願服務。在志願者服務中心,楊曉林和隊友在這裡參觀體驗。黃于軒半蹲在楊曉林身邊仔細講解。

  “沒想到,當天晚上,楊曉林給我帶來禮物。”黃于軒説。在亞殘運村體驗香囊製作後,楊曉林就趕到志願者服務中心,把親手做的香囊送給黃于軒。“後面幾天,她有空就來志願者服務中心找我,給我送來小禮物。”楊曉林的樂觀開朗感染著黃于軒,兩人日漸親密,相約以後一定要再見面。

  “當看到她獲得金牌的時候,我太激動了,好像我自己獲得了金牌。”黃于軒説。楊曉林獲得金牌後,也迫不及待地和黃于軒分享喜悅,兩人和金牌留下了合影。

  杭州市蕭山區觀眾黃明霞:人與人心靈相通

  “祝你生日快樂……”一曲悠揚的生日快樂歌響起,整個場館被深藍色的光幕包裹著,上千隻手機電筒散發的光束,在觀眾席上躍動,星星點點如同夜空中的璀璨寶石。

  這是杭州市蕭山區市民黃明霞難忘的亞殘運會記憶。10月27日,蕭山區亞運保障辦組織100名“亞運蕭山體驗官”觀看杭州亞殘運會舉重比賽,黃明霞一家三口就在其中。當天是吉爾吉斯斯坦運動員薩金貝克的生日。比賽結束後,蕭山體育中心體育館特意為他舉辦慶生儀式,他捧著鮮花,臉上綻放著笑容。

  “太感動了!”黃明霞説。這不由得讓黃明霞想起,10月26日發生在這裡的另一個感人場景:女子73公斤舉重頒獎儀式後,大家相互幫扶著退場——“小青荷”扶著獲得銅牌的伊朗運動員走下緩坡。金牌獲得者、中國運動員徐立立緊隨其後,由獲得銀牌的哈薩克選手幫她推輪椅,而這位哈薩克選手也是位“鋼腿俠”。

  “我被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友情深深暖到,杭州亞殘運會讓人與人之間的心靈靠得更近。”黃明霞説。

  杭州亞殘組委工作人員杜錦虹:終於畫滿了一個圓

  10月28日晚,亞殘奧委員會會旗緩緩降下,交給下屆亞殘運會舉辦城市。現場看到這一幕,杜錦虹百感交集:“從接旗到聖火熄滅,我終於畫滿了一個圓!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再見!”

  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殘運會閉幕式的會旗交接,她就是親歷者之一,正是她和同事將會旗接回杭州。

  作為杭州亞殘運村分級綜合中心主任、亞殘組委工作處副處長,杜錦虹身兼數職,要協調的事很雜很多。最忙的時候,她一天接了160多個電話。

  分級是殘疾人體育賽事特有的競賽組織工作,也是其區別於健全人體育賽事的最大不同之一。亞殘運村分級綜合中心需要對接90余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分級師和近600名亞洲殘疾人運動員。

  杜錦虹還記得,塔吉克一位田徑運動員分級材料沒準備齊,如果不能及時進行分級,第二天的比賽會受影響。中心的工作人員連夜聯繫國際殘奧委會、亞殘奧委會、單項組織、醫院、分級師等,協調補齊材料,這才沒有耽誤運動員的賽程。

  杭州亞殘運會雖已閉幕,但杜錦虹和同事的工作還沒結束。送運動員離村、整理運動員的分級資料發送到各單項組織,“我們還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梁燁:無障礙環境盡顯“杭州溫度”

  短短7天的“亞殘運時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梁燁跑遍了8個賽區。從競賽場館、亞殘運村及分村,再到大家庭總部飯店,包容性強、高品質的無障礙環境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在採訪中最大的感觸,就是整個城市在為殘疾人打造一個更加包容、平等、溫暖的社會環境。”

  19個競賽場館從場館入口到各個功能區都實現了功能完善、安全舒適的無障礙環境。梁燁注意到,“有愛無礙”的無障礙環境,體現在每一個細節。“比如殘疾人坡道,很多人認為只要架設一個坡道就行,其實有很多講究。”在競賽場館中,殘疾人坡道的坡度不大於1:12,表面要鋪設防滑膠條。“坡道角度的精細化規定,能讓殘疾人運動員以更舒適的方式通行。”他説。

  梁燁覺得“杭州溫度”也體現在整個城市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杭州試點上線的“輪椅導航”,目前已收錄了7.9萬個無障礙設施點位,能在導航時避開臺階、陡坡,優先規劃有無障礙設施的路線。杭州作為數字經濟第一城,像“輪椅導航”這樣的智慧應用,正是通過數字化的方式讓殘疾人能夠共用社會發展紅利。梁燁説,期待杭州以亞殘運會成功舉辦為契機,進一步打造國際領先的無障礙環境,讓整座城市更加包容和溫暖。

  杭州彎灣託管中心孩子旻晏:我們迎來了圓夢時刻

  “大家對亞殘運會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問題一拋出,杭州彎灣託管中心的學員就爭相發言。對旻晏來説,“啦啦操”是參與這場盛會的重要關鍵詞。

  這個開幕式前的暖場節目,由中心20多名心智障礙青年代表合作完成。作為啦啦隊成員之一,旻晏對在“大蓮花”的登場記憶猶新。“我們穿著彎灣的工裝服,跟著音樂一起跳。”在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中,旻晏和小夥伴們迎來了圓夢時刻。

  為了這一刻,旻晏和啦啦隊成員準備了3年。啦啦隊最開始因“尋找2022個亞運夢想”公益行動成立。學員們學會跳操並不容易,經常幾個動作要學一週。

  這樣的時刻,在亞殘運會上不止出現了一次。“游泳比賽的時候,我們也給大家跳啦啦操了。”旻晏説。

  殘疾人體育盛會在家門口舉辦,彎灣的“大家長”、中心主任徐琴早就想好要帶著學員們去現場感受賽事的激情。收到表演邀請,學員們驚喜又興奮。現場,大家跳得很投入,不少工作人員和觀眾也受到感染,一起跳啦啦操。

  啦啦操帶給學員們的不只是掌聲,更是向世界展示自我的勇氣。在游泳館表演候場時,旻晏和小夥伴看到外國技術官就大膽圍了上去,主動用英語開啟話題,向外國人介紹自己和彎灣——旻晏為此練習、準備了3年。“他們都誇我説得好,我的夢想實現了。”旻晏説。

  閉幕式演出人員、西湖綢傘非遺傳承人羅珊:真摯地表達“殘健共融”

  杭州亞殘運會閉幕式上,一位手持西湖綢傘的聽障少女漫步在裸眼3D視覺效果的青石板路上。與此同時,西湖綢傘非遺技藝傳承人羅珊坐在主火炬塔下的臺階上,專心致志地繪製綢傘。

  “作為西湖綢傘非遺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能在杭州亞殘運會閉幕式的舞臺上向世界展示西湖綢傘和杭州文化,非常榮幸,也很自豪。”演出結束後,羅珊激動地説。創制于1932年的西湖綢傘是杭州極具地域特色的手工藝品,其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這次演出,羅珊和聽障舞者共同演繹,感觸頗深:“在排練中我看到了他們的不容易,他們站到這個舞臺上,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西湖綢傘要經過選竹、劈青、上架、傘面裝飾等十八道工序近百個步驟,絲毫不能大意。”羅珊説,非遺技藝的傳承和演員們的努力是相通的,都需要“堅持”二字。

  在羅珊看來,和聽障舞者共同演繹是對“殘健共融”最真摯的表達。雖然杭州亞殘運會已經落幕,但羅珊依然期待未來能和殘障群體有更多機會合作。

  轉播保障人員沈蒙:我們都能讓人生精彩

  “通過我們的工作,能讓更多人看到殘疾人運動員的精彩表現,讓亞殘運會的賽事傳播得更廣,我覺得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10月28日晚上,送走了最後一批轉播商後,亞殘運會杭州拱墅運河體育公園體育館運作團隊轉播服務主任沈蒙告訴記者。

  電視轉播是亞殘運會宣傳的重要環節之一。沈蒙的團隊共有77名成員,要對照主播機構場館勘察報告,協調競賽、資訊技術、場館設施運維等方面,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他們努力給觀眾展現了一場完美的視覺盛宴。

  為了更好地服務殘疾人運動員,沈蒙和團隊成員對混採區、發佈廳進行了一些改造。“比如,有些運動員是用輪椅的,我們就把混採區圍擋設計得低一些,便於運動員和大家交流,大家都挺滿意。”

  之前,沈蒙也參與了亞運會的服務保障工作,這兩次運動賽事的服務保障經歷,讓沈蒙有很多感悟。沈蒙説,鏡頭前,殘疾人運動員臉上堅毅、自信的神情讓人動容,這值得大家尊重、點讚。“和健全人一樣,他們通過努力可以讓人生非常精彩!”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蔣欣如 張苗 葉怡霖 應磊 丁珊 沈吟 張夢月 王璐怡 姜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