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亞殘運會開幕,中外媒體記者忙碌在主媒體中心
發佈時間 | 2023-10-23 10:27:18    

   指尖在鍵盤上飛舞,撰寫一篇篇精彩的報道;快速剪輯視頻,記錄一個個感人瞬間……10月22日,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開幕,位於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的亞殘運會主媒體中心早就一片忙碌。

  本次亞殘運會有3000余名境內外媒體記者參與報道。面對這次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亞殘運會,大家有一個共同目標: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報道好亞殘運會,記錄賽場內外的感人瞬間、難忘時刻,展現殘疾人運動員超越自我、自強不息的體育精神,讓全世界看到一屆“陽光、和諧、自強、共用”的亞殘運會。

  境內外各家媒體的精彩報道已經開啟。

  共同講好盛會故事

  在22日的亞殘奧委員會與杭州亞殘組委聯合新聞發佈會上,亞殘奧委員會主席馬吉德·拉什德提到:殘疾人運動會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更是包容、共融和文化的交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梁燁深有感觸地説,無論是杭州亞運會還是亞殘運會,都生動詮釋著“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這正是我們報道時想要呈現給觀眾的,希望通過講述賽場內外的生動故事,展現亞洲人民對和平、團結、包容的美好嚮往。”

  “我們的報道重點會和亞運相銜接,比如關注亞殘運會美學,普及亞殘運會小知識等,這些都是在亞運期間就在開展的工作,現在繼續深化。”梁燁形容,杭州亞殘運會報道是他們團隊延續亞運報道的一場“接力賽”。

  亞殘運會是世界第二大殘疾人運動會,僅次於殘奧會。“希望通過我們的報道,讓全世界見證這場盛會,一起為體育精神歡呼,為殘疾人的自強自立喝彩。”開幕式前,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記者Ali Zainal Abidin Alaydrus和同事們熱烈討論開幕式報道的一些細節。在亞殘運會報道期間,他和一名負責攝影的同事組成了一個小組。從運動員抵達杭州到前幾天開始的比賽,兩人已經連續發出了40余篇報道,“感覺有很多好故事可以講。”

  類似高強度節奏,是很多中外媒體記者這幾天共同的狀態;而忙碌背後,是大家對亞殘運會的全情關注與投入。

  “我們電視臺每天至少有3個小時是關於亞殘運會的內容。除了電視,我們還通過網站等平臺進行報道。”來自泰國TSports7電視臺的記者Chuchat Pimprasert表示,亞殘運會賽場上會有很多精彩的比賽瞬間、將會誕生很好的成績,也會上演很多追逐人生夢想、展現自強風采、共敘團結友誼的感人故事,他們都將細緻做好報道。

  Chuchat Pimprasert是眾多亞運會、亞殘運會“無縫銜接”的記者中的一位。他所在的TSports7電視臺作為泰國唯一的北京冬奧會持權轉播商,去年全程直播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這次報道亞殘運會,他們來了一個有50余名記者的團隊。專業的背景和充足的人手,讓他和同事們對做好杭州亞殘運會報道很有信心。

  “兩個亞運、同樣精彩”,成為很多中外媒體共同的“報道方針”。

  記錄開幕精彩瞬間

  22日晚,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震撼亮相,迅速成為中外媒體記者報道的焦點,一篇篇報道涌現在網際網路上。

  尤其是點火儀式上,殘疾人運動員通過大腦神經末梢系統控制機械臂,進行張開握緊伸縮等動作,點燃了主火炬,也“點燃”了記者們的歡呼讚嘆。

  “科技為殘疾人賦能,點亮殘疾人的夢想,這樣的主火炬點燃方式太棒了。”多位記者同行這樣感慨。我們發現,很多記者從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總導演沙曉嵐在接受採訪時“劇透”起,就開始關注並期待這一重要時刻。

  南韓KPC Sports記者樸恩潔以“震撼”形容自己的現場感受。她和同事們快速將這一歷史瞬間進行了報道。“我們對整個杭州亞殘運會充滿期待。”

  “亞運開幕式時,數字火炬手‘弄潮兒’點燃主火炬讓世人為之震撼,這一次換成了智慧倣生手。這代表著杭州這些年迅猛發展的人工智慧和數字技術,是值得關注的焦點。”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鄔傑介紹自己的主要任務是報道開幕式。他的筆電上記錄著22日當天杭州亞殘運會主新聞發言人介紹的開幕式亮點,做足了功課。

  開幕式上,有一個看點是“處處見桂花”,從一朵“金桂之花”到22組金桂花團,匯聚成巨大的“金桂花冠”,象徵著運動員逐夢折桂的美好寓意。鄔傑深有感觸地説,桂花是杭州市花,亞殘運會開幕時又恰逢丹桂滿城,金桂意象的呈現將給運動員和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

  挖掘更多拼搏故事

  “心相約,夢閃耀”。杭州亞殘運會設置了22個大項,亞洲各國各地區的殘疾人運動員將通過精彩的表現展示拼搏精神。

  在新聞的“競技場”上,媒體記者們也早早排好自己重點關注的比賽。就職于馬來西亞媒體Creativeimage Sports Network的阿裏夫是一名攝影記者。在杭州亞殘運會期間,他主要負責為馬來西亞運動員定格精彩瞬間,“我對射箭和羽毛球很感興趣,特別是羽毛球,馬來西亞有世界領先的選手,很高興能看到他們站在國際賽場上拼搏。”

  推介本國運動員幾乎成為記者們一個“交流必備項”。南韓記者韓世珍向我們介紹了該國乒乓球選手金政吉。幾位印尼同行則推介該國射箭運動員霍爾丁。大家的言語中,都帶著對本國運動員深深的自豪感。

  當然,中外媒體記者同行們的關注點非常廣泛。

  “希望通過亞殘運會的舉辦以及媒體的報道,更多人能關注到殘疾人,共同創造對殘疾人更加友好的社會環境。”新華社記者馬思嘉説,自己本次主要負責草地擲球、輪椅擊劍的報道。其中,草地擲球在中國是一個新興項目。21日,草地擲球小組賽開賽,她在現場記錄了國外運動員享受比賽的瞬間,“有一位坐著輪椅的南韓運動員説,本次比賽的場地、賽事保障、裁判專業性等細節都做得很好。他對我説‘非常滿意,謝謝杭州’,這讓我非常感動。”

  “中國觀眾一起為南韓運動員加油。這讓我難以忘懷。”韓世珍也特別分享了自己遇到的這一幕。這就是亞殘運會的魅力。

  展現多彩杭州形象

  開幕式上,歷史與現實的交織、科技與創新的共鳴,讓中外媒體記者對接下來的杭州亞殘運會報道充滿期待。而在杭州的各种經歷,讓這種期待更加豐滿。

  這幾天,來自阿聯酋的記者Gaber Ahmed Abden Elkordy走到哪,幾乎都會引起同行們“圍觀”:他的攝影馬甲上別滿了密密麻麻的徽章。大家津津有味地聽他介紹特別是幾枚剛別上去的杭州亞殘運會相關徽章的故事後,也歡快地分享著自己的杭州故事。

  “我是第三次到杭州了,感覺杭州發展很快,給我一個又一個驚喜。”Chuchat Pimprasert表示,這樣的城市活力,與亞殘運會運動員們展現出來的那種陽光向上的精神狀態非常契合,同樣鼓舞人心。

  報道杭州亞殘運會,是阿裏夫和杭州的第二次相逢。既熟悉又新鮮,是阿裏夫對杭州亞殘運會的印象。場館的數量變了,吉祥物的形象變了,體育比賽項目的種類變了,“不變的是杭州市民的熱情和友好,看到我們不是本地人,都會盡最大努力幫助我們。”Ali Zainal Abidin Alaydrus也讚嘆,自己在杭州遇到了很多非常和善的人。人與人之間的善意行為,是杭州良好社會風氣的折射。

  南韓記者同行們不少是第一次來杭州。“城市很美、體育場館很大,主媒體中心也很讚,都非常乾淨整潔。”樸恩潔説。同樣是第一次到杭州的馬思嘉,“第一印像是滿城瀰漫的桂花香氣”,這讓她更深刻地感受到杭州這種現代化的城市面貌與深厚歷史底蘊的結合。

  記者們看到了一種向上的力量正澎湃在杭州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中,給殘疾人運動員、殘疾人帶去溫暖。而這樣的杭州形象,將以多種多樣的文字、音視頻,通過網路、電波傳向全世界。

來源:潮新聞    | 撰稿: 金春華 張夢月 楊一凡 張苗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