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杭州亞殘運會草地擲球項目開賽,中國隊贏得12場小組賽,取得開門紅。
這是中國首次組隊參加亞殘運會草地擲球項目。中國隊12名隊員全部來自浙江,其中10人來自衢州。從接觸草地擲球到登上亞殘運會賽場,隊員們的備戰時間不到3年,但當天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草地擲球的規則和冰壺很像,擲球動作則像保齡球。運動員手握擲球,面對40米長、5米寬的賽道。比賽時,一方運動員在賽道上投擲白色目標球,通過推滾擲球靠近目標球,並圍繞目標球線上道上互相進行攻防對抗。最終,以測量擲球與目標球距離確定得分方,得分多者獲勝。
有意思的是,比賽用球不是一個正球體,而是一個扁圓且兩邊重量不對稱的“偏心”球體。“這個球是走不了直線的,一定是有弧度的,所以我們在投擲球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弧度和力量。球會隨著滾動前進開始慢慢轉彎,最後停在這條中線上。不同距離的弧度以及不同力量的弧度,都要通過不斷地訓練來掌握。”中國代表團草地擲球隊主教練劉國強説。
2014年仁川亞殘運會上,草地擲球首次成為正式競賽項目。本屆亞殘運會上,草地擲球項目設男單、女單、混雙比賽,參加比賽的選手為肢體殘疾和視力殘疾運動員,根據分級,共有18個小項,産生18枚金牌。
草地擲球起源於英國,已有數百年曆史,但在中國只有十餘年發展歷程。草地擲球起初在中國香港流行。20世紀90年代,廣州、深圳等地相繼建成了草地擲球場,吸引了眾多愛好者。
“衢州草地擲球俱樂部成績不錯,有運動員培訓經驗。此次由衢州負責組建殘疾人草地擲球隊,承擔亞殘運會備戰訓練任務。”中國代表團草地擲球隊領隊、衢州市殘聯副理事長姜小明告訴記者。
一顆草地擲球重約1.5公斤,殘疾人運動員刻苦訓練,每人每天重復上百次擲球擺臂動作,每天訓練時間都在7個小時以上。從一開始拿不穩球,經常砸到手、腳、輪椅,到一遍遍磨練擲球技術、思考戰術,隊員們的合作日益緊密——肢殘隊員幫視障隊員放置參照物、判斷擲球方向,視障隊員則根據聲音幫肢殘隊員撿球。
汗水終獲回報。今年8月,在杭州舉行的草地擲球邀請賽上,殘疾人選手與健全人選手同臺競技,在3項比賽中拿到了兩金一銀。
“我為隊員們第一天的表現驕傲。接下來,我們將再接再厲,打好每一場比賽。”姜小明説。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張苗 金思成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