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豐收。
隨著氣溫不斷降低,珍珠蚌開始進入收穫旺季,開蚌工人們也開啟了一年中最忙的時間。
今年,珍珠成為新晉“網紅”,“撩”到不少年輕人。
不同於顯山露水的黃金,也不同於璀璨奪目的鑽石,珍珠更為溫潤柔和,有一種低調的復古之美。
以前被認為“媽媽輩”的珍珠飾品,當下卻成了年輕人的“心頭好”。在各種社交平臺,“baby珠”“小金豆”“多巴胺手串”等標簽總能吸引無數關注。
浙江諸暨山下湖,這個因珍珠走紅的小鎮,最忙的珍珠蚌收穫季,在發生著什麼?
一天開上萬個珍珠蚌
開蚌夫妻日入800元
手起刀落,咔咔兩聲,河蚌應聲而開。
蘇師傅開蚌已相當熟練,他把鋒利的刀口瞄準蚌殼縫隙,憑著手腕的一股巧勁,只需兩秒,一個河蚌就被完全打開。
一旁的肖阿姨順勢拿起打開的蚌殼,將新鮮的蚌肉和珍珠一齊取出,裝入盆內。夫妻二人一個剖,一個挖,動作行雲流水,配合默契。不一會兒,瀝水盆就被裝滿了。
10月18日,潮新聞記者來到諸暨山下湖鎮開蚌場,這裡是當地珍珠養殖基地的集中開蚌地。一下車,魚腥味和泥土味撲面而來,滿目都是堆積如山的河蚌,戴著草帽的開蚌工人們忙碌在其間。
不到下午2點,肖阿姨夫妻倆就已經開出了大概8000個河蚌。“豐收季,我們打配合每天開一萬個沒問題,開得越多賺得越多呀。”肖阿姨一邊開蚌,一邊説。
他們和開蚌場上其他50多名開蚌工人一樣,來自湖南常德,另有約60人則是山下湖鎮本地村民。“我們老家有個魚塘,主要養甲魚,每年珍珠豐收季就來諸暨幹兩個多月。”肖阿姨今年10月4日從老家過來,準備幹到年底再回去。
夫妻二人穿著膠鞋,頭戴草帽,坐在一堆堆蚌殼中間,彎腰低頭開蚌。從早上5點開工,到傍晚5點結束,這樣的姿勢幾乎要保持12個小時。“中間吃飯、喝水、上廁所休息一下,一天下來,腰都直不起來。”
蘇師傅手臂曬得通紅,手上的白色手套被染成了黑灰色,上面還佈滿被蚌殼勾起來的線球。“剛開始開蚌,不熟練,受傷是家常便飯。”蘇師傅告訴記者,河蚌帶著泥水,一天下來,手都“泡發”了。
雖然辛苦,但收入他們滿意,所以一連幹了五年。“開一個蚌是8分錢,一天開1萬個蚌就是800元,兩個多月至少能賺五六萬元,這能抵得上我們養甲魚半年的收入,辛苦兩個月值得的。”
一天開1萬個河蚌,是怎樣的速度?
如果工作時間是12小時,就是大約4秒開一個蚌,這還沒有算進吃飯、喝水的休息時間。
然而,在開蚌場裏,日開一萬個河蚌幾乎是每人必備的“手速”。
山下湖本地人李阿姨開蚌30多年,純純的“老手”。60多歲的她,開起蚌來依然麻利,日開一萬個蚌不在話下。
“以前開蚌都是在自己村裏,現在全部集中在開蚌場了,我們幾個鄰居還能坐在一起邊聊天邊幹活,時間過得快的。”不開蚌的日子,李阿姨還能做一些插珠、施肥、清理雜物等活,“現在光靠珍珠一年收入就有5萬,生活很充實。”
養殖場老闆駱先生説,進入豐收季,整個開蚌場日均進場50萬個河蚌,忙碌的開蚌工人主要來自湖南和山下湖鎮本地。
有時淩晨都在發貨
珠寶城商戶們忙到飛起
在珍珠蚌豐收季,忙碌的不僅是開蚌工,各類珍珠商家也在為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和春節購物旺季備貨。
10月18日上午十點多,華東國際珠寶城開始熱鬧起來。很多店家線上線下兩不誤,一部分店員給前來購買的顧客展示商品,另一部分店員則忙著在直播間售賣當下的流行款。
“今年的珍珠行情特別好,母親節、國慶節等節假日,櫃檯前全部擠滿了人,很多款式都賣斷貨,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一天銷售額能到幾十萬元。”貝中寶珠寶的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正是有了這個經歷,現在商戶都提前幾個月開始備貨,畢竟“好貨難求”。
“這兩年,隨著珍珠走上時尚潮流前沿,‘忙碌’也成了大家的日常。”華東國際珠寶城的董事長何建良跟潮新聞記者邊走邊聊,“現在這個時間還不到人流量最多的時候,下午人更多。很多店舖甚至要忙到淩晨,把銷往世界各地的珍珠打包發貨。”何建良説,在諸暨,一粒珍珠,造就了一個産業;一個産業,成就了一座城市。
據悉,浙江省諸暨市山下湖鎮有“中國珍珠之都”之稱,這裡擁有全球最大的淡水珍珠交易市場,佔世界淡水珍珠總産量的73%,全中國淡水珍珠總産量的80%。去年山下湖鎮珍珠産品銷售額超400億元,今年預計會再創新高。
而就在幾年前,諸暨的珍珠市場還遠不是現在這番熱火朝天的模樣,産量高但銷量平平是常有的現象。
“在山下湖鎮‘觸網’後,珍珠搭上了直播間的順風車,線上銷量已經全面超越線下。”華東國際珠寶城創新發展部經理袁小鵬説,華東國際珠寶城商鋪數量已經超2000家,很多做生意的珠農年收入頗豐:“山下湖開啟電商直播的珍珠商戶已經超過5000家,這個數據還在增長。”
來源:潮新聞 | 撰稿: 金檬 朱高祥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