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諾貝爾經濟學獎 為什麼是她?
發佈時間 | 2023-10-10 09:02:28    

   又是一位女性!

  今天,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開獎,沒有開雙黃蛋、三黃蛋,螢幕上只有一個名字:克勞迪婭·戈爾丁,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

  今年的諾貝爾獎,看來特別青睞女性。

  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這些自然科學獎裏,都出現女性得主。要知道,一百多年來,物理學獎只頒給了5位女性。

  同樣,經濟學獎史上僅有三位女性得主,還得加上今天這位。

  一位研究女性的經濟學家

  這位諾獎得主,不僅自己是女性,她還是研究女性的,領域是女性勞動力市場的研究。

  克勞迪婭·戈爾丁接到了諾獎委員會的通知,她很驚訝,也非常激動。很可惜,在今天的發佈會上,委員會想現場連線,她並未接電話。

  為何諾獎頒給她?諾獎的官方解釋是,她是第一個提供幾個世紀以來女性收入和勞動力市場參與情況的人,這也是她的開創性所在。

  通過研究兩百年來的全球女性勞動力市場,她發現,時代、國籍、家庭等等,都可能是性別差距的來源。

  從農業時代到工業社會,女性參與勞動力市場的程度,對經濟發展做的貢獻,以及收入變化,都在不斷變化中。

  克勞迪婭·戈爾丁的一大貢獻,就是揭示了這一變化的驅動力,還指出了性別差異持續至今的主要原因。

  北大教授:頒給她視角獨到!

  研究女性的學者獲此殊榮,經濟學界怎麼看?開獎的第一時間,潮新聞記者連線了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

  “把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克勞迪婭·戈爾丁非常合適,視角獨到。”曹和平表示,克勞迪婭關於女性參與勞動力市場的理論研究,是20世紀90年代芝加哥大學教授加裏·貝克爾的家庭經濟學之後,又一個對勞動力資源的闡釋和推進。

  曹和平分析,過去40年間,經濟學界對女性勞動力進入市場的特點以及一系列社會結果的描述是比較缺失的,克勞迪婭補上了這一塊。

  “女性參與勞動力的比例越大,對經濟的發展重要性更突出,社會的發展程度就越高。克勞迪婭的研究進入主流經濟領域,表明對勞動力市場的研究逐漸深入和成熟,走向了新的階段。”曹和平説。

  經歷數十年的變遷,經濟學也在悄然改變。由當初的貨幣理論、金融理論,到如今的行為經濟學、勞動經濟學,人們越來越看中它對工作、生活的意義。

  有人發現一個現象,諾獎過去頒給理論研究者更多,這幾年一反常態,更偏重於實踐,比如去年的得獎者伯南克,他是出手拯救美國金融危機的“頭號人物”。

  曹和平認為,任何一門科學理論,走向了成熟以後,就會出現這種現象。

  比如物理學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物理學的理論大廈日趨成熟,大家會發現,在這一段時間,物理學獎經常頒給實驗物理學家。

  同樣,經濟學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走向成熟以後,經濟學家在原來的理論大廈中,要做出一個比較大的創新,或者有顯著的進步,就更難了。

  “所以,經濟學理論成熟了以後,它應該走向更新的形態。”曹和平説。

  無論是物理學獎還是經濟學獎,不再是紙上談兵,不再拘泥于實驗室,而是走向實際,走向社會,它是尋找新理論的起點。

  諾獎的錢,越發越多?

  此外,2023年諾貝爾獎的獎金又雙叒增加了。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2023年,每項諾貝爾獎的獎金都將增加100萬瑞典克朗(約合65萬元人民幣),達到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715萬元人民幣)。

  這也是這一百多年來,諾貝爾獎最高獎金金額。

  自諾獎設立以來,獎金額度也一直在變化,和諾獎人選一樣,每年獎金髮多少,有點開盲盒的意思。

  1901年,首屆諾貝爾獎獎金為每個獎項25萬瑞典克朗,到2001年漲為1000萬瑞典克朗。但到了2011年,由於股市表現不佳,諾貝爾基金會當年投資虧損,獎金從1000萬瑞典克朗降至800萬,到2020年,才重回1000萬瑞典克朗。

  有人好奇,為何諾獎獎金越發越多?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去世的前一年,他簽署了一份遺囑,寫下他畢生致力於實現的目標。

  據遺囑所述,當時他所剩的資産超過3100萬瑞典克朗,諾貝爾本人願意將自己幾乎全部的財産成立基金,以其年息作為獎金,獎勵在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以及和平領域為人類作出卓越貢獻的人。1969年,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諾貝爾,又增設經濟學獎。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基金會只能投資于“安全證券”,這在當時主要是指高信用低風險債券或由這類證券支援的貸款,或者由房地産抵押支援的貸款。

  但經歷兩次世界大戰,還有經濟蕭條,以及繳納的稅負,諾貝爾基金資産管理一度陷入困境。1923年,諾貝爾獎獎金降至歷史低點,為11.49萬瑞典克朗。

  重壓之下,諾貝爾基金會做出了違背諾貝爾先生遺囑的投資決定,但這一決定又與時俱進的。在基金會董事會的要求下,20世紀50年代初,經瑞典政府批准,董事會有了自由投資的許可權,不僅可以投資于房地産、債券和有擔保的貸款,還可以投資大多數類型的股票。同時,基金會獲得了政府的免稅優惠資格,大大減輕了其資金壓力。

  基金會稱,到2022年底,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資本市值已達到57.99億瑞典克朗,使得基金會有餘力提高獎金。

  近十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2022年

  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被授予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道格拉斯·戴蒙德(Douglas Diamond)以及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家菲利普·迪布維格(Philip Dybvig)三名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在銀行和金融危機方面的研究。

  ——2021年

  戴維·卡德、喬舒亞·D·安格裏斯特和吉多·W·因本斯等三位經濟學家,因對因果關係分析的方法學貢獻而獲得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0年

  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obert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兩位經濟學家,因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而獲得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9年

  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等三位經濟學家,因對緩解全球貧困現狀提出實驗性方法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8年

  美國耶魯大學的威廉諾德豪斯以及紐約大學的保羅羅默共獲殊榮,以表彰兩人將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引入長期宏觀經濟模型分析框架,所作出的貢獻。

  ——2017年

  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泰勒因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而獲獎。泰勒通過研究和探索有限的理性、社會偏好及缺乏控制力的後果,證明了人類特質是如何影響個人決定,以致影響市場效果的。

  ——2016年

  哈佛大學的奧利弗哈特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本格特霍斯特羅姆,因對契約理論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5年

  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因研究消費、貧困和福利方面獲得當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4年

  被譽為當代“天才經濟學家”的法國經濟學家讓梯若爾,以對市場力量與調控領域研究的貢獻而獲獎,打破了多年來美國經濟學家壟斷經濟學獎的現象。

來源:潮新聞    | 撰稿:何泠瑤 甘居鵬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