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亞運會網球比賽已收官,浙江網球熱仍會持續
發佈時間 | 2023-10-01 16:07:50    

   9月30日,杭州亞運會網球項目全部收官,中國隊收穫男子單打、女子單打兩金一銀的好成績,尤其是這枚男單金牌,國人期待了整整29年。

b0e.jpg

  回顧本屆亞運會網球比賽,無數精彩與感動在腦海中回蕩。

  萬眾矚目的吳易昺,首秀贏球,24歲大男孩看到場邊的父母終於沒有忍住眼淚;女雙頭號種子楊釗煊負傷,坐著輪椅遺憾離場;43歲的巴基斯坦高齡組合,第七次征戰亞運;菲律賓“天才少女”與日本對決時,完成不可思議的逆轉;中國金花鄭欽文與朱琳首戰亞運,會師決賽攬下金銀牌……還有全場排山倒海的歡呼聲,讓每個中國選手都感受到了主場作戰的榮耀。

  遇到明星選手上場時,能容納萬人的“小蓮花”,常常會座無虛席。

  雖然網球相比乒乓球羽毛球,在國內仍然缺乏基本盤。裁判需要一遍一遍提醒觀眾注意觀賽禮儀,因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現場看網球,還不懂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熱情。

  但網球在中國、尤其是在浙江的發展潛力,也是毋庸置疑。

  競技體育在一座城市的發展,需要投入,這種投入並不僅僅是運動員家庭的財富,還有氛圍、格局乃至一座城市的底蘊。浙江游泳之所以強,除了專業隊的悠久傳統之外,還因為民間有著許多泳池,這樣的普及度在全國屈指可數。

  隨著亞運會的召開,浙江的體育軟體硬體都日新月異,大小賽事不斷,普通人參與網球的門檻正在降低。

  首先就是球場。網球的場地比較大,一個標準的網球場相當於四個羽毛球場。但一個網球場最多容納4個人打,而4個羽毛球場可以容納近20人。如果只從性價比考慮,網球場建設的投資回報率明顯小得多。但在浙江,這不是問題。

  據測算,目前杭州全市網球場大致有170片左右,浙江省目前擁有網球場不下2000片,這已是一個十分可觀的數字,要知道,2022年浙江省體育場地統計調查中,游泳場地也只有2948個,浙江網球的硬體土壤正在越來越厚。2022年,杭州蕭山還引進了浙江首片紅土網球場,慢慢與國際接軌。

  其次是賽事。這幾年,隨著浙江網球少年數量越來越多,形成規模的業餘網球賽事也如雨後春筍,不僅有舉辦了近40屆的傳統賽事——浙江省業餘網球公開賽,市、縣級的賽事也層出不窮。

  今年,杭州市網球協會還引進了網球UTR認證賽,與國際接軌,讓熱愛網球的青少年們不出杭州就能獲得認證。

  最後是投入。打網球的成本很高,網球的裝備,球拍、球鞋、球服以及護腕球襪等每年加起來的費用不便宜,尤其是培訓費。在杭州,有家長透露,一節私教課600元,一堂大課400元。進西班牙的納達爾網球學校或美國的尼克·波利泰尼網球學校,一年的花銷多達60萬元。國內接受高水準專業訓練的費用,也多達30萬元。從5歲到18歲,一個網球少年的投入,最少説法是250萬元人民幣。

  更重要的是家長和孩子,得舍得在精力上投入,這是以學業為先的家長,難以跨過的門檻。

  杭州網球少年張家銘是一個三年級小學生,學網球快兩年了。因為起步晚,為了追上進度,他一週訓練6次,每天2點半從學校接出來送球場,訓練兩個小時。暑假是上午2小時,下午3小時,兩年間從未間斷。

  孩子的生活,除了學習,就是網球。家長也幾乎全身心投入。

  張家銘的爸爸事業穩定,孩子的訓練,他兼任司機、保姆和球童。他説:“最累的就是要一直彎腰撿球。”

  不過家長們認為,這是很值得的。“對孩子的身體素質、耐心、意志力、獨立性都有很大提升,自信也越來越強。”張家銘媽媽單姐説。而且,參與UTR比賽和別的比賽不同,輾轉多個城市,多打幾場,接觸到不同的人,也讓孩子見識更大的世界。

  “打網球,身體的對抗性比較少,不容易受傷。很能磨練一個孩子的受挫力,也能培養吃苦耐勞的體育精神,不管以後能走多遠,這個過程也是很有意義。”

  還有一個原因,賽事小眾,就有更少的對手,更高的名次,如果成績夠好,對於未來升學、留學都是加分項。“我們也想給孩子多一條路徑。”單姐説道。

  這些年,家長的理念也在轉變。以前都是教練去招生,苦口婆心勸説家長,讓有天賦的孩子來訓練。現在,家長們會主動來了解適合孩子的項目,為他們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

  6天亞運會網球賽程,記者在球場邊遇到了許多帶著孩子來看球的家長,他們都希望為孩子培養一下網球興趣,比孩子更迫切。恰恰是這群有經濟實力又注重體育的家長,為網球的普及打下基礎。

  不可否認,網球是屬於中産家庭的體育選項,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有的産物。但浙江,有潛力成為網球發展的一處沃土。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王靜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