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杭州第19屆亞運會火炬傳遞寧波站將在北侖舉行。東海之濱的寧波,再一次迎來聖火傳遞。
以中國港口博物館為起點,170名火炬手將沿12.7公里的路線,接棒跑過梅山灣沙灘公園、吉利汽車製造基地等標誌性點位,最終到達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集裝箱碼頭,完成亞運火炬“薪火”在寧波的傳遞。
火炬傳遞,展現的不僅是體育的獨特魅力,更是城市的精神風貌。寧波人可能還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是先從北侖港的四期碼頭開始傳遞,隨後轉場至寧波市區,最後前往杭州灣跨海大橋,總運作距離162公里,傳遞距離12.8公里。
時隔15年,寧波火炬傳遞路線有了大改變:火炬手不再轉場,而直接選取海上絲綢之路起航點和浙江開放時間最早、開放程度最高、國家級功能區最集中區域之一的北侖進行傳遞。傳遞路線的變化,折射寧波港口與城市發展的嶄新形象,更彰顯了寧波從三江口時代“跑”向海洋時代的創新意識與開放胸懷。
(一)
港口是寧波最亮的名片。2008年奧運火炬在寧波的傳遞,就是從港口開始的。
北侖港四期碼頭位於穿山半島北側,于2002年開建。奧運火炬抵達的時候,四期碼頭進入工期收尾階段。55米寬超級碼頭,等待著全世界集裝箱船的靠泊。
“非常激動!”回憶起當時情景,作為第一棒火炬手的橋吊能手竺士傑歷歷在目。“2008年對當時的寧波-舟山港而言意義非同尋常,得益於港口一體化的啟動推進,當年寧波-舟山港的集裝箱吞吐量突破了1000萬標箱,躋身全國前三。”
多年來,寧波一面積極開拓岸線碼頭資源,一面加快傳統港口現代化轉型。2015年,寧波港、舟山港實現了歷史性合併。今天的寧波舟山港,已成為年吞吐量超10億噸、擁有200多個萬噸級以上泊位的全球第一大港。
時隔15年,火炬傳遞再次來到寧波舟山港。作為亞運火炬傳遞寧波站終點,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正對標“世界一流的千萬標箱級智慧碼頭”,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革。
在這裡,一輛輛藍色的無人集卡碼頭來回穿梭,橋吊司機坐在數十公里開外的操作室對著螢幕撥動手柄,就能操控橋吊把箱子吊上船,穩、準、快!港區還形成混線作業新工藝,配合大數據平臺與數字孿生可視化系統,實現“看的到、聽得見、能指揮、可預判”。
從穿山港區到梅山港區,並不遙遠的距離,折射的卻是一個港口從“大”到“強”的蝶變。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寧波站 “壓軸”登場的也是竺士傑。“能夠兩次在自己熟悉和熱愛的碼頭舉火炬奔跑,無比自豪!”他動情地説。
(二)
以港興城。今天的三江口一帶是“寧波港”最早的港埠,遍佈世界的寧波幫從這裡起步。
2008年5月22日,奧運火炬從慶安會館出發,沿江東北路、江廈橋、中山西路、望京路、永豐路、解放橋傳遞,向世界展示寧波這一港城的別樣魅力。經過持續多年的提質升級發展,今天的三江口片區舊貌換新顏,成為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感的寧波城市地標。
從古港邁向新港,從“老底子”市中心“跑”向時尚濱海新城。
此次,亞運火炬傳遞首站設在了中國港口博物館。博物館所在的北侖春曉街道,用20年時間完成了從“鄉”到“城”的變遷。伴隨寧波開發開放步子的加快,春曉在萬畝海塘中矗立起工業園,近些年更“平地起高樓”,打造“國際化濱海秀美之城”樣板小鎮。
梅山灣遊步道、梅山紅橋、現代化的吉利汽車梅山製造基地……梅山島已成為特色鮮明的保稅港、休閒宜居的生態島和充滿活力的臨港城。作為寧波城市濱海發展戰略的主陣地主平臺之一,今天的梅山,正加快從濱海港區向海洋新城跨越。
(三)
開放是寧波最大的優勢。15年前,33名火炬手在剛建成通車的杭州灣跨海大橋上迎風奔跑,成為奧運火炬傳遞的靚麗風景。
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大大加速了寧波融入長三角的步伐,為區域經濟社會轉型注入強勁動力。時至今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已成為全國最忙碌的跨海大橋之一,日均流量突破5.5萬輛。
北侖是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核心承載地
不止是大橋。伴隨一系列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政策出臺,寧波開放的步子越邁越大。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落地,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設立,大平臺帶來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2022年,寧波舟山港完成年貨物吞吐量超12.5億噸,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全市完成自營進出口總額12671.3億元,增長6.3%,佔全國比重3.01%。
伴隨亞運火炬的傳遞,寧波開放發展的新景象一一展開。
作為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樞紐,寧波北侖區構建高能級平臺、發展高品質貿易,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2022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518.6億元,比2002年擴大16.5倍;春曉融入寧波濱海發展戰略,現代港口體系和海洋産業體系為支撐的“一帶二軸三片”空間結構逐步成型;聚焦能級卓越的國際貿易港定位、梅山相繼建成整車進口、食品冷鏈、出口前置倉等特色貿易平臺,年交易額突破1200億元……
時隔15年、2次火炬傳遞,寧波加快從三江口“奔”向大海。瞄準現代化濱海大都市這一目標,寧波鼓風揚帆,再次出發。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翁雲騫 周松華 王凱藝 王波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