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箱稱一下重量,我們轉運到車上……”9月4日下午,在位於寧波的杭州亞運會火炬轉運現場,2000多把火炬被整齊裝入箱內,按照浙江11個地市分類擺放,等待著各地市專班工作人員前來轉運。
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將於9月8日開始,從9月8日到20日在浙江11地市依次傳遞。在今天的火炬交付現場,杭州、寧波等11地市代表共同上臺接受火炬,這也意味著萬眾期待的杭州亞運會火炬傳遞活動準備就緒。
“我們麗水火炬傳遞總共是170棒,等下還要過個秤,確保火炬在不開箱的情況下不會少一支。”現場,麗水市火炬傳遞工作專班負責人楊必松盯守著轉運過程介紹,這批火炬預計今晚就能到達麗水,“心情很激動,我看了一下我們火炬的流線設計非常漂亮。”
杭州亞運會火炬名為“薪火”,設計理念源自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薪火”以玉琮為表徵,整體高730毫米,凈重1200克。火炬上半部分為丹桂金,從“腰線”往下漸變為亞運主題色“虹韻紫”。炬基以八條水脈為文明之脈,代表浙江八大水系。炬身以良渚螺旋紋為演化,形似指紋;炬冠以玉琮語意為特徵,方圓相融,昂然而立。出火口設計源自“琮”最早的甲骨文字形,寓意“光在內週而复始”。其延展物資還有採火器、採火棒、火種盆、火種燈、火種盒、引火棒、火種燈箱、火炬支架等,都由中國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研究院院團隊設計完成。
浙江線上記者現場了解到,杭州亞運會、杭州亞殘運會的所有火炬及其延展物資均由寧波方太集團生産並捐贈給亞組委。“這次火炬最大的特點就是防風防雨能力強。”杭州亞運會賽事總指揮部火炬傳遞指揮中心副指揮長杜作鋒表示,為了使火炬能夠適應長時間的戶外燃燒、適應多種複雜天氣環境,“薪火”火炬歷經2年研發製造,從根源上實現了火力最大化和防風防雨性的最強化,確保火焰能夠在風速達8級暴風和大雨狀態下持續燃燒,且火種清晰可見,在抗風、耐高溫等方面都刷新多項記錄。
同時為確保火炬燃燒的穩定性,生産團隊圍繞自主研發的直噴火穩焰技術、密簇網燃燒技術、大孔導流防雨技術、雙射流混合技術四大燃燒技術,開展了燃燒系統專項突破。測試人員反覆測試,累計編制26份試驗指導書,出具測試報告超60份,先後突破了工藝、材料、生産等多項技術瓶頸。
杜作鋒介紹,9月8日在杭州啟動火炬傳遞後,將按照湖州、嘉興、紹興、寧波、舟山、台州、溫州、麗水、金華、衢州的順序進行傳遞活動,如果遇到特殊天氣將作機動調整。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陳雷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