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中華神鳥”的回歸之旅背後,看浙江的這座小島如何迎來“重生”
發佈時間 | 2023-08-16 09:09:04    

   蔡厚才攀緣在礁石上,腳下白浪撞擊著海岸,溫州平陽南麂列島的無人島——平嶼島因陌生人造訪,多了一絲活力。

  白身黑頭的中華鳳頭燕鷗展翅盤旋在平嶼島上,環繞海島,鳥聲長鳴,恍若一曲出世精靈綻放之舞。

  南麂列島國家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原總工程師蔡厚才在島上工作了30多年,中華鳳頭燕鷗是他心頭最關切的物種之一。

  “中華鳳頭燕鷗,被亞洲觀鳥者稱為‘神話之鳥’。”蔡厚才説,它們在1861年首次被發現,但是種群數量稀少,非常罕見。1937年在青島附近的島嶼上,我國的動物學家採集了一共21隻中華鳳頭燕鷗的標本後,此後的63年間,這種鳥就好像在全球都消失不見,仿佛它們從未在地球上生存過一般。直到2000年,它又一次悄無聲息地出現,在馬祖列島有人拍到了8隻中華鳳頭燕鷗。

  消失了63年的物種又一次出現,這無疑給鳥類學者打了一劑強心劑,在那幾年間,它在鳥類圈中的風頭可謂一時無兩,這份猶如“神話”般失而復得的經歷才讓人們稱它為“神話之鳥”。

  中華鳳頭燕鷗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量少而珍稀,針對它的保護工作,在南麂列島的無人島上迅速鋪開。

  今年,南麂列島的招引工作正式開始,在無人島之一的平嶼島上,一片草地上放置了200多個假鳥模型,24小時迴圈播放鳥叫聲,吸引中華鳳頭燕鷗停留島嶼。

  兩個白色小屋安置在島上,工作人員在小屋內安靜觀察、記錄中華鳳頭燕鷗的一舉一動。從今年4月開始,工作人員在平嶼島上已堅守4個多月、120多個日日夜夜,克服了無水無電、狂風暴雨等常人難以克服的困難,終於等來了成功的喜悅。

  “今年首次實施的招引工作,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讓中華鳳頭燕鷗成功在島上孵出幼鳥。”蔡厚才説。

  南麂列島,位於浙江省鰲江口外30海裏的東海,距鰲江港56千米,離台灣島約150千米,隸屬平陽縣。區域總面積200平方千米,陸域面積11.3平方千米,由大小52個島嶼組成。海洋風光秀麗,生態保持良好,1990年成為中國首批5個海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貝藻類海洋自然保護區,被譽為“貝藻王國”。

  1998年成為我國第一個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今年2月還成功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神話之鳥”盤旋在南麂列島上空,陸地上皆是貝藻寶藏,南麂列島已記錄到各類海洋生物2155種,其中貝類422種,大型藻類186種,約佔全國的20%和浙江省的80%。發現了黑葉馬尾藻等3種大型海藻新種和4種微小型藻類新種,其中有2種還首次以南麂地名來命名,分別南麂蹄狀藻和南麂側鏈藻。

  南麂列島海島環伺,無人島居多。

  蔡厚才説,風光旖旎的海島在保護生態多樣性方面,佔據關鍵性的一環。比如南麂列島的無人島中,有鳥島、蛇島,鳥島中的如下馬鞍島是黑尾鷗的繁殖地,曾一次性觀察到2000隻黑尾鷗繁殖群體。“平嶼島,是中華鳳頭燕鷗棲息繁育的地方,因神話之鳥的神秘色彩,平嶼島在鳥類愛好者心中的地位也與眾不同。”

  在貝類藻類多樣性保護上,島上的潮間帶則體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分沙灘、泥灘、岩礁各種類型潮間帶,“南麂島上,漲落潮最大潮差接近7米,潮間帶貝藻類、甲殼類等海洋生物種類特別豐富,比如藤壺,它是活的,漲潮時,觸手像花蕊一樣伸出來,還有海佛手、石鱉、蛇螺、荔枝螺、貽貝等”,蔡厚才説。

  在島上工作了30多年,南麂列島對於蔡厚才來説,像是自己的一個孩子,“看著它一點點變好”。1993年,年輕力壯的蔡厚才剛來島上,被島上資源破壞的狀況驚心,“山上曬滿了從海上捕來卻無法食用的小魚小蝦,潮間帶岩礁上的貝藻類則被採得光禿禿的。”

  南麂列島資源得天獨厚,如何在保護生態資源和居民增收之間取得平衡?蔡厚才把青春奉獻給了這項事業,“一方面保護生態,另一方面,我們也指導島民開展生態旅遊和生態養殖”。

  30年過去,島上修建了彩虹公路,有限制地發展了生態旅遊,沙灘水清貝多,譜寫了一齣生態民生和諧發展的共富之曲,“特別是,大黃魚倣野生養殖産值已超億元,漁民增收效益明顯。”蔡厚才説,事實上,南麂列島的生態保護,是島上一代一代島民的付出和辛勞而來,是島民精心保護的一幅畫卷。

  碧海仙山,海島環伺,幾十年來,海越清,魚越肥,貝更多,沙灘更乾淨,南麂列島生態多樣性的魅力讓人流連忘返。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章然 阮西內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