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篆刻文化流千古,非遺薪火永傳承——踐行文化自信看青年
發佈時間 | 2023-08-12 09:49:05    

   引言:文物和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鋪開了新時代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畫卷。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近日,廈門大學“‘流篆千古’非遺文化尋訪”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浙江杭州開展實踐調研。

圖片1.png

  調研:探尋用非遺講好中國故事新路徑

  實地調研前,實踐隊召開了“用非遺講好中國故事研討會”,並在第一站前往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通過紅色教育堅定理想信念,啟迪和引導實踐方向。通過調研中多次研討,實踐隊聚焦“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華文化”的目標,以金石篆刻非遺為切入點,踐行用非遺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華文化的現實路徑與創新模式。

  調研過程中,實踐隊在電影學院團委書記鄭娟的帶領下深入調研了海內外研究金石篆刻歷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響最廣的國際性研究印學、書畫的民間藝術團體—西泠印社及其附屬地點,包括印學博物館、西泠印社社址、西泠印社美術館、杭州書畫社、浙江省博物館等地點,切實感受金石篆刻自身深厚的文化內涵與非遺魅力,共同重溫金石篆刻發展歷程,深入了解金石篆刻與教育、科技、經濟等的有機融合。實地調研發現,金石篆刻從文化教育與非遺普及、科技創新與數字轉型、政府扶持與市場活力、文化交流與國際合作等各方面聯合打造中國文化名片,讓非遺成為走向世界的文化符號。

圖片2.png

圖片4.png

圖片6.png

  交流:增添用非遺講好中國故事新動力

  實踐隊與金石篆刻傳承人、金石篆刻産業從業者、金石篆刻青年代表及愛好者展開採訪交流。福建省篆刻學會副會長陳勝凱細緻闡述“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的篆刻藝術及其發展困境;金石篆刻産業從業者分享了非遺背後蘊含的巨大市場潛力與文創發展空間,強調非遺文化對激發經濟活力的重要作用;金石篆刻代表青年與愛好者則流露出對金石篆刻未來的期望。實踐成員體會到既要主動爭取政府扶持,又要積極激發市場活力;既要在代代傳承中賡續非遺薪火,又要為篆刻絕活注入青春力量;既要讓金石篆刻在精彩生活中得以活化,又要在數字生活中煥發生機。

圖片8.png

圖片14.png

  實踐:落實用非遺講好中國故事新戰略

  實踐隊始終秉持著實踐育人的理念,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實踐隊成員動手體驗金石篆刻勞動教育,在方寸之間彰顯文化自信,在手起刀落中吐露情感。下一步,實踐隊還將以公益課堂、微視頻等形式傳遞非遺魅力與實踐成果,也將一如既往腳踏實地,紮根實踐土壤,以實際行動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華文化貢獻青春力量。

圖片15.png

  結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 非物質文化遺産作為中華文化的根和魂,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持續提升中華文明自信力。身為青年,有責任讓非遺延續根脈,讓非遺走向世界。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林瑩婷/文 實踐隊/圖    | 責編:徐敏娜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