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佔全國份額12.6%
發佈時間 | 2023-08-12 09:05:43    

   今年上半年,浙江招引外資的成績很亮眼。實際使用外資129.4億美元,同比增長7.3%,佔全國份額12.6%,規模居全國第三。

  要知道,去年全年浙江的該項排名是全國第五。從五到三,在全球經濟格局巨變的當下,來之不易。全球經濟低迷的形勢下,外企把真金白銀投進來,究竟看中了浙江什麼?

  在浙江,尋得夥伴

  車行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記者沿著平善大道,經過一座座尼得科集團旗下的工廠。前身是日本電産的尼得科集團,從2002年開始陸續在浙江平湖投資,如今,已有16個工廠落戶平湖。

  尼得科最新增資的尼得科汽車馬達(浙江)有限公司,總投資額達3億美元,是集團在海外最大的投資項目。

  為什麼尼得科願意數十年如一日,持續加碼平湖?在汽車馬達公司産品技術部長李營看來,完善的産業鏈配套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汽車馬達公司而言,集團周邊的15個工廠,大多與其存在供應鏈關係,不僅降低了物流成本,供貨品質也有保障。

  外資企業的發展也帶動鏈上更多浙江民營企業探索更高品質的産品。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平湖當地,就有13家民營企業成為汽車馬達公司的供應商。例如,由平湖經開區牽線,民企浙江德福精密驅動製造有限公司成為汽車馬達公司的聯接組供應商。德福公司董事長李德進介紹,日方此前派駐了專家,對生産過程中的品質參數給予指導。

  鏈主企業的帶動與本土企業的成長,共同造就了浙江日臻完善的産業鏈。不僅如此,外資企業的進駐,也帶來了旺盛的消費需求,為服務業帶來機遇。在中日(平湖)産業合作園,楓葉國際學校、卡迪夫公學等一批國際學校落地,日式酒店、星級連鎖酒店等服務設施俱全。“連日料店也漸漸多了起來。”有公司員工説。

  不但培養供應商,外資企業也為當地培養了大批優質的技術人才。

  德資企業德默菲換熱器(平湖)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沈亞風介紹,公司成立以來,技術員工留存率90%以上。“焊工在上崗前,先要到德國總部培訓至少3個月,之後也會持續培養,幫助工人精進技術。”沈亞風向記者介紹。

  借助越來越廣的“朋友圈”,浙江的外資招引之路越來越市場化。

  7月19日,碧迪醫療大中華區創新中心在杭州市拱墅區正式落成。生命健康産業,是杭州市重點打造的五大産業生態圈之一。去年以來,拱墅區先後與福布斯中國、金杜律所等仲介機構展開重點合作,與啟明創投、康橋資本、樹蘭醫療等生命健康領域優質創投機構聯動,吸引外資企業的目光。

  在第二屆浙江省數字醫療健康産業杭州峰會上,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就曾表示:“阿斯利康將通過位於杭州的中國東部區域總部,連結政産學研醫投等跨界夥伴力量,共同為中國數字醫療生態圈注入新動力 。”

  在浙江,擁抱市場

  過去,全球投資者看中國,是一個面向全球的低成本製造基地,七成投資集中在製造業,産品以出口為主。如今,這一趨勢正在變化。製造業和服務業外資,都把進入中國市場作為投資中國的最主要原因。

  在位於平湖經濟開發區的歐洲産業園,廠房已經滿滿噹噹,德默菲換熱器(平湖)有限公司的廠房已經明顯不夠用了,“剛剛拿到了政府審批的4萬平方米2期廠房用地,要大膽接單了。”沈亞風説。

  2018年投産的德默菲,營業額已經從當年的2000萬元飆升到2022年的1.6億元。這背後,是不斷擴張的中國市場。

  “我們建設中國工廠,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打開中國市場。”沈亞風説。

  據了解,目前,德默菲在平湖生産的産品,有40%用於國內銷售。接下來,將在産值不斷增加的前提下,將中國市場銷售的佔比提升至80%。

  “我們的産品主要供應冷庫、冷鏈、物流及能源領域,而中國在這些領域前景廣闊。”沈亞風判斷,中國市場還在不斷擴展。例如,隨著中國促消費政策不斷加碼,越來越多商超集團會需要冷鏈設備,這將為德默菲打開廣闊的市場。

  在位於麗水縉雲縣的肖特玻管(浙江)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環宇也表示,中國是肖特集團最重要的市場之一,“中國有‘健康中國2030’目標,對藥品包裝的升級換代有強烈的需求,而肖特集團在中硼硅玻璃,即高品質藥用包裝材料行業擁有百年經驗和專業技術,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在中國投資建設玻管工廠,將玻璃熔煉技術引入中國,積極支援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

  還有一個新趨勢,外資企業開始在中國佈局研發中心,同時與中國本土的産業鏈産生更加緊密的連接。

  今年5月,漢希科特中國微系統應用研究院在平湖開業。這是微機電系統(MEMS)感測器領域頂級研究院——德國漢希科特應用研究院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分支機構。

  近年來,整合化、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智慧化成為感測器的整體發展趨勢,而MEMS感測器就是這一趨勢下的重要方向之一,被廣泛運用於手機、可穿戴設備、汽車等領域。

  漢希科特(平湖)總經理鐘銳介紹,公司創立的初衷,就是希望將德國先進的MEMS製造技術在中國市場實現國産化,嘗試將各類高品質感測器應用到相關産業領域。她判斷,國內擁有巨大的MEMS市場。根據賽迪顧問的報告,2023年中國的MEMS市場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

  為鼓勵設立和發展外資研發中心,浙江近日出臺了指導意見。其中提到,用設立獎勵、科研激勵、稅收支援、産學研合作、研發用地保障等措施支援外資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同時,提高外資企業研發便利度,鼓勵引進海外人才,提升智慧財産權保護水準。

  在浙江,收穫心安

  “亞運會期間,是否會對企業生産和運輸有限定?能否提早發佈相關資訊,讓我們多些時間協調配合?”

  “公司能源費用佔生産成本的比重較大,負擔很重,今年的電價會便宜些嗎?”

  7月28日,由浙江省商務廳牽頭舉辦的日韓外資企業專場圓桌會上,與會企業紛紛提出自己的訴求,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及省投促中心、外資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參會,現場解決或記錄企業的問題。這樣的圓桌會和企業調研,今年已經辦了20余場。

  “我們先後舉辦了美資企業、製造業外資企業圓桌會,發揮外資企業圓桌會制度機制,與外資企業、商協會保持常態化交流。”省商務廳副廳長石琪琪説。

  “浙江的營商環境是很優越的,這一點我相信是許多外資企業的共識。”參加圓桌會的杭州松下馬達有限公司董事李波説。

  杭州作為浙江省會城市,吸引了大批外資企業落地。而浙江的山區縣,也有獨特的吸引力。

  縉雲的肖特玻管,是肖特集團在華最大的投資項目。“在調研選址時,縉雲在我們的考量清單中一直是靠前的。肖特早年在縉雲有一家客戶,雙方保持了多年的良好合作,於是肖特就在2012年和這家客戶在縉雲成立了一家醫藥包裝合資公司。此後,肖特總部和縉雲的接觸逐漸頻繁。在接觸過程中,我們感受到縉雲重商守信的營商環境,所作承諾逐一兌現。這對外企非常關鍵。”肖特玻管總經理陳環宇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

  同樣努力的,還有衢州。“衢州已經實現了市縣統籌招商‘一盤棋’。”衢州市投促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衢州市建立了招商項目流轉機制,避免轄區內縣(市、區)、開發區等平臺“挖墻腳、比政策、耗資源”。

  通過定期召開市縣統籌工作協調會,衢州內部的招商項目統一歸口、集體研判、跨區流轉,促進資訊交流、提升招商實效。截至目前,已累計流轉製造業招商引資項目資訊136條,總投資2093億元。

  今年,浙江定下了“投資浙裏”全球大招商年的目標,在全省上下掀起新一輪海外招商熱潮。今年上半年,全省“走出去”招商團組已達125個。

  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浙江將繼續打響“投資浙裏”知名度,健全外資企業圓桌會議機制和在華商協會常態化交流機制,持續完善政策體系,優化營商環境,拓展基金招商等新渠道,深入推進優服務、穩企業、促發展。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執筆 拜喆喆    | 責編:徐敏娜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