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一邊“過剩”,一邊擴産,這個超卷賽道浙江做得咋樣?
發佈時間 | 2023-07-14 06:39:49    

   眼下,比天氣更火熱的,可能要數光伏産業擴産潮。

  據國際能源網統計,今年5月,有30多個光伏製造業相關項目簽約、開工、投産,到了6月,這一數字漲到50多個,短短3個月間,新增簽約投資金額高達5694.72億元。

  簡直是千軍萬馬齊登場!

  然而,山雨欲來風滿樓。過去半年,從硅料到硅片,從電池到組件,光伏各環節産品價格持續走低,引發國內外市場情緒波動,産能“過剩之爭”由此塵囂甚上。此前,在上海舉辦的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大會上,就有頭部企業負責人斷言:“今後兩三年,會有超過一半的企業被淘汰出局。”

  這一超卷的賽道上,浙江排在什麼身位?火熱和內卷之下,新一輪洗牌期要來了?

  (1)超預期增長

  下午1時許,記者來到晶澳科技義烏基地時,只見物流倉庫外的馬路上,30多輛集卡車分兩列排開,極為壯觀。“不是運硅片進來,就是運組件出去。”總經理助理尤計國介紹,作為晶澳科技回歸A股後首個募投項目,義烏基地于2020年9月投産,2021年創造産值100余億元,2022年産值已經突破200億元。

  這是何等高速的增長勢頭!

  同樣上揚的,還有東方日升義烏基地。走進組件車間,一條通道兩側,右邊電池劃片、上焊,左邊玻璃上料、覆膜。隨後,在機械臂操作下,兩者合二為一、高溫粘合、削邊打膠,一塊長約2.4米、寬約1.1米的光伏組件製造完成。“2019年投産至今,産線幾乎沒停過。”義烏基地製造總監潘凡華説,去年項目總産能6.45GW,今年預計能達近9GW。

  眼下,距義烏打造光伏光電小鎮、推動産業結構轉型不過七八年,竟已實現光伏産業年産值約900億元!“我們從零起步,引進全球光伏電池出貨量排名第二的愛旭股份。之後憑藉供應鏈和物流優勢,吸引了一批上下游企業,形成了一條從硅料切片、到電池生産、再到組件製造的完整産業鏈。”義烏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吳貴倫説,目前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排名前10的企業中,有5家在義烏設廠。

  目光投向海寧,光伏産業在這裡起步稍早。2009年時,得益於頗具規模的太陽能熱水器産業集群,剛剛成立3年,計劃從硅錠、硅片製造商轉型垂直一體化生産企業的晶科能源到此,收購了浙江太陽谷公司,正式進軍電池和組件生産。不久後,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兩大龍頭企業帶動下,去年海寧光伏産業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472億元,同比增長48.7%,今年有望突破750億元。”海寧市經濟和資訊化局局長陳繼彪説。

  相鄰的秀洲,走出另一條路。本地企業福萊玻璃,掌控了光伏製造關鍵輔材。為減少物流運輸成本,阿特斯、隆基樂葉等電池及組件企業先後落戶,隨後又吸引川禾新材料等輔料企業。2022年,該區實現光伏産業産值302.6億元,同比增長72.7%。

  省光伏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各項有利政策推動下,龍頭企業集中度快速提升,形成了以義烏、嘉興、寧波、杭州、衢州等為代表的産業基地,成為全國光伏組件製造大省之一,此外浙江擁有光伏輔材配材企業120余家,規模居全國前列。

  “越是大好之年,越是危機四伏。”處處火熱之中,浙江省光伏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趙永紅看到隱憂。

  她曾親歷2012年前後、2018年前後等數次光伏産業寒冬,彼時,光伏企業同樣生産、銷售兩旺,行業産能極速擴張,但突然之間歐美對華實施“雙反”和“531”新政,導致光伏銷售銳減、行業普遍虧損、數百家企業倒閉,“現在情景很相似,頭部企業也好,跨界做光伏的也好,産能擴充形成競賽,更殘酷的競爭不可避免。”

  (2)兇猛擴産潮

  採訪中,一位行業人士開玩笑地説:有錢沒錢,都來搞錢,光伏真成了金窩窩。

  所言非虛。全球能源轉型大趨勢下,光伏産業的高景氣度已延續多時。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230GW,同比增長35.3%,累計裝機容量約1156GW。僅在浙江,今年1至5月,全省光伏産業産值同比增長42.3%,出口交貨同比增長34.6%。

  熱錢刺激下,一大批跨界企業紛紛涌入。比如,主營紡織業務的棒傑股份,主營玩具業務的沐邦高科,主營房地産的天宸股份,以及格力、美的、海爾等知名家電企業。

  天眼查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全國光伏行業新增註冊企業達到13.9萬餘家,相當於之前兩年的總和數。

  並且,從龍頭企業到中小企業,幾乎所有光伏業內企業也在忙著設廠、建基地。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21年初至2022年6月,全國光伏擴産項目超過300個。

  近段時間,光伏龍頭企業再度拉開擴産的“閘門”。先是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宣佈加大光伏一體化産能建設力度,後有通威股份、隆基綠能斥資超百億元擴産。

  瘋狂擴産潮外,更令人擔憂的是需求市場出現波動。此前,能源研究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預測,2023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只有110GW,全球新增裝機容量250GW。

  而數據顯示,僅隆基一家,2022年光伏電池和組件的産能已達50GW和85GW,預計2023年對應産能將提高到110GW和130GW。再加上即將投用、正在建設的擴産項目,無論怎樣計算,産能過剩似乎已成定局。

  在此壓力,為了先於對手拿到訂單,光伏企業開啟了“價格戰”。“以硅料為例,2021年初每噸8萬元左右,去年7月暴漲到30萬元,今年又跌破10萬元,現在硅價不到8萬元。組件價格也是如此,去年高峰時出貨價每瓦2元多,現在只有1.3元,直逼成本線。”潘凡華坦言,受價格波動影響,今年營收情況仍不好判斷。

  一邊是節節攀升的産能,一邊是不斷震蕩的價格,供給過剩、行業洗牌等陰雲籠罩,企業做好準備了嗎?浙江各地如何應對?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沈晶晶 何賢君 沈燁婷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