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霸座、綁架式讓座……我們如何拒絕得理直氣壯?
發佈時間 | 2023-07-06 07:34:19    

   7月3日,湖北荊州-漢口的動車上,老人高鐵霸佔一女子座位,拒絕乘警查看車票,聲稱這個座位是“先到先得”,並掏出一把藥丸稱自己有高血壓、心臟病。最終,女子無奈轉到其他車廂入座。不久之前,“一架從青島飛往瀋陽的航班一位老太太坐飛機強行換座被拒,瘋狂辱罵年輕女子,反被升為商務艙”事件在網路上引發熱議。

  近年來,飛機、高鐵上老人“道德綁架”式讓座、“熊孩子”鬧高鐵等行為時有發生。現在正值暑期出遊高峰,對於這些“飛鬧”、“鐵鬧”行為我們真的無可奈何?

  為此,潮新聞記者採訪了公共交通領域業內人士、民航法律專家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一起解讀支招,應對這種霸座、綁架式讓座,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飛機上座位安排大有講究

  據央廣網報道,“老太太機艙鬧事”實則發生在6月20日——一架從青島飛往瀋陽的航班登機時,旅客老太太想跟鄰座女子調換靠窗座位,遭到女子拒絕後,二人因調換座位事件發生激烈爭吵。

  報道稱,老太太不斷對該女子稱“自己暈機高血壓心臟病,如果不和女子換座會吐女子一身,犯病了也需要女子來負責”等等。隨後,老太太的老伴也威脅稱:下飛機就準備揍女子一頓。

  而女子稱,靠窗的位置是自己定了鬧鐘才選到的,上飛機時老太太就坐在了原本屬於她的位置上。後經工作人員調解,待兩位旅客情緒穩定,該航班才正常起飛。

  涉事航班資訊來看,江西航空青島至瀋陽航班由波音737-800機型執飛,客艙佈局包括經濟艙和超級經濟艙,無商務艙和頭等艙。這與江西航空發展模式相關,其運營模式為低成本差異化,如特價機票無免費托運作李額,飛機上沒有餐食。

  潮新聞記者致電涉事航空公司江西航空,工作人員對此回應稱:為避免事態升級只是將老人調換至其他空座,這架飛機全部為經濟艙,並不存在升艙處理。

  “飛機不同於火車和汽車等人們經常乘坐的交通工具,它對重量和重心的要求非常高。一般情況下,飛機上是不允許個人隨意換座位的。”資深機長陳建國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維持平衡,需要飛機的總重量和重心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飛機的重心位置通常會在機翼的升力中心稍微靠前一點處,這樣飛機性能最好,也是最安全的。

  通常,乘客在登機前有一個值機的過程,航空公司配載部門會將座位、數量、行李等按照飛機重心,均勻分佈在客艙中,以滿足飛機重心位於安全和經濟的範圍之內。同時,該趟航班機長和配載人員也會根據這些資訊,確認飛機的重量、重心,從而計算出飛機最適合飛行的高度、速度和油量等相關飛行參數。

  簡單來説,旅客坐哪、行李放在哪個艙、貨物可以放多少,這都需要精確計算和匹配。因此,在飛機起飛前,整架飛機已經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

  “隨意調換座位,比如很多後排的旅客都跑到前面去了,就會導致飛機重心的變化,影響到飛機操作性能,甚至會危及飛行安全。”陳建國説,出於飛行安全與航空運輸秩序的考慮,旅客不得自行調換座位,同時,應遵守客艙管理要求,這包括聽從乘務員安排調換座位。在特殊情況下乘客可以提出換座要求,前提是經過機組人員同意。因為機組人員可以根據配載,確定座位的更改不會影響到飛機的安全性。

  “霸座”行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在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教授、法律專家許淩潔看來,旅客與承運人訂立航空旅客運輸合同,應依約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包括按照指定的座位就坐,並且依法要遵守航空運輸法律規範。

  其實,江西航空的“霸座”事件並非個例。潮新聞記者梳理髮現,2020年11月,在一架由上海飛往北京的航班上,一男子酒後登機,未對號入座,且不聽機組人員勸解,多次私自換座,執意不肯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機組無奈只能報警。

  2021年5月,一女子在首都機場即將起飛的飛機上,強行從經濟艙闖入公務艙佔座,導致在滑行的飛機被迫拉回,女子經民警反覆勸説後仍不肯離開,最終被強制帶離……

  飛機上“霸座”屬於違法行為嗎?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許淩潔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就明確了航空器內禁止的行為,其中就包括搶佔座位、行李艙(架);危及飛行安全和擾亂航空器內秩序的其他行為等。

  許淩潔表示,如果旅客違背上述規定,不聽從客艙管理要求,甚至與旅客或者機組人員發生衝突,構成擾亂機上秩序,可能會被予以行政處罰。

  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三第(三)項規定,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可以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許淩潔分析認為,除了行政責任,“霸座”旅客也可能承擔民事責任。“如果旅客擅自調換座位,違反客艙管理規定,擾亂客艙秩序,甚至影響飛行安全,導致航班不能正常運作,如滑回停機坪、不能按時起飛、中途備降、延遲起飛等,這種航班不能正常運作給相關人造成的損失,違法旅客應予以賠償。”

  除了飛機上的霸座行為,在高鐵上因為座位引發的矛盾也層出不窮。7月3日,高鐵荊州-漢口段。一七旬老人高鐵上霸座,被佔座女子稱,“這是我的票。”老人起身表示,“我70幾歲,我不能坐?座位是先到(先得的)。”期間,老人掏出一把藥丸,稱自己有高血壓、心臟病。有圍觀乘客表示,“你如果年輕20幾歲,今天肯定有人打你。”此後,乘警來了老人拒絕接受查票。無奈之下,被佔座女子去了其他車廂。

  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夏海龍認為,《民法典》明確規定旅客應當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坐交通工具,因此無論是乘飛機,還是坐高鐵,“對號入座”既是每位乘客的權利,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不搶佔他人座位的義務。

  根據《關於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關於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火車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意見》的規定,行為人也有可能被列入鐵路、民航失信人員名單,被限制乘坐高鐵、民航。此外,行為人也可能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會受到警告、罰款甚至拘留等行政處罰。

  假期出行如何維護我們的正當權益?

  比夏天更火熱的是今年暑運,7月1日,為期62天的暑運大幕已正式開啟,鐵路、民航出行數據大幅攀升。

  來自國鐵集團的數據顯示,7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7.6億人次,日均發送1200萬人次以上,較2019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

  民航方面,航空運輸市場也呈現出生機和活力。來自民航局的數據顯示,暑運期間,預計每日將有近195萬人次旅客通過航空出行,全國日均保障航班16500班,恢復至疫情前同期水準。

  公共場所,每個人都應有“行為邊界”。隨著暑假到來,出行量增加,在飛機、高鐵這類公共空間,我們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在採訪中,多名專家均向記者表示,尊老愛幼屬於道德範疇,不應成為強制義務,因此公共場合若想得到他人幫助應友善溝通、徵得同意。

  “只要違背其他乘客意願,無論出於何種理由,道德綁架式的‘讓座’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夏海龍説,如果“霸座”行為達到擾亂公眾秩序或影響交通安全的程度,飛機、高鐵安全員、乘務員、乘警等工作人員有權對行為人採取必要的管束措施。“對鬧事人員規勸不改的,嚴格按照規定,在規定時間內對其限乘。”

  在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看來,在公共交通和公共場所,禮讓老人、兒童、殘障人士等社會群體,是一種值得倡導和鼓勵的社會美德。

  馬亮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也反映在各類設施的佈局和標識上,比如地鐵、公交車等一般設置專門的座位,供老幼病殘孕人士使用。即便是不屬於這些專用座位,人們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也會被社會期待讓座。“但是,這屬於一種個人自願行為,沒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可以強制要求,更不用説‘道德綁架’或進行人身攻擊了。”

  反過來看,老幼病殘孕人士不應認為人們的禮讓是理所當然,並強加不合理的要求。在要求他人幫助的同時,也需要以禮相待,禮尚往來,感謝他人的幫助,並理解他人的愛莫能助。

  “對於每個人來説,毫無疑問應盡己所能地幫助他人,但是也要注意維護個人權益。”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遇到相關問題或衝突時,馬亮建議,可以聯繫乘務人員進行協調解決,避免相互爭吵乃至打架鬥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保留證據,尋找證明人,協助解決糾紛。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陳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