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元兩個麵包、12.9元三份壽司……商家將當天沒有賣完的食物進行隨機搭配,以優惠價銷售所謂的“剩菜盲盒”。這種食品盲盒銷售形式如今悄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興起,有“嘗鮮”的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佈筆記“炫耀”,甚至有網友表示,“要定鬧鐘搶,手速慢了搶不到”。
“剩菜盲盒”裏都有些什麼?其食品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圍繞這些問題,《法治日報》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余量食品變身盲盒
初衷是為減少浪費
6月27日10時許,記者在小程式惜食魔法袋上看到,一批名為“魔法袋”的商品“上新”,其品類多是麵包、蛋糕、壽司等,標注著“隨機搭配”“驚喜不同”等字樣。記者隨機下單預約了北京市朝陽區一家麵包店的“魔法袋”,取貨時間是晚上6點30分至7點50分。
當天晚上8點,記者來到這家麵包店取貨,17.9元的盲盒商品,已經用購物袋密封好。拆開發現,裏面有一份紅豆吐司、一份香腸餐包和一個毛毛蟲麵包。根據估算,這些産品如果以正價購買大概需要40多元。
商家告訴記者,盲盒裏面的麵包並非當天製作,但放到次日吃完全沒問題;根據每天的實際銷量確定盲盒的數量,一般每天7袋左右;買家大多是年輕人,盲盒産品一般上架就會“秒沒”。
今年26歲的湖南長沙市民孫女士是“剩菜盲盒”的常客,她從去年開始“嘗鮮”。“我是在短視頻平臺刷到的資訊,然後發現長沙就有‘剩菜盲盒’銷售。我第一次花12.9元買了兩個歐包,拿回去當早餐很合適,之後就經常買。盲盒的樂趣就在於你也不知道最後能買到什麼,每天的早飯也都不一樣。”孫女士説。
來自浙江杭州的尹先生告訴記者,他也買過“剩菜盲盒”,“取餐時間是晚上9點,開箱後是兩個大盒的壽司卷,一盒牛油果的、一盒蝦肉的,還有玉子燒、海藻絲等小菜”。
記者對比多個“剩菜盲盒”小程式發現,盲盒産品主要是麵包、壽司和滷味,還有水果、奶茶等,其中有商家是知名連鎖烘焙店;盲盒産品可以通過預約或線上購買的方式獲得,取貨時間多在晚上6點30分之後。
“剩菜盲盒”為何會出現?
根據公開資訊,國外在幾年前就出現了銷售“剩菜盲盒”的應用軟體。隨後,這種銷售模式逐漸在國內多個城市走紅,如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成都等,惜食魔法袋、米粒盒子、趣小袋等本土化平臺走進年輕人視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平臺入駐商家集中在商圈、寫字樓區域,用戶可選擇性並不多。
據業內人士介紹,鮮食類門店很難做到銷量與預估産量完全匹配,這催生了“剩菜盲盒”的落地。
惜食魔法袋平臺負責人孫國民向記者介紹,凡是先生産後銷售的食物品類,都可能會因為生産訂貨預估不準、天氣、市場等各類因素造成銷售剩餘。他們的初衷就是解決食品浪費問題,也可以讓消費者以較實惠的價格買到“魔法袋”。
那麼,食品能否以盲盒形式銷售呢?
今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盲盒經營行為規範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中規定:“食品、化粧品,不具備保障品質安全和消費者權益條件的,不應當以盲盒形式銷售。”
《指引》同時強調,食品經營者在從事食品銷售、餐飲服務過程中附贈其他盲盒商品開展促銷活動的,應當遵守反食品浪費法有關規定。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得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
“在能夠保障品質安全和消費者權益、遵守反食品浪費法等相關法律的前提下,可以以盲盒形式銷售食品。”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饒偉認為。
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任超告訴記者,食品以盲盒形式售賣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在考慮食品能否以盲盒形式售賣時,應當綜合多項條件。
“一個條件是食品安全保障:食品作為人們日常生活必需品,其安全和品質至關重要。必須符合相關的食品安全標準和品質要求,包括確保食品新鮮不過期、合理貯存、沒有受到污染且符合衛生標準等。另一個條件是消費者權益保護:食品盲盒銷售必須確保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護,包括明確消費者在購買盲盒食品後出現品質問題時的處理方式、完整的售後服務和投訴渠道等。”任超説。
盲盒多為臨期食品
未標注資訊受質疑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國內“剩菜盲盒”以臨期食品居多,一般為餐飲商家當日未售出的庫存和快到期的食品,因此商家通常規定,消費者一般在下單10分鐘內和距離截止取貨時間至少5小時才能取消訂單,否則無法取消和退款。對此,也有消費者稱,如果買到不合自己口味的食品,反而會造成浪費。
孫女士雖然經常買“剩菜盲盒”,但她也有擔心,“剩菜盲盒”只有外面一層購物袋,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産品資訊,萬一吃出問題或者商家“以次充好”該怎麼辦?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不少門店在消費者到店取貨前,已經完成了裝袋工序,由於“剩菜盲盒”多是現烤現制食品,因此包裝上通常不會標注生産資訊。消費者不僅看不見食品,連應該標注的配料表、保質期、保存條件等資訊也通通在外包裝上消失了。
採訪中,有消費者告訴記者:“買過好幾次,其中一次踩了坑,開到的盲盒食品都是自己不愛吃的,而且味道也不好。”在這位消費者看來,銷售“剩菜盲盒”的商家良莠不齊,有的會糊弄消費者。
還有消費者擔心食品裏面含過敏物質。目前只有一些商家在商品頁面有忌口和過敏源提示:“如果你有忌口,或者對某些成分過敏,請提前向商家諮詢。”
更多消費者擔心會買到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吃完後腸胃不適。
對此,任超説,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商家在售賣臨期産品盲盒時,應在産品包裝上清晰標示“臨期”或其他相應內容,並提供産品的保質期資訊。這不僅是經營者的法定義務,也是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應有之義。
2021年4月施行的反食品浪費法以法律形式明確:“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應當對其經營的食品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作特別標示或者集中陳列出售。”
“售賣臨期産品的商家應確保所定價的盲盒價格與産品的實際價值相符。消費者購買臨期産品盲盒時應能夠合理預期所獲得的産品價值,並在購買前對價格有清晰的了解。臨期食品盲盒售賣也需確保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保護。”任超説。
堅守食品安全底線
明確盲盒銷售標準
近年來,盲盒成為消費市場上的熱詞,不確定的趣味性讓其深受消費者歡迎。盲盒風從玩具、服飾等領域吹到了餐飲界,産生了“剩菜盲盒”。
在饒偉看來,“剩菜盲盒”為沒有成功交易的食品類商品提供了再次銷售的可能,如果這種模式能夠良性發展,有助於商家降低經營成本、消費者買到性價比高的食物,同時減少食品浪費。
但“剩菜盲盒”涉及的食品安全問題同樣備受關注。
在採訪中,有銷售方和平臺方均向記者表示,會嚴格把控品質安全。
孫國民介紹,為確保食品安全,商家入駐平臺時,會受到嚴格篩選和審核,以確保證照齊全,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並通過技術手段,如錄入SKU(産品統一編號),以便追蹤和管理食品的品質和保質期;用戶到店自取“魔法袋”,打開“魔法袋”時可檢視産品的品質和時間,沒有第三方接觸食品的風險,可確保食品安全。
受訪專家認為,雖然“剩菜盲盒”模式剛剛起步,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卻不能缺席。
任超建議,為了更好規範“剩菜盲盒”模式的運作,各方主體應注意以下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從經營者或商家的角度來看,商家應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確保售賣的食品符合安全和品質標準,採用正確的儲存、加工和包裝方式,保證食品的新鮮度和安全性。在資訊披露方面,商家應有明確的産品標識,包括食材來源、生産日期、保質期、保存方式等,讓消費者能夠作出知情決策。在品質控制方面,商家應建立完善的品質控制體系,確保“剩菜盲盒”中的食品品質可靠,包括嚴格的檢測、品控程式和規範操作。
“從政府部門角度來看,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大對‘剩菜盲盒’銷售的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加強對商家的日常監管和抽樣檢測,還應及時完善相關規則和規範,明確‘剩菜盲盒’銷售的標準和要求,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食品安全。”任超説。
在任超看來,就消費者角度來説,應了解食品選擇和購買的相關知識,閱讀産品資訊,考量自身的需求,理性對待盲盒銷售。消費者應選擇有信譽和良好口碑的商家購買“剩菜盲盒”,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還要注重提供反饋和建議,幫助商家和監管部門改進産品品質和服務。
“‘剩菜盲盒’的安全有序發展,還需要社會共治。媒體可以加強對‘剩菜盲盒’的監督報道,揭示行業問題和不規範現象,推動社會關注和共同監督。行業協會和商家應當積極加強自律,制定行業準則和規範,推動行業的良性發展。”任超呼籲説。
來源:法治日報 | 撰稿: 張守坤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