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千萬工程”二十年 村子變美了 村民變富了
發佈時間 | 2023-07-03 08:14:08    

   二十年前,2003年6月5日,在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親自謀劃、親自部署、和親自推動下,一項名為“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的“千萬工程”拉開序幕。二十年中,這項工程不斷升級拓展,更疊生長。2003到2010年,第一階段“千村示範,萬村整治”,萬千村莊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環境變革觸發了生態變革。2011年開始第二階段,“千村精品,萬村美麗”,美麗鄉村的建設帶來了産業、文化和城鄉重構的變革。

  2021年,“千萬工程”進入第三階段“千村未來,萬村共富”,堪稱中國式現代化在三農領域的“先聲”。

  早在千萬工程啟動之時,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就曾反覆強調“千萬工程”中,農民的主體作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正是這項工程迭代升級二十年的動力之源。

  為了人民 依靠人民

  大竹園村二期新區建設正在進行,關於村莊的規劃、設計,街道幹部和村兩委把大竹園村的規劃設計師,上海交通大學的杜春宇博士請到村裏,和村民們一起商量關於新區的水系規劃。從2016年大竹園村在“千萬工程”第二階段創建精品村開始,村莊怎麼規劃設計、如何滿足大家的需求,他們坐在一起商量和討論是常態。村民們的意見體現在整個村莊的規劃和建設中。

  大竹園村緊鄰龍王溪,依水而生。水是這兒的人們自古以來最重要的生活元素之一。一條流經家家戶戶門前屋後,環繞整個村莊的水系,給大竹園村帶來靈動的韻味。而設計靈感正是源自村民們的需求。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院長 杜春宇:我們當時做的時候,是要復興老村自然生長的一種機理和狀態,把水作為一個主題元素,做到了家家畔水居,戶戶聞水聲。而且這個水我們不像城市的景觀水僅僅是用於看的,我們鄉村的水,更多的是用於生活和生産的。

  在大竹園村二期工程的建設中,設計和規劃要更多地挖掘和滿足村民們未來經營和發展的需要。在浙江採訪期間,關於村裏的建設和發展,由政府、村民、有關團隊一起商量著辦的場景很常見。在東陽的三單村,鄉里、村裏、和運營團隊也正在討論著五村聯建、抱團發展的規劃。

  因為意願和意見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大家參與其中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這背後是二十年“千萬工程”所體現出的人民性。“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千萬工程”中的具體體現。

  因水而靈動,因新村建設而美麗的大竹園村引來遊人如織,他們正在把美麗的風景變為美麗經濟。2022年,大竹園村的經營性收入達到了269萬元。

  因地制宜 分類施策

  如果説“同向發力,上下同欲”,是“千萬工程”二十年源源不斷的動力。那麼村莊美了,剩下的就該交給時間,它會依山就勢、因水隨形,自然生長成該有的樣子。

  “千萬工程”二十年實踐中蘊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一系列科學思維和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找到萬千村莊的差異化發展之路,各美其美。

  但什麼才是最適合的?農民們自己知道。

  東陽寀盧村,方圓三平方公里,有1200畝標準農田。一年兩季水稻,每畝都是年産噸糧田。水稻,是寀盧村的特色産業,也記錄著寀盧人的歷史。寀盧村有700多年的歷史。兩江夾一村的地貌讓寀盧人世世代代都在跟水患爭田地。在解決水患和灌溉問題的過程中,勤勞的寀盧人改溪造田,逐漸開墾出1000多畝旱澇保收的農田。寀盧種水稻的傳統,保留至今。

  在浙江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寀盧村也嘗試走過其他的路。發展蔬菜基地、改種中藥材等,但都沒能成功。這裡的土地適合種水稻,村民們也愛種水稻。怎麼讓大家種地也能致富,寀盧村最終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土地集中流轉給大戶經營、村集體發展二産壯大集體經濟、反哺一産增加農民收入。2022年,寀盧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8.2萬元,村集體經營收入超過400萬元。

  現在,寀盧正在打造基於5G技術的共用田園,田間的智慧遠端監控箱實時監測著土壤的濕度、光照強度、酸鹼度等指標;植保無人機、智慧無人翻耕機在阡陌中飛行移動,千畝農田自成風景。寀盧村也有了發展文旅産業的新規劃。

  在浙江,各市縣的村莊呈現著不同的鄉土風貌和精神氣象,有因蘭花産業而富足的紹興棠棣村,因村民的藝術創作而遠近聞名的寧波葛家村,也有憑藉非遺技藝傳承煥發出新活力的東陽三單村。立足各村的具體情況,逐漸形成了“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韻”。

  貫穿“千萬工程”始終的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的科學方法,讓萬千鄉村找到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最優解。2022年,浙江全省村級集體經濟總資産達到8800億元,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城鄉收入比從2003年的2.43縮小到2022年的1.90。城市和鄉村的關係,也正跟隨著“千萬工程”二十年不斷迭代升級的實踐,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千萬工程”

  解決三農問題的一把鑰匙

  有著500多年的歷史的李祖村,在當地曾經有個“水牛角村”的綽號,意思是沒有希望的村莊。它和義烏市區雖然直線距離不超過15分鐘,但“千萬工程”之前這裡沒有一條出村的路,要從鄰村繞路出去。村口的小水塘見證了一代代青年人的離開。李祖這樣的城郊村在義烏曾有很多,它們被叫做“不起眼的村子”。如果沒有“千萬工程”,這樣的村莊或許將在變遷中越來越衰敗。

  在“千萬工程”第一階段的鄉村整治中,李祖村古樸的氣韻漸漸呈現在人們面前。第二階段,義烏整合了國企投資的力量,打造周邊十條美麗鄉村精品線,李祖村恰好在德勝古韻的精品線上。

  社會力量帶來了資源,也帶來更多發展的可能。金靖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吸引來的。在交通便利和濃厚的人文環境下,金靖的運營團隊迅速為李祖村招引來了200多名各具特色的農創客。這些在網上小有名氣的農創客們,為李祖村帶來了久違的人氣。

  關於“李祖”這個名字的由來,村裏人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這片土地上最早生活的是李姓人家,後來方姓人家遷徙至此,兩個姓氏的家族相處和睦。隨著方姓的族人越來越多,李姓人家就把整個村莊禮讓給了他們。方姓的族人們對李家人的感恩世代相傳,便為村莊起名“李祖村”。“謙讓、和睦、感恩”是這裡延續至今的古樸民風。

  浙江義烏後宅街道李祖村職業經理人 金靖:我們認為IP必須是根植于當基地的,必須是從內而外生發出來的。我們覺得在李祖生發了什麼呢?我們剛才那個動力的源泉來自什麼呢?我們就覺得來自村莊的文化。真的,我們給李祖,我們給它的村莊品牌名字叫“有禮的祖兒”,然後又是文明村,就是各種契合,這個營商環境又這麼好,我覺得我們在這個鄉村傳達的就是一種有“禮”的溫度。非常優美的田園風景下,然後又一批非常相處有愛有禮的這一群人在一起,很有溫度,這也是我想像中的鄉村就是這樣。

  李祖和義烏的關係恰恰代表著“千萬工程”的小切口,帶來的城鄉關係的大變革。今天的李祖村,潤物細無聲的氣韻為義烏增添了別樣的慢生活。它不再是負擔,它是義烏人的後花園,是義烏人精神的棲息地。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 蔣偉峰:千萬工程怎麼去認識它,它實際上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把鑰匙,或者説是它是一個突破口,它是一個總抓手。從小切口到大民生,小環境到大生態、小投入大口杯。一路下來我們統籌城鄉發展的理念是沒有變,但是它統籌的內容是迭代升級的。講到底是如何公平公正對待農民、農村的問題。不是説我們三農是整個經濟社會的包袱,實際上它不是包袱,它既是我們需要去重點解決的一塊短板,但是更是我們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它的一個潛力所在。

  “千萬工程”帶來的新希望

  三單,東陽最偏遠的地鄉鎮,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九座,被稱作東陽的“小西藏”。三單村是這裡雞鳴四縣之地,它的偏遠足見一斑。地理位置的偏遠和極其有限的資源,一直以來限制著三單村的發展。和浙江其他的村莊一樣,三單村也走過了“千萬工程”從村莊整治、改善人居環境,到關停礦山、發展綠色經濟、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

  然而它的靈秀卻依然像深藏在大山裏的兩顆珍珠:這裡有90%以上的森林覆蓋率,水質二類以上。每立方釐米空氣中的負氧離子數都在2萬個以上,這是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的標準。這裡還有流傳上千年的非遺藍染手工技藝。扎染、蠟染、夾染,不可複製的傳統手工藝,是時光凝結出的絕色。

  林棲,時裝設計師,15歲時正是從三單村走出大山。在20多年後的2020年,因為看到了家鄉的變化,她和夥伴們帶著資金和一紙方案回來了。三單的幹部們在“千萬工程”中的堅守,終於引來了金鳳凰。林棲和她的團隊希望打造傳統手工藝的工坊集群,一邊吸引更多的技藝大師,一邊帶動村裏的老手藝人、和留守的村民們。多年的品牌積累,讓他們有信心用非遺技藝喚醒沉睡已久的三單村。

  一年時間,三單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就已超過百萬元,工坊帶動了周邊500多位村民的就業。2021年,浙江省“千萬工程”進入“千村未來,萬村共富”的第三階段,有了從省到鄉、共富項目的持續投入和支援,鄉里、村裏的幹部們和運營團隊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正在打造五村聯建、抱團發展的新規劃。

  搭鉤村的高山蔬菜、山背村的茶業、夏溪樓村的水上樂園、金航村的民宿、再加上三單村的非遺工坊。可以想像“千萬工程”將為這裡未來的發展,和實現共同富裕,提供更多可能。

  這裡是余村。再也不是20年前那個開礦山的余村,而是今天綠水青山裏時尚且青春的余村。

  2022年7月,余村啟動了招募“全球合夥人計劃”,向致力於鄉村建設的青年們發出了誠摯邀請。42個合夥人項目陸續落地余村,1000多名大學生參與其中,兩百多名年輕人加入了在余村創業的隊伍。他們,叫新鄉人。

  在“千萬工程”二十年後的今天,余村——兩山論的發源地、這個經歷了翻天覆地變化的村莊,每天都在上演著青年與鄉村的雙向奔赴。余村的未來還在路上,不必急著為它貼上任何標簽。但一個“和諧、包容、大氣、勇於創新、充滿活力的現代化鄉村”一定是余村未來的模樣。這是“千萬工程”二十年為中國的鄉村帶來的最深刻的變革。

  在“千萬工程”二十年的實踐中,蘊含著習近平總書記許多重要思想: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系統推進的科學方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還有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等等。

  正是這些思想在實踐中一步步紮實落地,才有了浙江萬千鄉村真正的美麗嬗變。“千萬工程”所點化的這場山河重整還遠未結束。未來鄉村的模樣可以盡情想像:是數字時代中科技賦能的樣子,是中華文化中和美鄉村的樣子,更是復興夢想中共同富裕的樣子。

來源:央視新聞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