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人生分水嶺,專業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是未來職業發展的關鍵起點。高考出分之後,另一個關口就是“志願填報”。
許多考生和家長對志願填報十分重視,但又比較迷茫,面對全國上千所高校、上萬個專業,感到無從下手。原因比較多,或許是考生對自己的特長、愛好不甚了解,很難做出明確決定;又或者是考生對各個專業較為陌生,對大學人才培養、就業、職業發展之間的關係並不了解。
如何才能選準自己最心儀的專業,為未來賦能?記者採訪了多位高校招辦主任,向考生和家長傳遞權威的招生政策和專業報考資訊。
規則】
今年是浙江“新高考”的第7年,新高考改革在給浙江省考生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
浙江省現行高考實行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包括統一高考招生、單獨考試招生、三位一體招生和高職提前招生等四種基本模式。
統一高考招生是主體選拔模式,具體分普通類、藝術類和體育類。文化統考包括語文、數學、外語3門必考科目,考生還可根據興趣特長自主確定參加3門選考科目考試。藝術類、體育類除文化考試以外,考生還須分別參加專業或術科考試。
普通類考生每段最多可填報80個志願,藝術類第二批、體育類和單獨考試招生,每段分別最多可填報30個志願。藝術類、體育類考生,可酌情兼報錄取時間不衝突的普通類專業平行志願。
浙江省普通類錄取實行平行志願,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原則,分兩段(實考人數的60%、90%)填報志願和錄取。平行志願對於高校而言,不管考生填在第一個還是填在後面,一旦符合條件被投檔後邏輯上均為一志願,但對於考生來説,所填志願還是有先後順序。
具體投檔程式上,普通類考生按高考總分確定位次從高到低投檔,先從最高分考生檢索,當輪到某位次號考生時,按該考生所填報的1、2……80個“高校+專業”志願依次檢索,符合某一個高校專業位次要求即被投檔。最後一名被投檔考生分數即為該校該專業投檔線。
舉個例子,甲乙兩位考生報考了同一個高校專業志願,其中甲同學601分第20個志願填報,乙同學600分第1個志願填報。那麼,誰先來呢?甲同學分數高先投檔,乙同學分數低後投檔,這就是“分數優先”;甲同學依次檢索1、2……19個志願均無法投檔,第20個志願才符合條件被投檔,這就是“遵循志願”。
新增】
高校當年新增專業,是志願填報必須要考慮的一大要素。
浙江工業大學今年新增四個招生專業,在原有健行實驗班(人文社科、理工)基礎上,新增健行學院實驗班(分子化學工程)和健行學院實驗班(智慧科學)兩個學科導向型實驗班招生專業、電腦科學與技術(基礎拔尖基地班)、應用物理學(基礎拔尖基地班);
浙江師範大學今年增設3個新專業,分別新設浙江師範大學堪薩斯大學聯合教育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地理資訊科學專業、國際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業;
杭州師範大學今年新增社會學、應用心理學(師範)、地理資訊科學(中外合作辦學)、應用化學(中外合作辦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等5個專業招生;
浙江外國語學院新增三個語言特色專業,其中包含兩個隔年招生的專業,即捷克語和波蘭語,還有一個教育部新批准設立的義大利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不久前,教育部公佈2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高校新增1641個專業、撤銷925個專業。高校專業求新求變,既有“上新”也有“下架”,引發廣泛關注。
近些年,高校專業設置更加強調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一些“上新”專業具有當下熱度高、行業領域優勢明顯、符合國家發展趨勢等特點。其中,今年新增備案本科專業中,“數字”“智慧”成為高頻詞。記者發現,全國新增數字經濟專業的高校有77所,新增人工智慧專業的高校有59所。
高校跟上社會發展節奏,通過專業調整貼合現實需求,考生和家長也應跟上高校專業調整節奏,為志願填報和未來人生規劃做好功課。浙江萬里學院招生辦主任徐明偉分析説:“因為新增專業沒有往年錄取數據可參考,考生在志願填報時如果僅僅參考往年的錄取數據,就非常容易出現不準確的情況,這也是各校新增專業往往錄取分數偏低的原因。因此,適當重視選報新增專業,也可能會取得志願填報的新突破。”
冷熱】
在志願填報時,考生和家長往往會苦惱一個事:選擇“熱門”專業,還是選擇自己喜歡專業。需要注意的是,今日“熱門”≠畢業“熱門”。
浙江工業大學學生處處長、招生辦主任許偉通介紹説,很多考生追捧電腦類、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電子類、電氣類、金融類、法學類等“熱門”專業,對生化環材、土木機械類等專業則不怎麼看得上眼,甚至集體厭棄。
許偉通補充説道,事實上,專業的冷熱取決於市場的現實需求,而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填志願時的“熱門”專業不一定是畢業時依舊熱門,當年的“冷門”專業也不一定在幾年後依然門可羅雀。往往很多相對冷門專業,如化工、機械等工科類專業,畢業時成了就業市場的“香餑餑”,屬於就業熱門專業。
“專業的冷熱是相對的,因時、因地而異,因此考生要關注‘網際網路+’行動、‘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的規劃與實施。”許偉通建議,選擇專業時要結合考生個性特點,尊重自身興趣、志向,同時堅持三問:一問專業層次,專業有沒有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是不是國家、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沒有經過教育部等專業認證;二問學科實力,專業所在學科是否是國家、省一流學科,有沒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以及國家、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和精品課程、教學名師等教學資源多不多等;三問就業前景,專業對應産業行業是否是國家、省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或重點發展産業。
一位高校招辦老師對記者説:“10多年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還有那時的法學和會計,多麼熱。現在你看,熱度都下來了。前兩年,IT行業相關的專業,熱到發燙,這兩年熱度略有下降,而大數據,人工智慧專業開始火起來。風水輪流轉,冷熱專業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大家還是多注重個人素質素養的提升,要有更長遠、更有前瞻性的眼光去選擇專業。”
風險】
新高考綜合改革後,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東等省市採用“3+3”模式,“3+3”模式是考生除語數外三科,還要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技術(僅浙江)等科目中選3門作為選考科目。
每年,都會有學生因為沒有看清報考專業的選考要求、體檢受限等,而造成專業調劑或退檔。
在基本確定志願填報的院校與專業後,考生應該逐個搜尋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各高校、各專業對外語語種、身體狀況、性別比例、單科成績等是否有特殊要求,對照自身是否符合有關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就應該刪減。
講求細節,才能確保成功。比如,除了新增四個招生專業,浙江工業大學今年招生還有一大變化,即部分專業調整選考科目要求,涉及的專業分別是環境科學與工程類要求物理和化學兩門必選,材料類要求為物理一門必選,工商管理類不限選考科目。比如,報考浙江外國語學院時,大家要留意學校對英語類專業例如英語、英語師範、商務英語、翻譯專業的英語單科成績有不低於120分的要求,也要留意學校有6個專業有選考科目方面的要求。
同時,考生要了解報考專業的體檢要求,專業體檢受限是新高考錄取最大的退檔風險之一。對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各高校主要參考教育部、原衛生部、中國殘聯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及補充規定,文件中明確規定了對考生在色覺、視力、聽力、身高等方面的要求。各高校也會在《招生章程》中明確其他身體條件要求。
此外,有些考生或家長很相信社會上仲介諮詢機構所謂的“大數據填報志願軟體”。其實,這些軟體是根據已公開的高考錄取情況統計數據進行二次加工或拼湊處理,其準確性存疑,指導思路往往只考慮分數、位次使用最大化,按“位次”盲目選報的結果,容易忽視高校招生條件要求如體檢限考專業或單科成績要求等,存在一定退檔風險。
志願填報是個性化選擇,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自己。更多細節,需要考生和家長認真查閱心儀高校的招生簡章,確保符合擬填報院校及其專業的選考科目、體檢等要求。
最後分享一個小技巧,在選考科目限制的專業選擇上,重策略,謀突破,建議優先順序:要求三門選考科目>要求二門選考科目>要求一門選考科目>要求選考科目二選一>要求選考科目三選一>無選考科目要求。並且,在六門選考科目中,可以分別確定優先順序,如物理設為最優先級,其次化學,等等。根據這一選考科目確定優先順序後,考生和家長再對原確定的填報志願草案進行排序和刪減,甚至還可在原排序表中,再向上選擇幾個衝刺型的志願。
紅利】
如果考生目前的職業規劃不是很明確,或是考慮到進入高校學習後會有動態調整,就得提前了解高校的轉專業政策及要求。
高校寬鬆的轉專業政策,可以消除考生報考時的諸多顧慮和擔憂,了解招生培養政策,用好政策“紅利”。
各高校轉專業等政策寬嚴不一,因此,在志願填報時,如果優先選擇學校而又想兼顧專業,必須預先了解各院校的轉專業等政策。選擇心儀高校的冷門、低分專業填報,後續通過自身努力和轉專業政策最終進入感興趣的專業就讀,也是一種“曲線式”的志願填報策略。
以浙江理工大學為例,本科生在校期間有六次轉專業機會,前六個學期末,各專業將公佈可轉入計劃數,學生自主申請在全校範圍內轉專業;申請人數高於可轉入人數時,按照面試、專業測試、專業成績排名等綜合錄取;轉專業有兩周試讀期,試讀期內可自主選擇回原專業學習。
所以,考生“衝一衝”和“穩一穩”的學校專業中,如所屬高校仍有靈活的轉專業政策,建議把該校的以往錄取分相對較低(考生選考科目符合)的專業也一併填入,最後“保一保”的專業中。
另外,中外合作院校和專業,也是歷年年低分考生上好大學的突破口。因為受疫情及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影響,近兩年中外合作高校或中外合作項目普遍降溫,今年雖然可能會有所回升,但也不容樂觀。例如,浙江萬里學院今年新獲批了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有廣告學、視覺傳達設計兩個新專業招生,考生可以重點關注此類院校和專業,這應是一個撿漏的機會。當然,如果選擇某高校的中外合作項目,一定要諮詢該校中外合作專業轉專業的詳細政策。
“本科讀四年,讀到博士畢業要九到十年,大學會提供很多發展的機會,高考也不是一考定終身,讀碩、讀博還有很多選擇空間,建議考生不要只浮于表面去看專業,要從‘心’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浙江理工大學招生與就業指導處處長梁琳表示,高校的專業本身並沒有“最好”和“最差”專業之分,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撤銷】
每年三四月份,教育部都會公佈新增專業和被撤銷專業名單。
今年4月,#90所大學撤銷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登上熱搜,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很多公共事業管理的專業學生調侃,自己還沒畢業,學的專業就要消失了
一位大學招辦老師説,像這種上百個學校都紛紛撤銷的專業,對今年高三考生選擇專業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新增和撤銷專業,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如果不是特別喜歡,考生還是慎重選擇這些大規模被裁撤的專業。”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基礎學科特別是理科和基礎醫科本科專業點佔比進一步提高。
這樣的調整步伐之大,也寄託了公眾更大的期盼:讓學生們距離“興趣與就業的結合點”再近一些。
《改革方案》還明確,加強學科專業存量調整,完善退出機制。對高校連續五年未招生的專業予以撤銷處理。
從現實看,我國高校前期設置專業也存在著一哄而上盲目追逐“熱門”的現象,這導致不少新設專業不符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條件,沒有辦出特色與高品質。
那麼,哪些專業撤銷比較多?記者對2015年至2021年撤銷本科專業名單統計梳理後發現,在2015到2021年這7年時間裏,共有90所大學撤銷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84所大學撤銷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76所大學撤銷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
此前在高等教育擴招過程中,我國不少本科院校為快速擴大規模,選擇新增的專業中,辦學成本低的人文社會科學專業遠大於理工科專業,這導致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從重視規模發展,到重視品質提升,優化學科專業設置也勢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方案》還特別提出“加強新醫科建設”,明確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實“大健康”理念,聚焦理念內容、方法技術、標準評價等,全方位改造升級現有醫學專業。
祝福各位高考考生,結合自身實際自主選報志願,心想事成!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陳素萍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