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央行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10個基點 效果如何
發佈時間 | 2023-06-21 09:04:07    

   6月20日,央行宣佈1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均下調10個基點,分別報3.55%和4.2%。

  這讓不少房地産銷售感到激動,他們正忙著給仍在觀望的客戶算房貸:200萬的房貸,按30年等額本息還款計算,利率從4.3%降到4.2%,總利息大約可以省下4.2萬元。

  透過現象看趨勢,市場其實早有信號。6月8日起,各大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6月13日央行宣佈7天逆回購降息,6月15日中期借貸便利(MLF)也下調。

  一連串的降息節奏,能起到怎樣的效果?

  釋放強信號

  降息,意味著央行持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釋放流動性,引導消費、鼓勵投資。

  這一變動是基於當下我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問題。國家統計局公佈5月國民經濟運作數據顯示,5月經濟繼續恢復,但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有所回落。消費增速為去年12月以來首次放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年內首次回落,投資增速連續3個月回落。價格方面,5月CPI同比上漲0.2%,環比下降0.2%;PPI同比下降4.6%。

  “從一季度我國經濟的良好開局到當前宏觀經濟數據下滑,體現出我國當前復蘇的內生動力仍然不足,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靠。”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朱越騰認為,這時候啟動一系列政策利率調整,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也是中央在釋放一種“穩增長”的強烈信號,起到強心劑的作用。

  “不同於此前較為緩和的政策動作,今後國家層面將會推出更多針對性強、刺激力度大的政策,以直面當前經濟運作面臨的突出問題。”朱越騰分析。

  疏通堵點

  “內需不足仍是我國當前經濟恢復的主要掣肘。”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凱認為,要提升經濟內生增長動能,僅靠貨幣政策“放水”效果有限。

  長期來看,我國央行確實已經釋放了不少流動性。2013年3月,廣義貨幣(M2)餘額突破100萬億元;疫情之初的2020年1月,突破200萬億元;而截至今年5月末,M2餘額達282.05萬億元——300萬億元就在眼前。

  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至5月民間投資增速為-0.1%;房地産開發投資下降7.2%,5月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20.8%,較上月增加0.4個百分點。

  顯然,貨幣政策傳導仍然存在阻滯。堵點在哪,錢去哪了?

  有人認為貨幣擴張到需求的傳導存在時滯,信貸投放後在未來幾個季度內才會逐步花出去,貸款對經濟的影響時滯大概在12至24個月。

  還有人分析信心不足導致居民安全需求上升,貨幣投放更多流向了安全和流動性資産。另一種解釋是,債務償還帶來的資金需求處於高位,制約了貨幣投放向實體經濟傳導的效率。

  從企業和家庭還本付息佔新增信貸比例來看,過去幾個季度雖然有所下降,但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2020年疫情期間相比,仍處於高位。

  寧波大學教授劉起貴認為,房地産和股市這兩大市場吸納和套牢了大量流動資金,隨著經濟下行,更是像黑洞一樣只進不出,導致資金無法充分流動。尤其房地産市場既關係到居民的資産性收入,也關係到地方財政的來源,是當前經濟復蘇的主引擎,亟需鬆綁。

  王志凱則認為,當下最關鍵的應是回歸實體經濟本身。通過引導、激活消費,充分激發國內市場的潛力,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例如旅遊業就可以成為經濟的新增長點,能雙向撬動投資和消費,此外,還可以通過政府公共採購的形式促進製造業卡脖子領域的發展。”

  看清長遠的勢

  看到堵點的同時,也要看到降息之後,經濟活力正回暖復蘇。

  “從銀行端來看,此前存款利率下降已經為銀行降低貸款利率騰出一定的空間,因此也有利於銀行積極地傳導政策信號。我們有望看到企業、居民融資成本的下降。”農業銀行浙江省分行資産負債管理部總經理樓鐵萍充滿信心。

  樓鐵萍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在重點領域的信貸支援方面做出了不少制度安排,比如設備更新改造貸款、科創企業貸款等,商業銀行可以從人民銀行申請專項再貸款,利率都接近地板價,讓銀行能夠在保持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更多地讓利於實體企業,能夠精準有效地支援製造業、小微企業等發展。

  中金公司研究部數據顯示,近年來基建、製造、普惠和綠色等相關貸款大幅增長,佔新增貸款比重已從疫情前的30%多上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71.8%,政策性金融發力不僅支援了信貸合理增長,也改善了信貸結構。

  “這一輪降息僅僅只是開端,我相信後續將會有所有配套政策出臺。”朱越騰表示,他期待給予中小企業更多定向性的政策優惠,例如稅費減免、貼息補助等,同時也建議給居民按比例發放消費券,以激活消費潛能。

  “在經濟恢復的過程中,一些領域出現暫時性波動是正常的。看中國經濟形勢,既要看準當前的‘形’,也要看清長遠的‘勢’。”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6月16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長遠來看,經濟向好趨勢依然穩固。儘管當前市場需求有所不足、內生動力有待增強,但這些壓力和挑戰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 朱承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