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馬線前車讓人,是杭州的金名片。讓大家看到了杭州市民的文明素質,領略到了杭州這座城市的溫馨和安全。
但,斑馬線過多過密會影響通行效率。這也意味著一方的收益必然造成著另一方的損失,雙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在社會學上,這樣的情況被稱作“零和效應”。那麼,如何在“零和博弈”中找到最優策略?
最近,車主霍先生向浙江線上“線爆”欄目吐露了自己的糾結,“車讓人,我沒意見,但兩個相隔100多米的紅綠燈之間還設置了第3條斑馬線,是不是有點欺負車了?”霍先生質疑杭州部分路段斑馬線設置過密,加劇了早晚高峰的擁堵。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記者體驗:100多米道路設3條斑馬線
霍先生爆料的這段道路位於杭州市拱墅區遠洋樂堤港與遠洋國際中心之間,是金華南路的一部分。5月23日晚高峰,浙江線上記者來到現場,看到了這3條讓車主霍先生覺得“受了委屈”的斑馬線。
此段道路上,相隔100多米的兩個紅綠燈處已分別設置了兩條斑馬線,然而在中間還增設了一條斑馬線。也就是説,僅僅100多米的距離,連續設置了3條斑馬線。
晚高峰,路上車流量不小。浙江線上記者在此處觀察了10分鐘後發現,當斑馬線上有行人經過時,幾乎每輛車都會停下禮讓,也導致此路段有些擁堵。
10分鐘內,過馬路的行人共有116人,最多9個人同步穿行,最少1個人單獨過街,平均1分鐘穿過11.6個人;來往車輛因禮讓行人而駐車的共91輛,排隊最多時有14輛,最少時1輛,平均1分鐘有9.1輛車做出了車讓人的行為,每輛車從踩剎車到再啟動,等待時長大概為十幾秒。
其中,也不乏出現了10輛車排隊共等1位行人過馬路的現象,且那位行人不慌不忙,絲毫沒有加快腳步。
對於這一情況,有車主認為,應該取消中間的這條斑馬線;也有車主建議增設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等,兼顧人與車;還有的説,能否借鑒學校周邊的管理模式,通過增設臨時紅綠燈來提高通行效率……
而行人的觀點則有些不同,家住附近的行人張女士表示,這條斑馬線能讓她直接從馬路對面穿行到遠洋樂堤港,平時吃飯購物都非常便捷,“如果沒有這條斑馬線,就要從紅綠燈處繞路,至少還要多走兩三百米。”
此外,記者通過走訪發現,短距離內出現多條斑馬線的現象並非個例,在杭州市拱墅區河東路(近朝暉實驗小學)附近、杭州市拱墅區體育場路阿波羅醫院附近等地,也存在類似情況。
交警回應:安全便民前提下,將合理設置斑馬線
那麼這樣的斑馬線設置是否合理呢?對此,浙江線上記者聯繫了屬地交警,拱墅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斑馬線過於密集確實不利於車輛通行,而金華南路上的這條斑馬線是考慮到行人有過街通行需求設置的,不建議取消。
“此處通行過街的需求量較大,工作日高峰時期主要集中在公交線路出行和周邊商務樓及綜合體的上下班人員;夜間、雙休日、節假日期間行人通行主要為前往遠洋樂堤港商圈的人員,是有一定的通行需求在的。”相關負責人説。
同時,這條路口東西向、南北向均設有公交線路通行,如果沒有這條斑馬線,許多在知足亭公交車站處上下車的乘客會存在繞行的情況。
此外,該負責人補充表示,因為現在防止行人任意橫穿的物防、技防管理手段還不夠健全,無法對行人橫穿進行有效約束,取消斑馬線可能會引發行人橫穿的現象發生,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所以考慮到各方面的需求,建議保留目前的道路設置。
據悉,杭州市斑馬線是根據《城市道路交通標誌和標線設置規範》GB51038-2015,結合杭州的實際情況,圍繞“安全、暢通、便民”的總目標設置的。
杭州交警表示,目前確實存在主城高峰期人車出行的矛盾。如果行人過街需求較大,條件允許可以設置天橋、地下通道等人行過街設施;如果受制于地形無法安設,則在高峰期設定一個合理的固定的信號燈配時,來對行人過街需求進行管制,對車行交通需求給予最基本的保障。在平峰時期,考慮把人行紅綠燈的配時進行按需分配,部分路口也設置觸控式人行紅綠燈,來靈活滿足行人的過街需求。
專家建議:找到平衡點,共破“零和效應”
浙江線上記者留意到,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關於斑馬線的設置問題,杭州一直在因地制宜地制定相應的整改方案和具體措施,全力打破“零和效應”。
2007年,“禮讓斑馬線”剛在杭州推出時就一度轟動全國;2011年起,杭州對“斑馬線前不讓行”現象進行重點整治;2013年起,杭州開始實施城市交通五年治堵工程,將深化“禮讓斑馬線”行動作為交通治堵的重要措施,完善行人過馬路設施;2014年,杭州專門在無信號燈斑馬線前設置電子警察,智慧抓拍車輛不禮讓行人違法行為。
2016年起施行的《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更是首次將斑馬線上禮讓行人等文明行為規範列入其中。同年,杭州經過調研、勘察,按照“規範設置、減少干擾、安全過街的原則”又對包括曙光路、杭大路、天目山路、黃龍路等道路在內的30條斑馬線進行優化。
“印象中,從曙光路到天目山路,經過杭大路,最多700米的樣子,有五、六條斑馬線,下班人一多,只能是縫插針開過去。”車主方女士回憶道,現在這段路中間就2條斑馬線,通行效率高多了。
浙江工業大學美好生活研究院副院長金細簪表示,斑馬線是方便行人通行的重要道路標記,但數量過多一定程度上會導致交通擁堵。城市應該利用好大數據和智慧監測等方式,精準摸排道路的人流量、車流量等資訊,實現因人因車佈局道路和交通標識。這樣既能保障人員密集區域行人的出行,又能保障車輛的通暢行駛。
“禮讓行人對道路通行有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高峰期,經常呈現分散現象,如果機動車一直禮讓行人,那何時才能讓的完,車輛通行的效率就無法保障。這就需要明確雙方的通行權,安全合理地管控人車出行需求。”杭州交警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下一步,杭州交警將圍繞“安全、暢通、便民”的總目標,為實現道路精細化、標準化的管理,規範、科學地設置各類交通安全標識,最大限度地減少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此外,還將充分考慮群眾需求、意見及道路的實際情況,做好城市斑馬線的提升優化工作。
來源:浙江線上 | 撰稿:李心怡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