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要求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調查研究 怎麼做
發佈時間 | 2023-04-14 08:56:48    

   調查研究,作為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當前全黨關注的課題。

  近期,全國各地迅速部署開展主題教育,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被頻頻提及。我省部署開展主題教育時,對大興調查研究作了詳細安排,其中專門提到深入一線調研要多采取一個方式——“四不兩直”。

  什麼是“四不兩直”?在主題教育中,為什麼強調要採取“四不兩直”調研方式?如何真正用好這一方式?

  一

  “四不兩直”是什麼?簡言之,就是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

  回溯“四不兩直”,它最早源於安全生産領域,是一種暗查方式。2013年10月,原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出臺《轉變作風開展安全生産暗查抽查工作制度》,明確暗查抽查工作要採取“四不兩直”方式進行。之後發佈的暗查暗訪工作細則,給出了“四不兩直”官方定義:指事先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進行突擊檢查、隨機抽查、“回頭看”復查的工作方式,並將此作為一項制度建立並實施。

  因為求真、務實,這一方式從安全生産迅速推廣到環保交通、平安建設等多個領域,成為上級開展調查研究,了解發現基層真實情況、真實想法、真實問題的重要抓手。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回首百年黨史,領導幹部在調研時早有“四不兩直”的影子。

  90年前,毛澤東同志一行四人到蘇區江西省長勝縣鏟田區調查工作。鏟田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鐘赤牯聽説毛主席來了,急忙四處尋找,最後是在一紅軍家屬家裏找到他們。他問為何不事先打個招呼,好做個準備。毛澤東笑著説:“為什麼要事先打招呼呢?下來了你們一定會曉得,現在不少幹部下鄉,生怕下面不知道,這種作風不好嘛。”

  上世紀80年代,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縣當縣委書記時,在調研中也習慣不打招呼,直接下鄉、進廠、入戶。

  據《河北日報》此前報道,正定縣退休老幹部張五普回憶説:“我第一次見到近平同志是在1983年春天,那時我在西兆通公社任書記,他一個人來公社調研,騎一輛舊自行車,下自行車就和我握手。我説,‘習書記怎麼你自己來了,你認得路啊?’習書記説,‘打聽,我打聽著就來了。’”同志們回憶,習近平同志進村調研,許多時候都是自己在街頭一站,隨機招呼遇到的村民,三三兩兩把人聚齊了,再通知大隊幹部開座談會。

  來到浙江工作後,習近平同志的調研足跡遍及全省90個縣(市、區),“八八戰略”正是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201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就指出,“八八戰略”不是拍腦瓜的産物,而是經過大量調查研究提出來的發展戰略。

  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為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撰寫的首篇文章,講的就是如何調研。這篇不到300字的短文裏,他提出在調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為廣大黨員幹部給出了“深、實、細、準、效”五字訣。

  到中央工作後,習近平同志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調查研究,身體力行,作出典範。

  二

  今天,大興調查研究為什麼要強調“四不兩直”?

  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調查研究。不可否認,過去領導幹部走訪基層調研,曾出現各種形式主義問題,有的還相當嚴重。比如有張貼懸挂標語橫幅、鋪紅地毯迎接調研的;有事先對調研線路精心設計的,什麼讓看、什麼不讓看,什麼讓説、什麼不讓説,每個點位都安排“演員”,甚至還形成了經典路線;有的未調研先簽到,走訪前先合影,名為走訪基層調研,卻沒有真正深入到群眾中去,把調研當“作秀”;有的上車就睡覺,下車看展板,看似很忙碌,實則什麼都沒留下;還有的材料拿一堆,彙報聽一通,對真正的問題視而不見,發表的“高見”也放之四海而皆準,調研前後一個樣。

  這也給基層造成很大壓力和負擔。接到上級要來調研的通知,被調研單位就開始忙碌起來,提前踩點、準備彙報材料、整理臺賬、安排陪同……一大撥人圍著調研轉,手頭要完成的工作反而放在一邊。

  上述種種,都只會讓調研“變味失真”,失去意義。形式主義的調查研究輕則勞民傷財,重則影響決策,耽誤問題解決、貽誤發展機遇,損害黨和政府形象,最終將失去民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嚴厲整治形式主義,中央八項規定第一條就是改進調查研究,明確提出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三令五申下,形式主義亂象基本消失,但形式主義具有頑固性、反覆性、變異性,稍有時機就會變換“馬甲”反彈回潮,走訪基層調研的形式主義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大興調查研究,再次強調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就是要讓調研回歸本位,聽真話、摸真情、取真經、求真知,真正解決問題。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通過調研開路,解決基層的急難愁盼,以實際成效推動高品質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浙江在主題教育中強調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一線調查,正是明確傳遞“拿實效説話”的信號。

  “四不兩直”,為的是切實減輕基層“迎檢”的負擔,讓基層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真抓實幹上;更是為了通過零距離與群眾接觸,面對面交流,真正看到基層的實際情況,聽到群眾真實聲音,真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走前列、作示範。

  三

  如何開展“四不兩直”調研,讓調研更有實效?結合浙江的部署,三個關鍵點值得注意。

  一是帶著問題去調研,要勇於涉險灘、破難題。領導幹部要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兩新組織等基層單位,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和單位,體察實情、解剖麻雀。

  直白地説,這些地點就是“矛盾窩”。敢於“鑽矛盾窩”了解實情,考驗的是能力,彰顯的是作風。調研要重精重準,既不給基層增加壓力和負擔,又減少基層投機取巧和弄虛作假的機會。調研過程中,少走有準備的“規定路線”看“門面”、看“窗口”,多走隨機性的“自選路線”看“後院”、看“角落”,不預設立場,扎紮實實地把問題研究透徹、把措施準備充實。

  今年初,浙江啟動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此次主題教育,浙江提出要深化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活動,在“深、實、細、準、效”上下功夫。省委主要領導在活動起始便明確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奔著問題來、解決困難去,真心實意為企業、各類市場主體和廣大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二是帶著感情去調研,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調研説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四不兩直”則為貼近群眾提供了更多自主性和可能性,要放大這一優勢。不妨走一走企業車間、掀一掀農民的鍋蓋、摸一摸老鄉的被褥、看一看豬圈牛欄的家畜,用心用情根植人民,方能聽到實話、察覺實情。

  三要帶著思考去調研,做好調研工作“後半篇文章”,唱好調查、研究、轉化“三部曲”。開展調查研究,根本目的是解決問題。方案明確,調研結束,領導班子要交流調研情況,集思廣益研究對策措施,形成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思路辦法和政策舉措。要及時梳理、認真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在解決問題、跟蹤問效中,變調研“材料”為發展“密鑰”。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在大興調研之風的今天,我們期待“四不兩直”調研方式蔚然成風。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王璐怡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