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年輕人花百萬回農村建別墅:“以後我也會回去養老”
發佈時間 | 2023-03-29 14:45:27    

   當城市壓力日漸增大,房價高不可攀,那麼是否可以考慮回農村蓋房?

  事實上,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搜索農村自建房都能獲得大量的資訊反饋。在小紅書,農村自建房的話題瀏覽量達13.3億,農村別墅的話題瀏覽量達1.5億。在B站,農村自建房的相關視頻最高播放量超200萬。

  相關的博文和視頻下,觀眾們的態度大多是羨慕。在大城市打拼後,回到農村蓋房子似乎成了年輕人們的另一種選擇。

  潮新聞記者採訪了三位老家位於浙江農村、回鄉蓋別墅的年輕人。他們花費上百萬在老家造起了屬於自己的別墅。平均兩年的建造時間裏,他們平衡著工作與監工的時間分配、超預算後的取捨和選擇,也思考著房子與城市生活對自己的意義。

  2年花300萬造別墅,等待很值得

  33歲的邵小琴老家位於寧波余姚梁弄鎮的下屬村子,當地的旅遊業發展得很快,回村造房子的人也多。2020年,老家隔壁的鄰居老房子拆了重建。邵小琴想著,自己家有地,地段又好,手裏又剛好有筆錢,要不自己也回村造一棟房子好了。

  最要緊的是給爸媽養老。父母年紀大了,不喜歡住在城市裏,住在村子裏既能閒暇時散散步、和鄰居説話,又能自己種菜、釣魚,自由度更高。“哪怕借錢我也要給爸媽造一棟房子,讓他們安心舒服地養老。”

  丈夫的工作需要獨立空間和靈感,兩個孩子正是喜歡親近大自然的年紀,自己從小就想在庭院裏種花。老房子造了很多年,水管、電線老化,飲水也不方便。

  種種考量下,邵小琴開始了自己的老屋重建計劃。

  2021年5月,原本的老房子拆除。2023年春節,緊趕慢趕,邵小琴一家人搬進了新房子過年。

  單層面積100多平米,按照邵小琴的設想,兩層半的別墅設計成侘寂風,全屋裝地暖,分出6個臥室,書房、影音室、娛樂室各有1個。廚房是開放式的,書房正對著四明湖,視野開闊風景好。客廳全部做了挑空,方便隨時照看孩子。院子裏還挖了個酒窖,給爸爸放酒,同時充當雜物間。

  一家人在新房子舒舒服服過了個溫暖年。花300多萬在農村造一座別墅,邵小琴覺得很值得,“100分滿分,自建房能打95分。”

  對小吳來説,農村自建房還意味著一份前景光明的副業收入。小吳老家位於杭州市臨安區湍口鎮,離當地有名的湍口溫泉很近。

  原本的老房子就打算拆除重建,拆除過程中,小吳聽朋友説起了民宿。在當地著力發展旅遊業的條件下,小吳發覺這是一門很有前景的生意。

  一個全新的念頭浮現,不如把它打造成民宿,除了自住還能産生額外的收入。

  小吳和父母湊了約200萬,花費2年3個月建成一座單層面積140平米的3層別墅。7間臥室, KTV和麻將室各一間,2個陽臺望出去就能看見湍口溫泉和周邊風景。

  今年3月份,小吳的享也民宿開業了。曾經從事酒店行業的父母平時住在自建房打理民宿。週末時,小吳會從杭州回家幫忙打理生意。民宿的單間價格在300元到500元,包棟價格2000多元。“剛開始沒指望生意會特別好,希望平穩一些,慢慢積累口碑就行。重要的是這個錢花出去了能掙回來,還不用背房貸。”

  在萬萬眼中,這座花了110萬建成的房子除了能讓爸媽安心養老,也是圓了自己少女時代的夢想。

  想在村裏建房子的想法,最早可以溯源於她想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小時候,萬萬和家裏人住在紹興嵊州的老房子裏。這座兩層的老房子裏只有三個房間,爸媽一間房,奶奶一間房。小時候弟弟和爸媽一起住,後來弟弟大了,每次回家萬萬都會覺得很不方便,“沒有一間自己的單獨臥室。”從那時起,她就想著一定要把老房子翻新成大房子,讓家裏人都能住得舒服。

  這樣的想法在工作有了積蓄後終於可以向現實推進。2021年底,新房子的主體落成,通風了幾個月後,2022年萬萬緊鑼密鼓地忙起了裝修。

  她幾乎全權包攬了新房子的所有工序,緊趕慢趕,2023年1月10號,一家人終於搬進了新房。一樓的客廳和餐廳全部打通,南北通透,前後開窗,光線明亮。

  這是一座佔地約120平米的大三層,共有7間臥室,2個陽臺,每一層都配有衛生間。此外,還配有專門的廚房、洗衣房、棋牌室。

  “雖然歷時久,花費很多精力,但一家人住在一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房間,很值得。”萬萬感慨。

  第一次造房子,多方拉扯下的耗時耗力

  造一座屬於自己的房子,聽起來簡單,但理想和現實之間往往有著不小的差距。因為對房子的審美不同,這些年輕人首先需要和父母斡旋,在説服和妥協中緩步推動房子的建造進程。此外,他們還要和施工隊、工人鬥智鬥勇,和村裏的鄰居多番溝通。在兼顧自己工作的同時,在建房一事上,他們幾乎全權包攬,親力親為。

  在建房過程中,問題一個接一個冒出來。

  工人的臨時漲價是幾個年輕人普遍碰到的問題。工人難請,有時候約好了會被放鴿子,還會碰到坐地起價的情況,“比如會説我們家活難做,這麼熱的天總要加點錢。或者説我們家在農村,吃住行不方便,本來説好的做樓梯的師傅500塊一天,後來漲到800塊一天。” 邵小琴説。

  有時候,找來的師傅看不懂圖紙,不理解主人家為什麼要這麼造,還有些人覺得她是女孩,哪懂造房子,“有些人就説,我有幾十年經驗了,你聽我的好了。”

  萬萬意識到,這是農村自建房找當地施工隊時會碰到的普遍存在的問題,不簽合同,口頭定價,也就意味著容易被坐地起價。當地施工隊基本是通過熟人介紹,有的師傅剛開始定價開得很低,看了設計圖紙又説太複雜了要加錢。“要麼就是嫌我家遠,要加錢。有的師傅一開始報13塊一平方,後來漲到15塊,再後來17塊。”

  除了工人臨時漲價,施工過程中還可能面臨反覆返工的情況。萬萬老家的施工師傅,做慣了常見農村自建房的簡單水電裝修,常常照著自己的經驗施工,設計圖紙看得也少,經常犯錯。萬萬為此每週都得回家去現場監工,“一有出錯就拆掉重來。”

  邵小琴也因為類似的狀況,“崩潰過好幾次”。她還要處理鄰里關係:有人抱怨邵小琴家新造的房子擋了他們的陽光,或者説她家的玻璃太多影響他們家風水,又或是她家的新水管會影響別家用水。還有人覺得她家門口造個花壇,要是別人開車撞上去怎麼辦。

  每每碰到這種情況,邵小琴都得耐心去安撫。

  過程中也不免和父母發生意見分歧。

  邵小琴家的開放式廚房,爸媽覺得油煙太大、家裏會很臟。侘寂風的裝修,爸媽覺得看著家裏一貧如洗。入門處做了玄關,爸媽覺得客廳顯得小家子氣。

  萬萬和弟弟都喜歡風格偏現代的、平頂的房子,爸爸卻覺得山裏面造平頂肯定要漏水。再比如,爸爸覺得農村房子沒必要弄得那麼白,很容易臟。

  受訪的年輕人都在市區工作,於是下班後、週末都得抽空到現場或在群聊裏監工,在以年計算的日子裏慢慢看著理想中的房子脫胎成型。

  從小白到半入門,房子是情結也是退路

  對年輕人來説,在村裏建房子的壓力和性價比顯然好于在城市買房,但自建房也不免面臨著超預算的問題。為了裝地暖、選好的門窗、瓷磚,邵小琴的房子花費總額300多萬,而她原本的預算是100多萬。

  小吳原本的預算是100萬左右,最後整體造價約200萬。有了經驗後,他估摸著自建房的造價基本都要超出預算30%左右。

  房子造好後,幾個年輕人也從原本對造房裝修一竅不通的門外漢完成了半入門。當終於住進老家的新房子,成就感、幸福感隨之而來。

  萬萬的父親原本並不贊同重建房子,但今年在新家過年,親戚朋友都誇讚這房子造得真不錯,你女兒真厲害。那時候,萬萬看到爸爸臉上幸福的笑容。私底下,爸爸和她説心裏話,“他説我確實懂事,他沒想到自己老了還能有這麼好的新房子住。我就特別有成就感。”

  這座房子也像是30歲的萬萬送給十幾歲自己的一份禮物,她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

  萬萬終於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雖然對侘寂風還不是很能接受,但邵小琴的父親已經開始慢慢接受房子的智慧化設備,一邊下廚一邊聽歌,晚上就去院子裏的太陽能燈旁邊坐在搖椅上看新聞,自得其樂。這讓她由衷確定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新的房子帶來了新的生活。

  小吳的父母對民宿很上心,常用手機學習怎麼把民宿裝修、打造得更好,自己住得也舒心不少。週末回老家時,吃完飯去環河綠道散步,在草坪唱唱歌,他總覺得這才真正放鬆了下來。

  回到自家的民宿,小吳真正放鬆下來。

  房子造好了,住得舒心,萬萬週末回家回得更勤,也更能感受到房子週遭景色的變化,晴天看火燒雲、看星星,雨天聽雨滴打在地面的聲音,陰天濕度大時推開門就能看見山裏雲霧繚繞,很治愈。媽媽喜歡研究菜品,廚房寬敞明亮後,她也更願意踏進廚房幫著媽媽邊做家務邊聊天。

  爸媽在門口就能和鄰居聊天遛彎,摘菜、打理莊稼。孩子喜歡撿來花瓣放進小溪裏隨水漂流,把田裏的路稱作迷宮,常去放風箏,玩滑板車更盡興。老公住在農村遠比在城市裏更能激發靈感,自己也能在院子裏打造花園,侍弄花草。邵小琴覺得,自己的生活幸福感前所未有地提高。

  新房提升了邵小琴的生活幸福感

  城鄉的兩種生活讓這些年輕人開始思考農村自建房的意義。更大的空間、更好的居住體驗、更好的環境氣候,也不需要繳物業費、買停車位,這是高性價比的自建房得天獨厚的優勢。

  但年輕人們還不能完全割捨城市裏的生活。相比城市,住在村裏需要考慮教育、醫療資源的相對匱乏。

  “老家房子離醫院比較遠,開車也得50分鐘,這也是爸媽將來在老家養老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且以後小孩的教育肯定也得往城市走。”

  為此,前不久,萬萬在杭州買了房。在她看來,老家的房子是休息和充電的港灣,但為了自身發展,長久住在老家並不現實。至於以後自己養老的問題,她還不能給出明確的答案,“畢竟現在還很年輕,一切都還充滿變數。”

  邵小琴的兩個孩子還在上幼兒園,在孩子上初中之前,她和丈夫不會長居老家自建房。不過,她對農村建房養老的看法很樂觀。本身房子所處的地段交通就很方便,回城區只需要20分鐘,各類基礎設施也都比較完備。

  “我造這個房子就是為了養老。除了爸媽住,以後我也會回去養老。小孩上了初中寄宿,我們回老家就沒什麼挂礙了。説實話我都想提前退休。”對未來,邵小琴早就有了更長遠的規劃。院子裏的花園是自己的興趣所在,之後還可以一二樓自住、三樓打造成民宿,或者將一樓改造成咖啡甜品店。在設計房子時,邵小琴就已經為日後可能的改造留足了空間,加上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她對這座自建房的未來充滿期待。

  小吳對自建房的看法相當積極,除了共通的優勢外,自建房做民宿還能為他帶來額外收益。他直言,礙于杭州的房價,他並不打算在市區買房。買房後背上房貸,一旦被裁員或有其他變動,帶來的經濟壓力是巨大的,而老家的房子是他生活的一張安全網。甚至,“我以後養老肯定是回自建房了。”

  對於農村自建房養老,幾人的態度各不相同。不過,他們都觀察到,越來越多人願意回到老家發展,農村的旅遊業也逐漸走上正軌。“以後農村發展得越來越好,各方面資源都跟上了,那時候回村養老也許會成為新的潮流。”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邵小琴為化名,萬萬為網名;萬萬的圖片源自個人小紅書賬號Million Hundred)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肖暖暖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